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爆炸性消息
- 頂流:從荒野求生開始
- 窮鬼的逆襲
- 2076字
- 2024-07-16 18:02:14
幾天之后,節目組公布消息,這期節目停播一期,下期節目改為演唱會形式。
直接在星城最大的體育館舉行,這個體育館能夠同時容納八萬人,可以說這新一期的節目,又是一大壯舉。
同時還會邀請五位國內外頂級歌手、詞曲大家作為主評委,一百家媒體、樂評人作為二級評委,再加上現場觀眾作為我三級評委進行評分。
另外還有神秘的踢館嘉賓,但是誰并沒有公布,給了大家巨大的期待感。
“節目組牛逼,這手筆沒得說。”
“什么時候放票,我等不及了。”
“六六六,節目組是真敢玩,不怕其他同行排擠。”
很多行業都是有行歸的,音綜節目作假也很正常,現在誰是歌手打破了這個行規,其他節目肯定也要卷起來,不然就很難混下去了。
不過洪導對于這些并不在意,按這個節目大火的熱度,芒果臺肯定能頂得住壓力。
而李天也接到了消息,需要簽訂新的合同。
畢竟演唱會的形式是不一樣的。
節目組也是非常慷慨,一期給到了兩千萬。
不過節目組肯定是不虧的。
雖然很多明星都說開演唱會是不賺錢的,但這并不包括頂級歌手。
歌手開演唱會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完全自己投資、盈虧自負,但開這種演唱會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你的名氣一定要夠大。
畢竟開演唱是要成本的,要是票都賣不出去多少,拿什么回本。
而另外一種,就是以加盟的方式,接受投資方邀請。
比如一家公司投資辦演唱會,歌手應邀去唱歌,門票收入最后兩家平分,這種合作方式風險比較小,相應的,收入也不高。
畢竟這還要跟人家公司分成,甚至自己拿得還不高,而且你沒能力,沒名氣,人家公司也不會邀請你。
所以正常來說,除了頂級歌手,其他很多歌手都不開演唱會,還不如去參加商演,這樣賺錢穩穩當當。
當然有些歌手為了擴大影響力,甚至還貼前開演唱會的,這種也不是沒有。
當然,像李天現在的名氣,開演唱會肯定是穩賺不賠的。
就拿星城這家體育館開演唱會來說。
能做八萬人,拋開一些不確定因素,賣出去七萬五千張門票還是錯錯有余的。
像他這種,演唱會售票均價應該在一千左右,這里就是七千五百萬。
出去場地費,舞臺燈光制作費,人工費等等,正常歌手的收入在百分之三十到五十之間。
他賺個三四千萬還是毫無壓力的。
除了門票收入,還有轉播視頻收入,現場廣告收入,甚至還有的賣周邊等等,這也是一筆收入。
所以說李天一場演唱會賺半個小目標還是沒問題的。
這樣一對比,二千萬好像又是小意思。
但也不能這么算,一個人開演唱會得唱好幾個小時,而他上臺,則只要唱兩首歌,輕松得很。
不錯,現場演唱會多增加了一項,一首歌由評委加場內觀眾評分,一首歌由評委加場外觀眾進行評分。
其實這并不是說明誰更占便宜,對于李天來說,哪里唱歌不是唱,八百萬變兩千萬,他也不虧。
對于節目組來說,雖然多給了點錢,但這場演唱會就能輕輕松松掙回來,其他的都是賺了好不好。
畢竟并不是所有歌手都像李天這么高的出場費。
而且現在新出場踢館的歌手,是不給出場費的,而且就這還要挑選。
沒辦法,這個節目出名了,還是大火,上了這個節目就代表著熱度,甚至踢館成功熱度更大。
有熱度有名氣才能掙更多的錢,就比如赫拉一樣,他的實力肯定比大龍強,但他拿的錢卻還比大龍少,主要還是近些年來名氣慢慢下降了。
類似他這樣的人很多,老牌歌手出道時間長,當年火過,能力也有,但時運不濟,他們也想借這個平臺翻身。
所以洪導現在并不缺人,反而就算報名了,他還要挑選。
而李天收到的好消息可謂是接踵而至。
上個星期他重新投的歌曲被世界杯組委會正式確定為主題曲,同時那首《我們是冠軍》,也被定為世界杯宣傳曲。
這一消息一出,整個華國都炸了,不僅是華國,整個世界都炸了。
“我去,天哥這是瞞著我們悄悄放大招了,這可是世界杯主題曲啊,這次過后,真的要變成世界級巨星了。”
“牛逼了,這可是國內音樂首次登錄世界級舞臺吧!”
“無敵了,狂換吧家人們。”
“國足是一屆比一屆讓我失望,沒想到天哥居然殺到了世界杯的舞臺上,果然是東邊不亮西邊亮,我宣布以后是天哥忠實的粉絲了。”
相比于國內,其他國家很多人得知這個消息后,有點懵圈了。
“這次世界杯主題曲居然讓一個華國人給拿走了,而宣傳曲也是這個華國人寫的,有沒有人給我科普一下。”
“法克,寫組委會怎么回事,居然選一個黃皮子的歌。”
“怎么可能,這就有點離譜了。”
除了普通人,最不愿意接受的,就是那些投稿的歌手了,居然被一個非鷹文國家的人拿下了頭籌,這證明他們不行啊。
當然,這一消息的公布,除了李天高興之外,祖國高興的莫過于誰是歌手節目組了。
李天越火,節目組跟著也就越火。特別是在國外,李天在這個節目上的視頻早就放出去了,很多少也因此關注上了這個節目,為的就是了解李天這個人。
而李天除了名氣大增之外,得到了好處也遠不止如此。
有好幾個世界級的音樂公司找到了李天,想簽約他,現在正在拉扯當中。
本來李天之前是想自己去開拓市場的,不過難度太大了,很難融入進去,只要有足夠的好處,其實合作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國外的那些資本家肯定會給他鋪好路。
這樣既省時,也省事,何樂而不為。
至于說那些公司卡自己的脖子,只要自己創作能力在,有的是資本幫忙。
而自己在國外成立公司,該卡還是得卡,其實意義不大。
不過為了爭取利益,他還得跟這些公司拉扯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