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考核即將開始。
大殿之中,眾人相互攀談著,氣氛還算輕松。
可就在此時,有身穿黑甲的魁梧男子大步流星走入殿中。
他一進入殿中,原本還有些喧鬧的大殿,瞬間變得無比安靜!
主考官的到來,讓眾人不敢再繼續坐著,連忙站起身。
很快,魁梧男子走到大殿上方,目光平靜的看著下面眾人。
申屠紀露出淡淡的微笑,緩緩開口:
“諸位,恭喜你們通過第一輪考核!”
“大家已經在這里等了很久,紀某便不賣關子了。”
“第二場考核,考的是時事策略,以及各種兵法理論!”
“還請諸位盡情發揮!”
申屠紀的話音剛落,便有軍吏進入大殿,開始分發考卷。
因為坐在最前面,陸離第一個拿到了考卷。
他并沒有著急動筆,先是大致的看了一遍考題。
大部分的考題很簡單,都是古書里的內容。
只要認真背過,基本就能得分。
比如第一題:
“欲以少擊眾,以弱擊強,為之奈何?”
答案非常簡單,陸離提筆寫下:
“以少擊眾者,必以日之暮,伏以深草,要之隘路。以弱擊強者,必得大國之與,鄰國之助?!?
再比如第二題:
“敵知我情,通我謀,為之奈何?”
陸離思索片刻,寫出標準答案:“兵勝之術,密察敵人之機而速乘其利,復疾擊其不意?!?
這類基礎題目,除非考生從不看書,否則基本不會出現錯漏。
陸離流暢答題,可寫著寫著,便感覺有些不對勁。
比如這一題:“欲未戰先知敵人之強弱,預見勝敗之征,為之奈何?”
陸離思索片刻,繼續寫下標準答案:
“勝敗之征,精神先見,明將察之,其效在人……”
寫完這個回答,陸離不由得蹙起眉頭,有些不太滿意。
原因無他,他所寫的這些答案,太過標準了。
沒錯肯定沒錯。
如果滿分是十分的話,至少能得個六分,混個及格不成問題。
但問題是。
陸離能答出,那其他人自然也能答出!
大家的答案基本都一樣,憑什么你能脫穎而出?
盡管陸離第一輪考核的成績非常好,可如果第二輪考核直接泯然眾人,還真不一定能拿下這軍官職位!
或許因為符法天賦,肯定會被看重,但陸離不想在軍隊里當個符法師!
想到這里,陸離決定作出一些改變。
這些考題,基本是六韜的內容。
《六韜》乃是兵家圣人姜尚,姜太公所著。
而書中內容,多是以文、武王和姜尚的問答來進行的。
有先賢圣人的回答在前,后人寫出自己的理解,無疑是班門弄斧,弄得不好,別說連及格分了,有沒有分都是一個問題。
除非你真能答出一些東西來,才有機會脫穎而出、獲得高分!
前面的題,都已經答過,便不作涂改,陸離看向下一題。
“凡用兵之法,大要何如?”
這一題的標準的答案,應該是:
“古之善戰者,非能戰于天上,非能戰于地下;其成與敗,皆由神勢。得之者昌,失之者亡……”
但這一次,陸離不再寫這樣的標準答案了。
思索片刻,他毅然決然的提起筆,在考卷的空白處寫下這樣一行字——
“兵者,詭道也!”
既然是先賢圣人的問題,那就用同樣是兵圣的理解來回答吧!
‘兵者,詭道也’這一思想,在春秋初期,可以說是格格不入的,盡管禮崩樂壞已經開始,但各個國家的交戰,還是有著基本的禮節存在。
若是陸離在其他諸侯國的軍武司大考中,寫下這樣的回答,多半要被痛批一番,甚至被揪出來罵個狗血淋頭都有可能!
可在中原之外的秦國,在這個無比渴望變強的國度里,這個回答,哪怕有些出格,卻是恰到好處,反而容易得到較高的評價。
一念至此,不再猶豫,洋洋灑灑的書寫起來。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寫完這篇回答,陸離繼續查看其他題目。
與此同時。
眾考生看不見的視角中,玄陰真君正在大殿內巡視。
忽然祂察覺到了什么,立刻停了下來,目光落在大殿正前方的一個考生身上。
“文氣有些波動,是寫出了不錯的內容嗎?”
玄陰真君喃喃自語,隨后來到這考生的身邊,看向他的考卷。
看著陸離所寫的內容,祂下意識的念了出來:“兵者……詭道也?”
認真看著這篇回答,玄陰真君忍不住贊道:“好一篇厲害文章!好一個離經叛道,不知禮樂為何物的狂妄考生!”
“這篇文章,若是丟到中原諸國那邊,恐怕要被批死!”
“不過……”玄陰真君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你是我秦國的考生,便不會有那些問題。”
此刻,大殿之上,申屠紀見玄陰真君在陸離身邊停下,不免有些意外。
猶豫了一下,他裝作若無其事的站起身,隨后裝模作樣巡視考場。
不一會兒,申屠紀也看到了這篇回答。
原本申屠紀還不在意,可當他的目光落到“兵者,詭道也!”這幾個字的時候,不由眼皮一跳……
待到他看完了這篇回答后,“兵者,詭道也!”這五個大字,反反復復在他心頭響起,不斷循環!
這一篇文章的主旨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勝利,可以不守規矩,不講武德,不惜一切代價!
在這個崇禮的時代,這篇文章,當真是離經叛道,膽大妄為!
作為軍人,作為久經沙場的虎賁校尉,申屠紀的內心深處,其實并不贊同所謂的“殺人之中,又有禮焉”的傳統觀念。
戰場上那么多人的戰死,好不容易拿下勝利,難道僅僅只是因為王侯公卿們的“禮”,便要強行止戈?
開什么玩笑?!
此刻陸離的這篇文章,可謂是寫到了申屠紀的心坎上。
兵家,就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