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在元末
- 元末,我哥名叫張士誠
- 萬澤山的李太后
- 3137字
- 2024-05-13 20:00:20
哇的一聲,我從一陣暈眩中醒了過來。
我叫張信,本是一個歷史劇的編劇,可是擔任男二的小鮮肉,突然有一天被帽子叔叔抓走了,緊接著就是大面積封殺。。。。而我是寫男二的腳本編劇,一下子我壓力特大,在某個雷雨交加的日子趕稿時候,一個不小心掉入了一個窨井蓋。。。。
嗆了一大口水后,慢慢失去知覺。。。
等我再次醒了過來,大腦特別痛,但是我慶幸自己還活著。。。。
可是五年后,我對自己活著這個事兒特別煩。
因為張信發現自己穿越了。。。
自己現在叫張九七,年份是元朝至元五年,也就是1339年。
既然穿越了那就安安分分享受穿越后的生活吧。
可是自己的父親張四七只是江浙行省泰州白駒場驛站的一個亭民,也就是驛站管轄的亭戶,算是一種屬民,而自己上面還有三個哥哥九四、九五、九六。
大哥九四和二哥九五一個十五、一個十四,現在已經在旁邊的碼頭幫人運鹽,而三哥九六今年八歲也跟著父親幫驛站做著灑掃搬運的雜貨,賺著微博的錢糧。
從出生到五歲,張九七一直是一種不相信的狀態,渾渾噩噩的過著,最后還是信了命。
六歲時候,張信知道自己這一家是從湖廣搬來的,當時祖上是工匠隨著元人軍隊攻打南宋,后來留在了泰州。
而自己在湖廣那邊還有四五房親戚,這么多年只是聽說過,卻從沒見過。
聽大哥說,自己這是三房,那邊是大房,父親年輕時候去過兩回,都被苛待,所以干脆就不往來了。
也是這時候張信已經開始跟著大哥白天去驛站洗菜、洗碗,晚上搬運鹽上船,張信年紀小,卻懂得識數,所以就負責幫碼頭的工人們登記搬運的數量計算工錢。
這個碼頭是泰州王家的,而鹽的聲音卻是知府老爺的私人產業,但作為四等小民的張信兄弟只在乎的是能發多少錢發多少糧。
只是在眾人不注意的角落,張信接著年紀小,每天都用竹簍裝滿水,然后往里面加鹽,一個兄弟一個竹簍,一天就能偷一兩斤鹽,而此時鹽價已經從大德年間的200文一斤漲到了600文一斤,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鹽,而作為鹽工的這一批算是例外,怎么著每天指縫間也能漏一點鹽回家。
只是張家兄弟不一樣,每天張信四兄弟會挨家挨戶去賣水,販賣私鹽是違法,可是賣水就不一樣。
附近的街坊鄰居也都知道這個水是怎么回事,不過老百姓們也窮,都是拿一些東西換,你家一顆蘿卜,我家二斤米,一趟下來今天一家的吃食都齊全了。
當四兄弟每天都拿了一些吃食回來父親張四七欣喜的不得了。。。。
因為張四七每天都可以偷一點蒙古人喂馬的豆餅或者麥子,拿回家磨碎煮粥吃,也就是這樣在元末那個年代張家六口人竟然沒有一個餓死甚至還長胖了一些。
當然張家兄弟也不是每天都能帶回那么多吃的,對于一些鰥寡孤獨,窮苦人家,張信直接以賒的名義把鹽給了對方,可這樣久了家里吃喝水平也下降了。。。。
正好這時候大哥的活計變成了從泰州運鹽去江南西路江州,一個來回加運貨就要5天。
或許是張信平時仗義疏財、慷慨解囊,船上的船工們逐漸把年僅16的張九四當成帶頭大哥,有時候九四說的話比掌船都有用。。。
就這樣半年后,張信聽到一個消息就是白駒場當地有一個鹽警名叫丘義,負責監督鹽民出工、緝拿私鹽販子,可是這個人平時誰給上供了那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恰恰有一回家里囤積了幾十斤鹽被大哥帶到江州賣了賺了不少錢,正好江州又是糧食重要碼頭,于是換了不少糧食回來在泰州又一賣,直接讓張家甚至有實力自己買艘船跑貨運。
拿著一大筆錢張九四就要去買船時候被張信攔了下來:大哥,你買船做甚?
九四:有了船,咱家就不用給官府做事,自己拉拉貨、跑跑小買賣都行啊。
張信:你就想停步于此嗎?
九五這時候說:大哥,老四最有辦法,聽老四怎么說
張信:那丘義你們可知曉為人。
九四:貪財、好色,愛占小便宜
九六:他還管著抓私鹽販子
張信:我想用這些錢買丘義一個好。。。并且我們以后販鹽六成利給他,而我們承擔罪責。
九四:這是為什么,這么吃力不討好的事,誰做誰傻啊。
張信:大哥,我們現在偷偷摸摸是因為什么?不敢做多是因為什么?
九五:怕官府抓,最主要是鹽場不會賣鹽給我們。。。
張信:可這些,丘義都能做到。。。只要有了丘義庇護,即使我們只拿四成也比以前賺的多
九四一聽趕緊也是這么回事,只是后面又躊躇了:只是我們都是孩童,這事兒不好辦啊。
張信:我們街上有一個當弩手的人你還記得嗎?
