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生路
- 我,大漢使臣,請萬邦赴死
- 漢武帝的大火箭
- 3103字
- 2024-06-24 00:01:00
竇嬰年不到五十,是在座三人中最為年輕的,但此刻古井無波的臉上,滿是執宰天下的威嚴,連王臧與趙綰,都不敢直視。
王臧此時臉上也是一陣笑意,提議明日一定要讓這份詔書,通過朝議。
只有御史大夫趙綰,略帶疑惑。
“安國少季不是覲見述職嗎?怎么又被拜將了”趙綰皺了皺眉頭。
甘泉宮的事情,被皇家下令封口。
王臧知道安國少季朝覲天子的事情。
畢竟這事安國少季已經提前和夏寬做了通報,夏寬也多加囑咐。
如今安國少季忽然要被拜將,讓趙綰很擔心,安國少季是不是出賣了儒家,換得自己拜將。
“是天子欣賞安國少季年少有為,戰功赫赫,欲效仿高祖拜之為將。”
這些消息是太皇太后親自告訴竇嬰的,竇嬰沒有懷疑。并且竇漪房所說之時言語之間,對安國少季也滿是欣賞之意。
“趙綰師兄不用如此多疑,我與天子相處多年,天子愛憎分明,處處效仿高祖。一但欣賞某人,破格任用也是常有之事。”
王臧和劉徹相處多年,自然知道劉徹是個什么性子。“并且,天子革除了韓安國破虜將軍的職位,算是為我儒家除了一個大敵。”
“這倒是個好消息,”趙綰生性沉穩慎重,此時也終于打消了對安國少季的懷疑,“只是戎人忽然襲擊大夏城,朝堂上對招撫多半會有非議。”
畢竟他已經和天子告了韓安國很多次黑狀了,指責韓安國破壞招撫。
如今天子革除韓安國的職爵,拜安國少季為將,顯然是對儒家進一步信任。
“趙師兄不必擔心,韓安國縱兵欺凌戎人的罪行,已經被我等一一記錄在案。”
“戎人襲擊大夏城,可以說是韓安國的暴虐一手導致的,與我儒生招撫無關。等大夏邊軍覆滅,太中大夫會作為招撫大使,從戎人手中討回大夏城,到時候又是一樁大功。”
“安國少季雖然拜將,但其麾下的糧草物資還是要由丞相府統籌供應的,我們大可以物資籌措不到位之由,讓安國少季先在隴西選一靠近關中的城池休整。以防安國少季插手大夏城之事。”
“等一切大夏城的戰事塵埃落定后,我就親自走一趟隴西。”
為了儒家的招撫大計,王臧已經做好親自走一趟隴西的準備了。
雖然因為夏寬的極力推薦,王臧對安國少季信任,但安國少季雖畢竟是勛貴,王臧依然防了安國少季一手。
有自己在隴西,安國少季就算想要背棄儒門,也要考慮考慮代價。
夏寬的威望不夠,指揮不動邊軍,但自己可不一樣。
自己身為九卿,只要持節去了隴西,沒有任何人敢違背自己。
而最為刺頭的大夏邊軍,很快就由戎人來收拾了。
等戎人收拾完大夏邊軍,邊境危急,夏寬再以招撫之名,從戎人手中討回隴西,足以展示招撫的作用。等自己與河湟三大部族完成會盟,先零,封養,牢姐三大部落獻上降表,儒門的開疆拓土之功,誰也無法撼動。
其間威望,足以懾服朝堂上所有反對的聲音。
竇嬰點了點頭,開口問道:“齊魯之地的工匠們,動員了多少去隴西的?”
“已有兩千之數,大多曾是少府在諸侯國的能工巧匠。”這件事是由趙綰負責的,趙綰很快就報出了數目。
“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讓少府神察覺。少府是皇家私產,我能做到的,只是掩蓋諸侯國退役工匠的動向。”竇嬰再次開口囑咐。
“齊地諸侯王,期盼我儒門執掌朝廷已久,都在盡力配合,搜羅能工巧匠送往隴西。很快就能達到和匈奴約定的五千之數,。”因為涉及到匈奴,趙綰聲音也不由小了些。
“也不知道這些匈奴要這些匠人作甚,都只會些奇淫技巧”王臧常年擔任漢武帝老師,覺得只有儒門經典才是人間財富。
這些工匠又不能治國安邦,也不知道這些匈奴要這些工匠做什么。
三人都是朝中重臣,商議了幾件事,便散去告辭。
只有竇嬰,撥動了香爐中的灰燼,似乎是在等人。
沒過幾息時間,太仆灌夫便從側門外走了進來。
“王孫,你為什么要看重這些儒生,這些儒生稚嫩天真,我怕他們犯下禍事,將你牽扯進去。”
灌夫剛剛一直在門外聽這些儒生的談話。
只是這些儒生連匈奴為什么想要工匠都搞不清楚,著實太過天真。
“他們稚嫩天真,只是第一次掌握大權而已。他們的圣人之言,對朝廷法度的構建,可比你想象的厲害。”竇嬰重新點燃一束熏香,順便為自己這個至交好友解釋一番。
“我不懂,王孫你已經達到權勢的巔峰,為什么還要冒險和儒家一起勾連匈奴。”灌夫勇武有余,智謀不足,許多事看不清。
“因為這是我唯一的生路”竇嬰嘆了口氣,有些無奈。
“生路?”灌夫更不懂了,“你是外戚,有太皇太后的重視。曾任大將軍,有平滅七國之亂的戰功。你這資歷,就算不做丞相了,也沒有性命之憂吧?”
