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運維:IT運維架構的數字化轉型
- 嘉為科技
- 1535字
- 2024-05-24 17:12:13
1.1.1 國外IT運維現狀分析
相對而言,國外IT運維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術框架較為先進和體系化,體現在技術工具、管理體系和運維組織等各方面。
1.運維技術維度
在運維技術方面,基于Gartner的《2021基礎架構運維管理自動化技術曲線報告》,以管窺豹,進行國外IT運維現狀的分析和解讀。
1)已經進入實質生產的高峰期的技術:這個時期的技術包括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信息技術基礎架構庫)、云應用發現、云遷移和云管平臺等。
2)正處于穩步爬升的光明期的技術:這個時期的技術包括持續配置自動化、DevSecOps、基礎架構管理服務的信息安全、SOAP等。
3)正處于泡沫化的低谷期或者正向低谷期演進的技術:這個時期的技術包括軟件資產管理工具、基于意圖的網絡、不可變基礎設施、DevOps(Development & Operations)工具鏈、網絡自動化、超級自動化、可組合的基礎架構、持續交付、容器管理、I&O智能自動化、云數據備份等。
4)正處于過高期望的峰值的技術:這個時期的技術包括SRE(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站點可靠性工程)、基礎架構自動化、可觀測性、SaaS管理平臺、可編程的基礎架構、智能運維(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IT Operations,AIOps)平臺等。
5)正處于誕生的促動期的技術:這個時期的技術包括平臺化運營、持續合規自動化、混沌工程、混合數字化基礎設施管理、DevOps服務價值交付平臺、DevOps服務價值管理平臺、智能化ITSM(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ment,信息技術服務管理)、代碼即策略的GitOps等。
對這些技術進行分析發現,國外IT運維呈現明顯的三大階段:
?以ITIL為指導的IT服務體系和以云管系統為云操作的運維管理體系已經成熟。
?以自動化運維為目標的各類自動化運維系統和工具已逐步趨向成熟。
?以數字化和智能化為導向的運維管理和運維方式依然處于上升期。
對于已經成熟的技術,我們可以大膽采用,小心落地;對于正在成熟的技術,則要仔細辨別,選擇性落地;而對于處于上升期的技術,最好繼續觀望,試點性探索。
2.運維服務維度
在運維服務維度,國外的運維服務標準已經進化到ITIL 4階段,強調以運維價值為中心的敏捷ITSM體系建設。針對敏捷ITSM建設理念,國外的知名廠商雖然理解各有不同,但大體相似。全球排名第一的ITSM廠商ServiceNow對敏捷ITSM的主要理解如下:
1)統一平臺與內容整合:實現多來源的流程、數據、基礎設施和工作流等的整合,打破豎井。整合之后,對于用戶而言,一個運維平臺即可搞定所有運維工具。
2)整體能見度:需要實現運維服務的整體能見度高,以及基于數據的決策。
3)敏捷與快速:快速響應業務的變化;通過調整從維護到創新的預算來提高生產力。
4)協作與溝通:全方位、實時地協作與溝通。
5)用戶體驗:員工體驗的消費化與滿意度。
6)數字化運營報告:需要實現信息技術管理方式的現代化,以及體現服務管理績效透明度的報告。
7)IT與企業服務整合:能夠實現向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以及ITSM和ESM(Enterprise Service Management,企業服務管理)的整合。
總體而言,當前國外的運維服務理念強調以穩定的業務系統運行保障和良好的用戶體驗支撐為價值導向,通過ITSM與ITOM(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Management,信息技術運營管理)的融合,實現服務管理實踐場景、運維數據和運維執行的融合,從而實現外部用戶服務請求和業務系統狀況響應的敏捷性。
3.運維組織維度
國外的運維組織形式多樣,包括敏捷運維組織、SRE運維組織和傳統職能運維組織等。當前很多企業從傳統職能運維組織向敏捷運維組織和SRE運維組織轉變。例如荷蘭ING銀行從傳統職能運維組織往敏捷運維組織轉型,Google公司則選擇往SRE運維組織形態發展。
傳統金融機構荷蘭ING銀行于2015年6月首次在總部引入敏捷的工作方式,并在一年后將其擴展到極少運用敏捷方法的IT基礎設施和運營領域。這一舉措不僅讓銀行IT運營更快速、更穩定,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員工參與度。
知名互聯網公司Google是SRE的提出者和踐行者。Google公司通過組建SRE團隊,實現工程化的、高效的運維服務。但是,依然有大量的公司使用傳統的職能式組織模式來進行日常的運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