九四:你說的是李伯升大哥?
張信:是的,聽說李大哥就是守衛鹽場的弩兵,他應該能幫我們見到丘義,剩下就讓我和大哥一起去說服他。
于是當他張九四、張九七兩兄弟帶了兩條鯉魚去了李伯升家。。。
因為張家兄弟平時仗義疏財,誰家有個事都會去幫忙,李伯升對與二人到來還是挺歡迎的。
這個李伯升其實比九四僅僅大了三歲而已,是世襲的兵戶。
兄弟二人與李伯升寒暄一陣子后,張信直接進入正題說明想讓李伯升介紹認識丘義。
李伯升也聽說了張家兄弟平時會私自販賣一些鹽,這些聽說想認識丘義,他貌似明白了一些事情問道:這丘義平時倒賣的鹽不少,你們小孩子家家的他憑什么見你們。
張信:憑什么,就憑我大哥現在帶人運貨去江州,官府運貨去江州一代也就我大哥這一趟的吧,而江州則是贛省之樞紐,七成的贛省用物都是從江州進入的,也包括鹽。之前我們已經打通了江州的一些路子,現在就是貨源這邊的問題了。。。
后面張信說了一些自己這邊的設想,沒想到李伯升表示介紹丘義可以,張家兄弟生意這塊算他一股,他平時和不少鹽工頭頭熟識,可以通過他們弄一些鹽,也就是丘義的鹽加私下弄得鹽一起運。
第二日,張家兄弟帶上禮物來到泰州碼頭邊的朝陽樓,樓上二樓的一個雅間提早就被包了下來請丘義吃飯,午時剛到,就看到李伯升帶著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走了進來。
兩兄弟看到人來了,趕緊站了起來,張九四率先行禮:拜見丘管事
張信:拜見丘管事。
丘義也沒說什么,大馬金刀的坐到了主座,坐穩當后才示意其他人坐下。
張信:丘管事真是器宇軒昂,龍行虎步啊,可惜現在天下太平,要是在亂世那就是項羽一般的英雄人物啊。。。
泰州古時也算江東,項羽又是江東人從小聽到大的一等一英雄,丘義被張信這么一夸,也非常開心,直接和眾人喝了一大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九四拿出一個小籃子說:我們也沒啥好禮物,這是在江州帶回來的廬山云霧茶,給丘管事嘗嘗。。。
說著還抖了抖,明顯籃子里有金屬碰撞的聲音。。
丘義立馬明白說:以后每月帶一些茶葉給我家娘子就行,外面有什么風浪我會讓人通知你們,至于生意找貨小李你來吧。我看好你。
說完丘義提著籃子起身走了,剩下三人面面相覷。
九四:這個事現在什么情況。
張信:大哥,這明顯成了啊。
九四:這就成了?
張信:成了,成了。。。。
三天后,張九四帶兄弟幾人在碼頭給船上運鹽,這時候就看到李伯升帶了一個人來到張信身邊說道,這是呂中是鹽場的人。
呂中看到張九四后簡單行禮了一下說:這次我們帶了200斤鹽,分了4包。
九四:九五你帶呂哥的人把鹽放好。
張九五:好的大哥。。。
幾天后船到了江州潯陽港,張九四偷偷摸摸找到了之前一直合作的雜貨鋪管事李師。。
李師得知張九四來了也就帶了一袋子銅錢,可當看到200斤鹽時候,整個人有點不對,200斤鹽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他是本地人,家里的雜貨鋪也只是個小鋪子,一年也就賺個十幾貫錢,可現在這200斤鹽如果真賣了抵得上他幾年私鹽的利潤。。。
李師把張九四兄弟帶到了一個小館子,點了幾個當地的小菜,吃的飯卻是陳米飯,不過這已經算是好的了。
李師:九四兄弟你這批我可以收,不過你這攢一批來賣,著實費力,有沒有想從當地多弄點私鹽。
張九四:大哥原來是擔心這個啊。。。不瞞李大哥,我兄弟已經和鹽場的打通了關系,以后只管要,剩下我兄弟解決。
李師:真要這樣,還是哥哥我多慮了。。。。。
張信:李哥這是好心,為了我哥倆著想。。。
不知不覺到了至正元年(1341年),張家已經和江州這邊走私私鹽初具規模,甚至在泰州城內一些私鹽生意也是張家一起的伙伴供應著,只是這些高門大戶都是一個月結賬一次,張信制定了規矩,只要值錢的用來支付就行,不必拘泥于用什么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消耗壽元灌注武學,可無限進行推演。沈儀凡人之軀,壽數不過百年,所幸可以通過斬殺妖魔獲取對方剩余壽元。在邪祟遍地的亂世中亮出長刀,讓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靈肝膽俱裂!從【鷹爪功】到【八荒裂天手】,從【伏魔拳】到【金身鎮獄法相】!沈儀偶爾也會沉思,這壽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聽聞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內坐滿了千真萬圣,任何一位都曾經歷無盡歲月。此番踏天而來,只為向諸仙借個百萬年,以證我長生不死大道。……此書又名《讓你氪命練武,你氪別人的?》、《道友請留步,你的壽元與在下有緣》。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青山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山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