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拜師
- 三國:繼黃天之志,討篡漢逆賊
- 勇敢石頭
- 2379字
- 2024-05-11 10:55:02
“趙弘,你先出去一下,我有些話要對這兩位說。”
“遵命!”
趙弘一拱手,走出營帳,順便將護衛(wèi)全部撤出。
“請坐。”
張角也沒顯得架子很大,伸手請張川、白饒坐下,隨后自然甩了甩衣袖,正身坐好,眼睛微微瞇了一下,眉目低垂,淺淺喘息了幾口。
細細觀察張角,張川感覺,張角好像身體不太好,像是為了強撐著多說些話,而刻意休息一下。
算了算,今年是光和六年,張角還有一年的壽數,頗有一種英雄遲暮之感。
感覺是休息好了,張角輕啟雙目,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肌膚,直穿靈魂。
“你們兩個都是常山人嗎?”
“是。”
白饒搶先回答道。
“家里是干什么的?”
“務農。”
“父母兄弟可在?”
“在流民之中。”
每次張川想說話,都被白饒?zhí)崆罢f了,白饒知道,張川最愛批判封建迷信,因此差點被逐出村子,在太平道掌教的面前,可不敢讓張川亂說話。
張川意識到了白饒的擔憂。
自己并不傻,之前之所以奇談怪論多,是因為自己對于古代不適應,而現在,早已學會了和光同塵。
“我看你們二人身上,頗有些英雄氣,如果你們二人愿意,我愿收你們?yōu)橥健!?
張川不知道張角這話是真是假,但自己知道,太平道正是用人之際。
而且現代社會早已給黃巾起義定過調,黃巾起義是一場農民起義,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農民起義意在打破舊有制度,提升農民地位,對于加入黃巾軍,張川沒有什么思想負擔。
皇帝和官老爺們看著自己餓死而不管,自己還能當個順民嗎?不如反他娘的!
張川離開座席,在張角面前撲通一下跪下:“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男兒膝下有黃金,張川不會隨意下跪,但跪天跪地跪父母師長,張川可以。
白饒看見張川如此果決,也是嚇了一跳,二話不說,也跟著上前跪下道:“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好,好孩子。”
張角的話語中,氣息斷斷續(xù)續(xù),看樣子他的身體確實不太好。
“太平道的經典,你們可曾學過?”
白饒搖了搖頭。
此時,張川又說話了。
“我知道一些道家典籍,但不多,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無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儌,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接下來的兩刻鐘,張川將老子五千言從頭到尾背誦了下來。
白饒幾次想打斷,卻看見張角一直連連點頭,面帶笑意,只好跪在一邊,仔細聆聽。
說來也奇怪,三個月前,無數經史子集如大河灌水一般,呼呼啦啦進了張川的腦子。
這個大字不識一筐的青年,忽然間出口成章。
“好,沒想到在流民之中,還有這么好的苗兒。”
張角長長吐了一口氣,眼神里滿是欣慰,好似太平道后繼有人了一般。
平民百姓中,讀書識字的不多,能長篇背誦經典的更是寥寥無幾,眼前這位,無疑是一位人才。
張川知道,太平道大多典籍雖然已經失傳,但從其保留下來的殘篇中可以看出來,這門道統(tǒng)是以黃帝和老子的學說為基礎建立的。
其主張和黃老學說大體不差。
前漢初年,朝廷以黃老學說治世,與民休養(yǎng)生息,輕徭薄賦,百姓安樂,這種盛世,被太平道追求,也很正常。
最起碼比儒家追求的周朝天國靠譜得多。
“你們先坐下吧。”
張川想站起來,這才發(fā)現,自己的腿早已發(fā)麻,勉強著挪到了座席上,白饒也差不多,坐在一旁揉腿。
“張川,你對你剛剛背誦的經典,了解多少?”
張角問出這話,白饒的眼睛又一次瞪圓,張川平時最愛干的事情就是解釋經典,但從他險些被趕出村子這一點看出,他的解釋,顯然不被主流觀點認同,真怕張川又胡亂解釋,惹怒了張角。
“老子五千言開篇,闡述了世界的構成,即有和無,其實也可以理解為0和1,有這兩個數字,便可以代表萬物。”
“咳!”
白饒拉了一下張川的衣袖:“別亂說。”
張角聽得饒有興致,笑了笑道:“說下去。”
“0可以代表零,1可以代表一,10可以代表二,11可以代表三,100可以代表四,以此類推,1和0能代表所有數字,萬物又皆可以用數字編碼,那么1和0是不是能代表萬物?”
張角雙目微微閉上,眉頭微微皺起,呼吸也綿密了起來。
“這有什么實際意義嗎?”
聽到張角問話,張川笑道:“別的不說,可以將文字轉化成數字編號,再改寫成0和1組成的代碼,以后傳遞信件時,別人想破譯,那可難了。”
張角雙目忽然睜開:“妙啊!如果能訓練出熟悉此術之人,不僅僅是用信件,用聲音也可以傳遞消息。”
張川拱手道:“不愧為大賢良師,竟然能想到此等妙用,確實出人意料。”
不知道為什么,張川的耳邊已經縈繞起了“滴,滴答,滴,滴,滴答”的聲響。
張川微微嘆了一口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人,如果內部出了叛徒,再重要的秘密也守不住。”
張角眼神逐漸變得凄厲起來:“張川,你這話可有所指?”
白饒大驚失色,趕緊揮手道:“沒有,沒有所指,我們初來乍到,蒙師父收留,已是大恩,怎敢妄言?”
誰知,張川淡淡然說道:“徒兒有沒有所指,師父難道不清楚嗎?”
遇到難以回答的問題,就把問題拋回去,這個方法張川百試不爽。
張角長長舒了一口氣:“不瞽不聾,不做家翁,有很多事情,還是無為而治的好,畢竟家大了,人多了,不是我一個人可以照看得了的。”
“師父此言差矣!”張川拱手道:“太平道數十萬人,豈能用尋常家庭作為比喻,無為而治是強調順其自然,而不是全然不管,天地自然若是一切法則不講,又何來黑夜白晝,四季分明,冬至和夏至的日子,如此精確,這難道不是自然法則在運作嗎?”
張角眼神里有些吃驚,心中暗暗道,此子果然有大才,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如果此時對他委以重任,恐怕他活不過一個月。
但又不能輕易放過,以至于太平道白白損失人才。
既然他講法則,不如讓他好好歷練一下。
“張川。”
“在。”
“還有那個誰。”
白饒拱手:“徒兒白饒在。”
“你們既然是我的徒兒,也當幫為師分擔一些事務,自今日起,我給你們下發(fā)律令,你們去巡查各方渠帥,張川為正使,白饒為副使,你們看到什么,聽到什么,都可以密報于我,事無巨細,但你們沒有處置權,也不可過分驚動各方渠帥,明白了嗎?”
“明白!”
張角強撐著身體道:“白饒,你先去找趙弘,挑選十名精干護衛(wèi)隨行,張川,你留下來,咱們研究一下01密信,具體該怎么弄。”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