面對灌夫的質疑,竇嬰搖了搖頭,“你別忘了,軹侯薄昭是怎么死的。”
軹侯薄昭,文帝親舅,開國勛貴們誅除諸呂之后,議立代王劉恒為帝,劉恒害怕這是長安勛貴的陰謀,不敢入長安。于是薄昭冒死入長安去見周勃,問清楚事情的原因經過,周勃向他仔細作了解釋說明。劉恒才放心去了長安當皇帝。
后來更是在幫文帝在鞏固權柄之事上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惜,文帝權力鞏固后,就不需要自己的親舅舅了。薄昭殺朝廷使者犯了罪,文帝不忍殺他,讓其他大臣陪他喝酒,想讓他醒悟自殺,薄昭不肯。文帝又令群臣為其哭喪,薄昭無奈自殺。
聽到薄昭,灌夫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依然辯解道“可是薄昭畢竟殺了朝廷的使者,王孫你只要不犯大錯,誰能追究你?”
竇嬰冷笑一聲道:“擅殺朝廷使者?我告訴你,文帝當年派出的使者,一入軹侯侯府就自殺了。”
灌夫聽到此等密辛,整個人都蒙了。文帝怎么能這么......
說完天家隱秘,竇嬰也是是一陣沉默。
和其他朝臣不一樣,竇嬰很早就嘗試過權力巔峰的滋味,從擔任丞相的第一天,他就知道自己的下場不會很好。
但他又舍不得丞相的權勢,因此費盡心思,找出了一條生路。
“那生路是什么?”
“成圣!”
............
天子要拜一個十六歲少年為將的信息,掀起了朝堂的軒然大波。
勛貴和老臣極力反對。
勛貴們的理由是,老子祖宗吃完了我一輩子要吃的苦,憑什么輸給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
老臣們的理由是,老子年輕時吃完了這輩子要吃的苦,憑什么輸給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
不過有儒家,天子親信,和外戚們拉偏架,勛貴和老臣們的聲音最終還是被壓了下去。
拜安國少季為靖邊將軍的詔書在朝議中順利通過。
同時張敺接到命令,在北軍校場建筑高臺拜將。
好在北軍即將被裁撤的一萬將士都駐扎在甘泉宮,張敺這個任務完成的還算順利。
看著最后撒上紅土的拜將臺,許多前來看熱鬧的權貴都議論紛紛。
“安國少季,十六歲就拜將,天恩浩蕩,莫過于此。”陳何,三十歲,是漢初丞相陳平的四世孫,是當代曲逆侯。
此時陳何看著威武的拜將臺,心情就一個字。
酸。
“你看不上安國少季,為何還要腆著臉向陛下求官?到安國少季麾下,當一個比兩千石的都尉?你們曲逆侯府,什么時候連比兩千石的官,都看的上眼了。”
張敺雖然如今位列九卿,但靠著從龍之功升上來的他很清楚自己的權勢來源于對劉徹的忠心。
對于曲逆侯這種老牌貴族,張敺并不想太過親近。
尤其是陳何這種總是睡別人老婆的敗類。
“不一樣。”陳何很識時務,無視了張敺的諷刺,反而坦然道:“我曲逆侯與其他功侯不同,沒有軍功在身,終究難以長遠。我祖父,父親體弱多病,難上戰場。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國朝征伐的機會,我必然要博一些戰功傍身。”
陳平當年起家時手段太陰損了,許多軍中勛貴都看不上陳平,這也導致了曲逆侯府在軍中幾乎毫無影響力。
張敺沒想到陳何這么老實,沒有其他勛貴的倨傲,也不由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曲逆侯你不如去將安國少季請來,我們先預演一遍拜將的流程,這種國朝大禮,安國少季估計需要先來學習一遍。”
陳何點了點頭,張敺這是在給他機會,先和安國少季拉進關系,抱了抱拳,就要退下。
然而,剛剛轉身欲走,陳何忽然開口道:“安國少季此時正在何處?”
安國少季是被韓安國親自送到甘泉宮大牢深處的,其他相關人等又被天子和太后下了封口令。除了當日在甘泉宮中的幾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安國少季被關在甘泉宮大牢牢底。
“安國少季在......”張敺張口欲答,卻是忽然卡殼。
等等,明天就要拜將了。
安國少季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