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層崖刺天,橫若列屏。
覺遠和尚纏著鐵鏈,行走時有嘩嘩的鐵鏈聲響,挑著一對鐵桶上山來。手里兀自還拿著本經書,全神貫注的在輕聲誦讀。
足見此僧功力之強啊!
和郭襄一起隱藏在樹林后的岳不群看得一清二楚,心中贊嘆。以他的內功水平,挑著一擔裝滿水的鐵桶爬山,恐怕是無法做到全神貫注讀書。
哪怕這本書是《抱樸子三十六手圖鑒》都不行。
郭襄嬌俏的抿嘴一笑,秀色無雙。待覺遠和尚走到近前,猛地從樹林里躍出來,叫道:“大和尚,你看甚么書?”
盡顯她頑皮的性情。
當然,十九歲的妙齡美少女故意從樹后跳出來嚇人,頑皮歸頑皮,卻是顯得她嬌俏可愛。
覺遠失聲叫道:“啊喲,嚇我一跳,原來是你。”
郭襄笑道:“你裝啞巴不成了罷,怎么說話了?”她剛才和岳不群一起追著大和尚到山上。
在水井旁,她問大和尚為何被鐵鏈纏著,大和尚不答,只是謝過她想要施以援手的好意。
覺遠開口說話,岳不群也從樹林里現身出來。
接下來就是原劇情的故事。
有兩個暗中盯著覺遠的灰衣僧人從樹林里躥出來,要捉他去見戒律堂首座。郭襄哪里肯,不忿的和這二人動手,將兩僧打的落荒而逃。
但就在郭襄勸說露面的張君寶、覺遠二人下山敘話時,山坡下的寺門里涌出來七八個拿著齊眉木棍的僧人,山頂上也涌出來七八名僧人奔來。
接著邊門里又躥出四名黃衣僧人。
三路僧人將山坡上的四人團團圍住,為首的黃衣僧人喝令郭襄放下兵刃,去山下的“一葦亭”中說明情況。
郭襄哪里肯?這給人卸掉兵刃,丟的是她爹爹、媽媽、大哥哥、龍姐姐的臉面。
相互斗嘴幾句,就把話說僵。
岳不群對少林寺印象不佳。當年看電影《少林寺》,那真是熱血沸騰!《牧羊曲》他至今能唱幾句。
嗯,牧羊女是真的漂亮。
但等他后來看到某寺都能搞房地產,那真是一眼難盡!叫人想起“武宗滅佛”的緣由。
而在金系武俠世界里,號稱“天下武功出少林”。那你想想佛爺們該占了多少田地?放了多少高利貸出去?在山下擁有多少佃戶?
方才暗中盯著覺遠和尚的兩名灰衣僧人郭襄沒有察覺,但其實他早就發覺。
他沒出聲阻攔郭襄“嚇唬”覺遠和尚、和其說話,是不想阻攔劇情發展。
現在可以了!
岳不群朗聲道:“在下華山岳不群,平生最愛以理服人。我來和幾位和尚講講道理!”
意念一動,由霍青桐贈予他的短劍出現在右手,劍鋒閃著寒光。
怎么“講道理”,意思很明顯的。
“哈哈。”郭襄忍不住噗嗤一笑,這位突然冒出來的岳不群確實有趣,果然是武癡啊!
全然沒將身處在少林眾僧的重圍當回事,很是豪氣。
她這一笑不打緊,倒是叫大和尚覺遠身旁的十七歲少年張君寶在心中不斷暗念佛號,壓制著心中涌起的波濤:
郭二姑娘笑起來真好看,宛若春風里颯颯搖曳的淺粉色桃花,秀麗嬌美,清雅怡人。
一眾少林僧人哪里容得岳不群如此囂張,紛紛喝罵。
“好賊子,帶劍闖到我少林寺來,還敢傷人,豈有此理?”
“哪里來的野道人,膽敢來我少林寺撒野?”
“施主心中有戾氣,卻是應當用佛法化解。且來寺中住上二十年罷。”
喝罵聲中,上坡來的一名黃袍僧人搶先出手,“我來和你講講道理。”
他這四名黃衣僧都未帶兵器,他出手抓向岳不群手中的短劍,施展的是少林寺的絕學“龍爪手”,手法穩準狠。
顯是想要扣住岳不群的手腕將短劍卸掉,羞辱他。
岳不群哪會讓此人得逞?瞬步側身,施展華山劍法,寒光一閃。
那黃衣僧顯然沒有料到岳不群的武功如此高明,瞬間落在下風。他運勁向左走,反手回抓岳不群的肩膀經脈。
岳不群在間不容發之刻,手腕一抖,一劍抽在這黃衣僧人的臉頰上,混元勁發,將此人抽得吐血飛跌在山坡下的草地上。
兩招搞定!
這少林武僧明顯比他年底前在華山腳下的莊園里打臉的白金虹武功更高。
他當時抽鐵臂拳館少東家白金虹的臉,將像是成年人打三歲的兒童,想打落幾顆牙齒就打落幾顆。
…
一眾少林僧人見同門受傷,憤怒的一擁而上,霎時間棍影如林,法杖飛舞。
岳不群哈哈一笑,“來的好!”手持短劍,主動闖進眾僧人之中。一招“無邊落木”使出,但見得青光激蕩,劍影飄蕩,如秋風橫掃。
眾僧人見岳不群兩招擊敗寺中黃衣武僧,武功高妙。雖是圍攻,卻不敢大意。排成三排,正面對敵。
而岳不群內力精深,華山劍法使出,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破開一眾僧人的三排陣勢,直接殺透而出。
一幫僧人被打得東倒西歪,疼痛難忍,口中叫喚。
“痛快!”
岳不群一甩手中的短劍,回劍入鞘,打這一架感覺酣暢淋漓啊!估計能有大筆的經驗值入賬。
郭襄是豪俠性格,哪里肯讓岳不群受圍攻,正準備挺身而出,與他一同對敵之時。
卻發現岳不群已經殺透十九名少林武僧的陣勢,不由的驚訝,微微張著粉潤優美的小嘴:“啊…”
張君寶忍不住暗中握緊拳頭,這位岳道兄當真是厲害啊!他若能如此,是否會叫郭二姑娘刮目相看呢?
“阿彌陀佛!”覺遠低頭宣著佛號。他是個木訥迂腐之人,但也知道郭襄和這藍袍道服青年是為他出頭。
這時,一名身材高瘦的老年僧人從寺內走來,身后跟著兩名神色焦急的僧人。
那高瘦的老僧看似步履平緩,但瞬間就由寺門抵達山坡這里,雙手合十行禮,道:
“阿彌陀佛,多謝施主手下留情。老衲羅漢堂首座無色。向施主領教高招!”
岳不群不懂少林寺內部的職位設置。金系武俠世界中“天下武功出少林”,動不動就會冒出個狠人來。
少林寺武功最高的人不一定是其方丈,還可能是覺遠、掃地僧、火工頭陀、達摩三老僧等等。其寺院內部的排序沒什么鳥用。
但他既然需要“戰斗經驗”來修煉,自然是聞戰則喜。當下,凝神靜氣,拔劍出鞘,卓然而立,高手風范自成:“大師請!”
此時,岳不群都還沒有留意到他自身心態的變化:他已經從一個行事“穩健”的現代人,轉變為華山劍客。
若是在他剛穿越而來時,這種不知道對方實力的比武,他絕不會應承。
無他,怕死。
而現在他歷經數場搏殺、爭斗后,修煉有成,已經培養出自身的信心。這才是難能可貴的東西,而他還未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