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照南案現場斷案
- 都命格成圣了,誰還苦煉功法啊
- 魏武狂
- 2090字
- 2024-06-30 12:01:00
前來迎接李尋的,只是照南縣捕頭。
新安府底下的縣城里,捕快最高的官職,也只是銅牌捕頭。
除了這位銅牌捕頭以外,底下有三四位銅牌都算多了。
像照南這種偏遠小縣。
除了風潮一位銅牌捕頭以外,便只有兩名銅牌了。
其余的捕快,根本沒有位格,只能算是編外人員。
兩隊人馬合在一處,不多時便從照南北門而入。
剛入城門。
李尋便敏銳地發現,照南縣城雖然不大,但城中卻甚是繁華。
比起路上經過的幾個人口大縣,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城中店鋪林立,貿易繁盛。
南來北方的客商更是絡繹不絕,還有一些金發碧眼的域外之人在城中游歷。
“大虞南方倒是和前世的古代有些相像。”
李尋不由想起了自己看過的一些有關唐宋時代的史書。
“李大人,前方便是新修的縣衙,咱們先去安頓休息。”
“待一切交接完畢之后,便可以去案發之地查案了。”
“縣令大人的案子,還要仰仗李大人了!”
風潮在前方帶路,不時呵斥著周圍圍觀的百姓。
最后回頭對李尋說道。
照南縣偏遠。
而李尋一行人乃是不遠數千里從府城而來,自然吸引了諸多目光。
“你們還修了新縣衙?”李尋有些驚訝。
沒想到這小小的照南縣,竟還有保護案發現場的良好習慣。
風潮回應道:“縣令大人死得蹊蹺,我們不敢自行處置,便臨時搭建了一個縣衙。”
“李大人請放心,沒有耗費多少銀子,只是一些簡易的棚子遮風避雨罷了。”
他還以為李尋在詢問照南縣大興土木的事。
便認真解釋道。
“保護現場是對的。你們做的不錯。”李尋微微頷首,對此表示認可。
“多謝李大人理解。”風潮松了一口氣。
一行人穿過南北縱貫道。
再向東南側行了約莫半個時辰。
李尋果然看到了一座以木料為主要材料搭建的建筑群落。
建筑頂部,確實是以雨棚遮蓋。
正中的位置上,照南縣衙幾個大字熠熠生輝。
李尋掃了一眼,而后視線向左側的一幕古老建筑群看去,問道:“此處可是原先的縣衙?”
這一幕建筑群落,坐落在照南縣中心位置。
周圍沒有店鋪,乃是以一條大道將建筑與民居隔開。
建筑中心的朱紅大門,此刻正是緊閉狀態。
李尋只是掃了一眼,便在建筑群落的上空。
看到了一抹陰煞之氣。
所以才有此一問。
風潮不明就里,點頭道:“李大人果真慧眼如炬,那便是原先縣衙。”
“好,去看看。”
李尋當即下了馬車,不入新縣衙,而是徑直往這幕建筑行去。
“大人,還是先回縣衙,幾位大人都在候著大人大駕……”
風潮頓時眉頭一皺,追上李尋的腳步道。
“本捕是來查案子的,接風洗塵便都免了,此案一破本捕便走,不想過多叨擾你等。”
李尋一邊隨口解釋,一邊走到朱紅大門邊。
“可是大人……”風潮還想再說些什么。
李尋忽而回過頭來,目中華光一閃即逝,冷然道:“若是有人給你提前交代了什么,本捕勸你最好不要再徒勞了。”
話音落下,隨手一揮。
那貼著“封”字符箓的朱紅大門頓時自行打開。
加持在符箓封印中的力量也是瞬間崩裂。
“好強的氣息。”風潮瞳孔驟縮。
要知道,封禁舊縣衙大門的可是一枚二階封印符。
是緝妖司用來封印案發現場的特質符箓。
想要解開封印,必須要以釋放封印符箓的人的血氣為引子,才能開解。
而其他人,若是想暴力開解封印。
必然會遭受反噬。
但李尋這是微微揮手,二階封印符便碎了。
只是露了這一手。
便使得風潮心神動搖,不敢再阻攔李尋。
“李大人請!”他咬了咬牙,硬著頭皮道。
李尋卻是搖頭道:“你等都在門外候著,本捕去去就回。”
“這個……”風潮再度面色變幻,還想說些什么。
但李尋已然邁步進去,沒有給他任何反駁的機會。
“快去稟報縣丞大人!”風潮只得回身,小聲對身側的一位捕快道。
那捕快也是面露不虞,得令之后飛快跑遠。
李尋踏入舊縣衙,進了縣衙大院。
前院中已經是雜草叢生,濕氣很重,間或有幾條黑白兩色的蛇爬過。
顯然是許久沒有人來過了。
但【天眼】和【識邪斷魅】命格的視線里。
李尋敏銳地捕捉到,方才那股子陰煞氣息正在不斷聚集。
聚集的方向,就在縣衙東北側。
李尋小心地踩在青磚地面上,沒有過多牽動此處的氣機。
先是來到縣衙正堂。
地面上有一抹黑色的痕跡。
“風捕頭,你來。”李尋會頭,掃了一樣風潮,示意他過來。
風潮只要咬牙進來,到了正堂。
“李大人,這處痕跡是血跡,乃是曹縣令的小女兒被害時留下的。”
看著腳下的痕跡,風潮解釋道,“照南常年高溫,我們只能將尸體封進停尸房,不好擺在此處。”
李尋微微頷首,沒有說話,仔細看了看這黑色痕跡。
而后舉步向后堂而去。
在經過的路上。
又發現了兩道赤色痕跡。
“這是二小姐和三夫人遇害的地方。”
“那鬼魅最喜食用人血,所以血液是噴濺狀。”
風潮繼續解釋著這兩道痕跡的由來。
李尋仔細看去,果真發現這痕跡乃是液體噴濺形成的。
只是卻沒有在痕跡上發現陰煞鬼氣。
倒是有些奇怪。
來到后堂。
李尋又接連發現了好幾道血跡,都是呈現噴濺狀態。
按照風潮的解釋。
這些血跡都是來自縣令大人的家眷。
有長輩有晚輩,人數卻是超過了卷宗上記載的六七人。
“你們呈遞給司里的卷宗,只說死了七人?”
風潮聞言,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們呈遞卷宗的時候,確實是死了六七人,但那惡鬼卻一直在出手,現在么……”
李尋道:“現在怎樣?”
“加上曹縣令,死亡人數已經達到二十一人。”
“這也是我們為何會搬離縣衙,重新搭建新縣衙的原因。”
李尋心里一動。
敢情這縣衙已經成了一個鬼域。
闖入其中的人會一直被鬼物殺死,所以死亡人數是對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