經歷盜賊入衙之案后,李序然在南江聲名鵲起,臬司衙門的人員也被重新調整,由一馳和塵遠從中安排,可謂一聲令下。
此時,李序然儼然成為真正的“臬臺大人”
安排好這一切后,李序然及他的臬司衙門準備著下一個計劃。
殺幾個流匪不算什么,這段時間以來,夢盈也在反復醞釀、仔細斟酌,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十日后,按察使衙門發出通告:對南江省各及衙門進行檢查,尤其最近這幾年處理過的案子,重點是上報過按察使司和刑部的疑案。
此事具體由一馳負責,各個衙門接到通告后,態度也不盡相同。
有人認為這才是臬臺大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尤其李序然在江都當知府時的所作所為被人知曉后,他們認為這個“火”還是真的要燒起來了。
也有人則不以為然,他們遇到這樣的事實在是太多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他們都感到習慣和麻木了。
還有一些人在觀望,他們觀望的原因很簡單,你按察使再大,也沒有巡撫大,與其要看李序然的臉色,還不如看巡撫王天遠的臉色。畢竟,巡撫大人才是南江省的天。
王天遠當巡撫這么多年都相安無事,你現在剛來的一個臬臺大人就想把南江省的天給反過來?
能否反天不知道,但此刻李序然還確實繞不開王天遠,這日一大早,他便早早的來到巡撫衙門。
聽李序然這么一說,王天遠立刻笑道:“李大人果然有魄力,王某曾幾次想過好好整頓,但牽扯甚大,臬司衙門本就有糾察之責,此事又你去做再適合不過,放手去干吧”。
李序然客套幾句,如果真遇到什么難處了,還是要看中丞大人來從中掌舵啊。
王天遠自是一陣自謙,李序然已習慣了。當然,說到南江的事,自然離不開布政使司。
王天遠差人將布政使董大人叫來,他們三之間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事情成敗的關鍵,起碼明面上是事要做。
對這個布政使,李序然還真希望他能支持自己。而董連平也當面拍胸脯表示全力支持,他不像王天遠那樣深不可測,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李序然覺得此人還是靠的住。
從巡撫衙門出來,李序然的心情是不錯的,要比想象中好。
當然,此事還要向刑部楊尚書稟告,萬萬耽誤不得。
王天遠每次與李序然盡可能保持一致,至少客氣有加,或多或少還是和楊尚書有一定的關系。畢竟,他是一品大員哪。
數日后,京城回信:可以做,但要穩步推進,切勿操之過急。
說實話,李序然很佩服自己的恩師,他永遠是那么的進退自如。在江都府那次,李序然甚至都認為自己的恩師不行了,但事后他才發現,老師就是老師,楊尚書現在威望甚高、大權在握,在朝中也是一言九鼎,毫無影響。
一切準備就緒,便可放手一搏。
李序然讓一馳留守衙門,夢盈協助。而他帶塵遠要對南江省十余府百余縣進行巡查。
與此同時,各州府縣也早已進入了緊張而又‘熱鬧’氛圍中。
漸漸的有些人的名字出了水面:通州府知府劉石、錦州府知府范鳴、南縣知縣高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