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想狡辯?沒門!
- 我,大漢使臣,請萬邦赴死
- 漢武帝的大火箭
- 2217字
- 2024-06-17 00:00:00
隨著安國少季聲音的逐漸昂,劉徹的心情卻是被這一字一句拖入了深淵。
安國少季第一次將儒生招撫的真相撕開來給劉徹看。
劉徹一時間有些恍惚。
他知道儒生招撫不太現實,即使拿來了五十張降表,也覺得招撫這事的效果,也就到此為止了。
但劉徹萬萬沒想到,這五十張降表,竟然耗費了萬萬錢。
萬萬錢,就換來了五十個戎人小部落的效忠?
而且這幫儒生竟然為了拿錢給戎人,仍由隴西旱災蔓延。
劉徹一時間感覺氣血翻涌。
尤其是安國少季的質問。
給這么多錢的物資給戎人,是嫌棄他們下次入侵不夠猛烈嗎?
劉徹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一股被欺騙的感覺,內心泛起。
萬萬錢啊!
這些儒生怎么敢用這么多錢,去換幾張降表的!
他們怎么敢放任災民等死的!
侍奉在劉徹身旁的大行令光,見天子面色潮紅,知道這是天子發怒了。
震驚于儒生大膽的同時,卻是挺身而出,為天子辯解?!罢袚嶂?,亦是國朝首舉。有所靡費,也是正常。這錢也不算白費,起碼讓我們知道了,招撫之計,行不通。”
大行令光看著安國少季激憤的神情,心下暗嘆。到底是年輕,犯言直諫也不算什么,但你不知道天子不能有錯嗎?
何必非要讓天子背上這鍋。
安國少季見大行令跳出來,維護天子,不覺得有意外。
目標分明的安國少季,直接無視了大行令,對著劉徹開口道。
“孝文帝從代來,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產,吾奉先帝宮室。??中咧?,何以臺為!”
“今儒生為五十降表,耗費萬萬錢。隴西之民,餓死無算。”
“陛下”
“值否?”
安國少季今天集火的對象就是劉徹。
大行令的幫助劉徹甩鍋,那自己就把漢文帝搬出來。
漢文帝當年欲筑露臺,卻因要耗費百金,而舍不得。你劉徹當真比你爺臉還大嗎?
百金,不過一百萬錢,和儒生招撫的萬萬錢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果然,文帝筑露臺之事一出,大行令光也一時語塞。
韓安國和李當戶更是冷汗直流。
韓安國一路走來,對安國少季耳提面命,就是為了招撫這事,在覲見時被揭破時,把皇帝摘出去,大家面子上好看點。
然而,安國少季一句“陛下,值否”
卻是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天子。
劉徹此時神情如常,但顫抖的嘴唇顯示出了劉徹內心的驚濤駭浪。
大行令光的借口,讓他從被儒生欺瞞的憤怒中緩過來了一些。
結果又被安國少季搬出漢文帝來,懟在了臉上。
劉徹當然知道不值。
但作為天子,不能有錯。
不值兩個字卻是不能由他自己說出來的。
“今時不同往日,我朝休養生息六十余載,太倉有不食之粟,都內有朽貫之錢。陛下欲借儒門,革新新政,立明堂,變法度,哪一件不是功在千秋之事,哪一件不是萬萬錢能夠完成的?”
“就算儒生在隴西犯下了些許過錯,陛下如今得知,只要施以恩德,以太倉之富,霎時間便可平復隴西災情?!?
大行令光絞盡腦汁,想了許久,才想出如何面對安國少季的詰問。
既然不能置喙文帝,那就以今時不同往日來說。漢初窮困,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節儉一點也很正常。
但是如今天下休養生息了六十多年,太倉的糧食已經有放壞掉不能吃的,府庫的銅錢多到穿銅錢的繩子都開始腐爛。
如今正是變革法度,需要花錢的時候,萬萬錢不算什么。
安國少季強行將儒生的招撫和天子綁定,那想要維護天子尊嚴,只能順帶著連儒生的錯誤,也一起掩蓋。
儒生犯錯了,不要緊,反正大漢有錢。
至于隴西災民嘛,天子出手,更是小問題。
韓安國聽到大行令光中了安國少季的語言陷阱,再次將天子和儒門聯系在了一起,面如死灰。
多花點錢算什么,儒生更可惡的罪行,還沒開始說呢。
同時看向了安國少季一眼。
你丫是真的準備對著天子懟啊。
這也是你算好的嗎?
安國少季看了看眼前須發皆白,為儒生辯駁的大行令光。
眼前這老頭,也不知道是單純的蠢,還是和儒生有勾結。不過既然還想將天子和儒生勾連在一起嗎,那更好。
“戎人暴亂,漢民多有罹難。夏寬嚴令隴西諸軍復仇,士卒多怨怒。”
“允吾部以漢民頭顱筑京觀,邊軍忍無可忍,平滅允吾部落。斬首三百余,自身無一損傷。
“此等大功,太中大夫夏寬視而不見。以招撫不順,邊卒違法。斬殺立功軍官五人,杖斃有功軍卒五十。平滅允吾部的軍卒,除史寅隨我出使,逃出一劫。余者皆罹難。”
“我漢家,何時有斬殺軍功士卒之例?”
“邊軍性命,在陛下眼中,不如招撫之計?”
“漢家軍功,在陛下眼中,不如儒門之術?”
這些邊軍在官方的記載中屬于死亡。劉徹不知這些軍卒被安國少季救回,修習多年的帝王心術也救不回臉上猙獰的表情。
漢家以軍功為本。
斬殺軍功士卒。
這是動搖漢家根基的事情。
夏寬居然就這么做了。
做得如此理直氣壯。
劉徹知道,漢家天下傳承到自己這一代,是注定要一改守勢,建立萬世功業的。
對內,劉徹選擇了儒術,對外,則要依靠漢軍和軍功爵制。
然而,自己信任的儒家,剛剛登上朝堂,剛剛掌握大權,就立刻打斷了支撐自己雄心壯志的另一條腿。
他們怎么敢的!
“我大漢軍法嚴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太中大夫想來不會隨意斬殺軍功士卒,定然是這些軍卒犯了軍法,沒犯軍法,就算太中大夫想懲罰他們,也沒有理由”
大行令光知道天子有多么看重儒生,此刻依然不知死活的為儒生開解。
因為犯了法,所以即使有軍功在身,也要被處罰。
這話表面上似乎有道理,但在大漢卻是不成立的。
因為目前的大漢,勛貴依然是朝廷支柱。,
勛貴們正是因為軍功在身不會被處罰,才驕奢淫逸,違法犯罪。
在大漢,軍功很多時候,就是特權。
大行令光這是沒辦法洗地,只能顛倒黑白硬洗。
就連太皇太后都看不下去大行令光的話,一臉不悅之色。
面對這種強行洗地的操作,安國少季冷笑一聲。
從懷中剛掏出了一卷帛書,一張布防圖,和一塊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