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出發!卑浦部!
- 我,大漢使臣,請萬邦赴死
- 漢武帝的大火箭
- 2321字
- 2024-05-30 00:01:00
安國少季走了。
提完自己的要求,便直接離開了。
雖然劉紅葉很香。高冷與性感匯集一身,純欲之風是個男人就把持不住。
但這個女人卻是走在自毀的邊緣。
安國少季見到劉紅葉的第一眼,就看出了這個女人眼中的了無生趣。
這個女人壓根不想活了。
夏家的齷齪,安國少季是了解的。
結合歷史記載,安國少季目測齊王宮是個更齷齪的地方。
也難怪這么傾城傾國的姑娘,選擇自毀。
雖然一個自毀是讓人看不上的行為,但想要用自毀,照亮其他人,著實讓人可敬可嘆。
“看在你既是自毀,也要照亮其他人的份上,我幫定你了。”
不管是殺夏津,還是破壞招撫,弄死夏寬,都是安國少季必然要做的事情。
如果能改善一下劉紅葉的處境,安國少季也很樂意。
他真的很想看劉紅葉穿孝服。
院落之中,待安國少季走后,劉紅葉依然呆呆坐在院子里。
“好好活下去嗎?”
劉紅葉不知道自己的心思為什么會被看破,只是這份久違的關心,依然讓她內心泛起一陣漣漪。
第一次有男人,不在乎自己的身體,而在乎自己的死活。
尤其是,當自己唾手可及的時候。
“只是,其實對我而言,死去,卻是比活著容易。“
劉紅葉拾起落在石桌上的一片庫枯萎的落葉。
雙指輕捻,落葉便化為碎片,隨風而去。
.....
劉紅葉的請求,只是一個插曲。
第二天,安國少季,史寅,李當戶再次相約前往了東市。
大漢禁甲不禁刀,禁弩不禁弓。
成氏是隴西最好的制弓大家。
軍隊的強弓雖好,但都是制式長弓,基本都是三石弓,力道最強不過五石,對安國少季來說有些輕了。
大漢普通的弓,也就一千錢上下。
但成氏的弓卻沒有低于三千錢的。
安國少季在成氏掌柜驚駭的目光中,將店中鎮店之寶七石寶漆弓拉了個滿弦。
這特么可是七石弓,當初上弦就找了四個壯漢一同配合。
這把弓本來只是給人長眼,顯示成氏制弓技術,從來沒考慮過,有沒有人能拉滿。
安國少季丟下兩萬錢,將七石寶漆弓收入囊中,同時還買了兩壺特制的羽箭,一枚剛玉制作的板指。
這弓,對安國少季來說,也就湊合。
畢竟在安國少季穿越前,人類的臥推記錄開發到了1353磅,也就是大漢的四十石左右。
考慮到要騎射,安國少季也就不嫌棄弓箭的力道小了。
等有空自己制作一把強弓。
李當戶對安國少季的表現沒有任何驚訝。
連千斤城門都能舉起來,拉個七石弓實在是小意思。
自己也能拉滿三石弓。
力氣和安國少季差不多。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在東市閑逛,安國少季卻是難得的體會到了木蘭詩中的心境。
可惜,安國少季急于就義的心情,和代父從軍的木蘭南轅北轍。
東市的刀劍按道理來說,應當是比不上由隸屬少府的工匠專門打造出來的環首戰刀的。
不過東市最近新開了一家名為關東鐵鋪的店鋪,確是一時間橫掃了東市武器市場。
安國少季三人也慕名而來。
原本以為這家店鋪只是人言相傳,然而,李當戶和史寅試過了關東鐵鋪的刀劍,卻是驚訝的發現。這家店鋪的刀劍,硬度,韌度,都不下于軍中制式武器。
質量相當上乘。
面對安國少季三人的疑惑,掌柜也是豪爽人,自得的炫耀道:“我們家的工匠,都來自關東,都是少府在各郡的鐵官退下的匠人,大師傅更是曾經拿過千石官職的大匠。如果郎君想要定制些武器,也可以直接畫出圖樣。關東來的師傅們,在洮水旁的故關鄉設開了一家規模碩大的鐵坊。想要什么都能定制出來。”
故關鄉在狄道和大夏城之間,靠近洮河,有一片礦山。
安國少季想了想,拿出了一卷帛書。
“此刀名為陌刀,兩面刃刀,通長一丈,重十五斤。刀刃部分由精鋼打造。我要定制五百把?!?
看著圖樣和數據,鐵鋪掌柜思索了片刻,伸出了三根手指,“三百萬錢,一個月后交貨。”
安國少季聞言,瞇了瞇眼睛。
國恒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經歷過東漢末年亂世的安國少季很有體會。
不談東漢三國,只是武帝時期的西漢,西漢的工業產能就相當恐怖。
根據后世出土的文物來看,僅僅東??ひ豢さ奈淦鲙炀陀绣髾C五十四萬件,車用弩一萬件,普通弩五十二萬件;二十六萬張弩和一千二百萬支弩矢、八萬把弓與一百二十支箭矢;十四萬套皮甲、六萬多套鐵甲、頭盔十萬頂、馬甲五千套;鐵甲札五十八萬件,盾牌十萬只,長矛五萬只、鈹四十五萬根、戟六千六百只;劍十萬把劍、刀三萬把、匕首三萬把.......整個武器庫中一共擁有兩千三百七十五萬件裝備。
西漢的冶鐵工藝很強,高爐,鼓風設備,炒鋼,球墨鑄鐵技術......許多近代鋼鐵技術,都在西漢有了雛形。
整個西漢的鋼鐵產量根據后世的推算是17855噸,折合3571萬斤,是唐朝的二十倍。
至于真實數據,做過曹魏皇帝的安國少季笑而不語。
起碼安國少季認為,西漢的冶鐵技術,是要比五胡亂華之后的南北朝強的。
鋼不同于鐵,更難煉制。安國少季原本以為,這么大的產量,會讓關東鐵鋪望而生畏。
只是沒想到,掌柜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只是,武帝初年的民間的冶鐵產能就這么恐怖了嗎?
故關鄉。
安國少季記下了這個名字。
............
卑浦有七千部眾,戎兵三千,幾乎是河湟之地外圍最大的部落了。
為了拿下這個河湟之外最大的部落,這次夏寬出了大手筆。
直接從隴西府庫中提出了價值三千萬錢的禮物。
這筆物資,足以供養三千戶漢民,救濟近兩萬災民。
然而,在夏寬的大手一揮下,全部運往了大夏城,作為招撫之資。
安國少季現在知道,大宋那些士大夫往外送錢,毫不心疼的傳統從哪來的了。
狄道城外,安國少季麾下三百騎兵整裝待發,另有二百車兵帶著送給戎人的物資殿后。
只不過這些車兵押送的,是不是招撫物資,就只有安國少季知道了。
夏津則領著五十名親兵,站在隊伍最前方,意氣風發。
夏寬有意將家學文脈交給自己,可惜自己的資歷難以服眾。
畢竟夏寬門下還有一堆優秀的弟子。
不過老頭子還是有用的,為自己謀劃來了招撫的功績。
等招撫完成,自己就是首功。
對于人才,漢家天子從來不吝嗇封賞。
韓安國曾經能從一介囚徒之身,一躍成為兩千石高官。
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和韓安國一樣,一步邁入兩千石高官的行列。
帶著對未來的期盼。
夏津令旗一揮。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