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霄言語淡淡,如今想來,蕭誠當初失手,令他被都天教劫走,定是一場陰謀,大房與三房一般,恨不得置他死地而后快,對太白觀觀感極差,只敷衍了龐爽幾句,將其打發走。
龐爽見他態度孤傲,更是暗恨于心,忖道:“小輩無禮!竟敢小視于我,早晚要你好看!”恨恨而去。
寧霄也不在意,依舊打磨功行。
寧王收復北涼城,將之作為據點,遣出數路大軍,先將北地郡全境叛軍盡數殲滅,復又往南陽、三川二郡進發,意圖收復二郡,包圍鐵山侯老巢內史郡。
便在此時,自魏都王府之中傳來消息,三夫人康氏一日出門散心,被人刺殺,已然身死。殺人者疑似黑羽樓之殺手。
寧王聞訊驚怒交加,據說將房中一應物事盡數摔爛,第一個念頭是黑羽樓為何要殺康氏,第二個念頭料定背后主使必是寧霄,也唯有黑羽樓這等見錢眼開的殺手組織,只要價錢給足,可以不計前嫌,為仇敵賣命!
寧王對二子本有的一點贊賞愧疚之意,蕩然無存,寧霄敢雇兇殺康氏,已動了寧王逆鱗,喃喃道:“綱常無存!豈有此理!”思來想去,如今寧霄勢大,唯有請來蕭誠方能壓制幾分,不如先將其派出帶兵,用鐵山侯來削弱他實力。
寧霄正以《玄牝真解》秘法熬煉神魂,以期早日修成元神,忽然接得軍令,命他率領一萬精兵,火速殺入三川郡中,平定叛亂,不由大是厭惡。
他實在厭倦戰陣廝殺,轉念一想,三川郡中必有魔道中人出沒,倒是能助他祭煉玄牝珠,忖道:“等平定了鐵山侯,我便辭官歸隱,離開寧王府,再也不回來!”
匆匆出關,檢點兵馬之時,偶然得知康氏已死,心頭恍然:“原來康氏已死,寧王定然懷疑是我雇兇殺人,才有此舉!寧王此人刻薄寡恩,就算我前身未死,在他眼中,也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
寧霄對寧王根本無有絲毫感情,若非看在眾多魔道“道友”的份上,根本懶得聽其號令,若是寧王敢對他不利,只會毫無意義揮劍斬之。
這一次寧王連面都沒露,倒是曹望趕來踐行,二人詳談一番,寧霄見這位郡守大人一片拳拳愛民之心,微微感動,問道:“鐵山侯反叛,十有七八是因魏帝昏庸,就算平了鐵山侯,遲早還會有銅山侯、金山侯反叛,根本之計,在于廢帝重立,換個明君,如此魏國方得太平!”
曹望面色一變,低聲苦笑道:“我又何嘗不知此理?不過大丈夫生于世,君不正則諫之,豈可起廢帝之心?”
寧霄道:“曹大人太過迂腐了些,乃是書生意氣!”
曹望暗暗膽寒,強笑道:“世子有此心,寧王知否?”
寧霄淡淡說道:“我本方外之人,因緣來此,緣盡則去!曹大人,寧王此人刻薄寡恩,不可信任,魏帝更是如此,只怕鐵山侯平定之時,便是兔死狗烹之日!大人切要小心!”
曹望送寧霄上馬而去,擦了擦冷汗,忖道:“寧霄此人修為蓋世,又有經世濟民之心,可惜是個無父無君之輩,連其父寧王都要編排,哎!”搖頭而去。
龐爽知道寧霄領兵而去,暗想:“他若真有煉化魔道真氣的法子,此去三川郡必定道行再漲,那時便可下手!”
寧霄率領一萬精兵,突入三川郡中,寧王還另遣一位霍山將軍帶了兩萬精兵,二者成犄角之勢,在三川郡中往來沖蕩,誅殺叛軍。
寧霄神思清明,漸漸掌握用兵之道,何況他陣前誅殺吳敬與馬騫二人,聲勢一時無兩,軍心可用,率領麾下精兵一路勢如破竹,連克數座重鎮,寧王又發來軍令,命他與霍山合兵一處,攻打望山城。
望山城乃三川郡首府所在,亦是最為要沖之地,只要攻下,可將鐵山侯叛軍勢力趕出三川郡,如此次第收復失地,蠶食鐵山侯勢力范圍,早晚逼得其不得不親身決戰。
寧王動作極快,就在寧霄與霍山合兵三日之后,親率大軍趕至,如此一來,魏軍共有十三萬之多,望山城中叛軍也不過十余萬,皆是士氣低迷。
寧王在帥帳之中召見寧霄、霍山二人,問道:“如今圍困望山城,兩位有何破城之策?”
寧霄不答,霍山急于立功,說道:“圍城之計,莫如一鼓而下,我軍士氣正宏,當日夜攻打,定可一舉破城!”
寧王見寧霄不答,心頭有氣,便不再問,說道:“好!霍山,我與你五萬兵馬,由你主持,立刻攻城!”
霍山大喜,領命而去。
寧霄出了大帳,回至自家帳中,一眾兵將圍了上來,紛紛問道:“將軍,我等何時攻城?”
寧霄淡淡道:“寧王已命霍山為主將,攻打城池,不必我等出手了!”
眾將大是不滿,叫道:“這等立功的大好良機,怎可拱手讓人?”
寧霄道:“圍城攻城,必然慘烈,望山城中無數百姓,要死傷無數,區區軍功,何足道哉!”
眾將一時無言,出賬之后,議論紛紛,皆道:“寧將軍糊涂了,我等將兵,唯有沙場建功方能封妻蔭子,豈能在意區區百姓?”
“不錯!錯失攻打望山城之功,我等要熬到什么時候才有建樹?”
“不必管寧霄了,還是我等自去罷,親身攻城,乃是大帥所望,必不會見怪!”
當下國有數將帶領所部數千人投入霍山軍中,一同攻打城池。
霍山聞聽,冷笑道;“寧霄仗著是寧王之子,故作清高,連破城大功都讓給本將軍,我豈能辜負他的好意?來呀,傳令下去,城破之日,屠城三日!”
眾軍無不歡呼,高呼酣戰,架起座座云梯,奮勇攻城。
寧霄聽得此事,搖頭道:“如此暴虐嗜殺,不配為人!”將所部將士喚來,暗暗備戰。
望山城中鎮守大將用兵平平,遠及不上馬騫,聽聞馬騫已死,早就心膽皆喪,霍山攻城未及一日,立刻休書一封,遣人送至寧王手中,言道愿獻城池,以保闔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