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紐約客....作家?
- 1980美利堅文豪之路
- 不愛吃魚兒的貓
- 2098字
- 2024-05-25 00:02:00
珍妮的到來,確實讓霍安很意外。
他知道自己的地址不稀奇,畢竟合同上已經(jīng)標注了,奇怪的是她為什么登門。
“咖啡,還是水?”霍安將珍妮請進門,又瞅了眼門口站著的兩個保鏢,還是沒有把門關(guān)上。
“冰水就行。”
走進來的珍妮原以為房間會很亂,作為電視臺的主持人,曾經(jīng)也采訪過一些名人作家的住所。
尤其是單身或者獨居的作家。
雖然提前被刻意打掃過,但有些臟亂的痕跡還是能看出來的。
所以在敲門之前,基本不對霍安的屋子抱有太大的幻想。
甚至想過如果太臟亂就不打算進去了。
但當霍安錯開身子請她進來時,讓珍妮眼前一亮。
房間不大,估摸著還沒她在曼哈頓公寓主臥大。
也很舊,無論是那臺老舊的電視機,還是那張中間凹下去的沙發(fā),亦或者是廚房里那臺發(fā)出沉重電機聲的冰箱,都顯得有些年份。
但卻都很干凈,也很整潔。
大概唯一凌亂的地方就是陽臺邊那張堆滿書籍和紙張的書桌吧。
“抱歉,有點亂。”
霍安拿著一杯冰水走到書桌前的珍妮身邊。
珍妮接過冰水,輕抿了一口:“你女朋友上班去了?”
霍安蹙眉疑惑道:“為什么這么問?”
珍妮癟了癟嘴角,眼神示意著周圍。
她想不出會有男人把房間整理的這么干凈和整潔,哪怕是地板也拖得一塵不染。
霍安很快明白珍妮的意思,無奈道:“Come on!為什么就不能是我,而且我不覺得有了女朋友就一定會很干凈。”
事實證明女人邋遢起來,一點兒不遜色男人。
尤其是美利堅這邊的人,很多生活上的習慣,讓霍安極其看不過眼。
比如,穿著鞋子踩在沙發(fā)上,無論身上衣服干凈與否,直接往床上一躺。
臟衣服和襪子之類的喜歡堆積到一起一股腦全塞進洗衣機。
這對有著輕微潔癖的霍安來說,是真的無法忍受。
“是嗎?”珍妮眼底閃過一抹狡黠,她朝著霍安微微靠去,調(diào)笑道:“那格蕾絲是你什么?”
“這跟伊莉莎有什么關(guān)系。”
看著近在咫尺的臉蛋兒,霍安毫不客氣的打量著。
與伊莉莎成熟知性不同,珍妮有著一張西方女人特有的立體五官。
額骨略高,鼻尖有些翹挺,鵝蛋臉型,讓整張臉看起來略顯可愛。
當霍安目光不知覺的落在那件寬松的白色T恤衣領(lǐng)下時,再也移不開視線了。
“比格蕾絲的大嗎?”一個肆虐的聲音穿過耳邊。
霍安很自然的應(yīng)道:“大。”
隨后眨了下眼回過神,直接搖趕緊否認道:“啊,不是,我的意思是,我剛剛...”
“咯咯咯~”
珍妮眼角彎成月牙,捂著嘴大聲鈴笑間向后一退,牽動著T恤衫上印著那只橘貓也跟著扭動著肥胖的身軀。
“你跟她滾到一起?”
“這....珍妮...”
“那就是咯~”
霍安嘴角露出苦笑:“珍妮,難道你今天過來就是為了打聽這個?”
“為什么不呢?”珍妮嬉笑一聲,斜靠在桌邊的她拿起散亂在桌上的一份手稿,隨口道:“不過也有一點小事。”
珍妮沖著門口喊了聲,一個白人保鏢應(yīng)聲拎著一份文件袋走了進來。
霍安接過接過之后,沒有急著拆開,而是疑惑的看向珍妮。
珍妮邊看著手稿邊解釋道:“《紐約客》原本是打算寄過來的,今天我剛好路過這里,就順便替你帶過來了。”
“難怪呢。”霍安嘀咕一聲,自顧自拆開文件袋。
他之前還在納悶,為什么刊登的樣刊沒有郵寄過來,也沒有電話,原來一直都是壓著。
至于稿費為什么沒有,這個霍安能理解。
之前是因為伊莉莎的緣故,才提前給了。
也有可能是為了合作。
正常情況下,稿費是有延期的,時間說是一個月,其實很多時候要等到三個月左右。
“這是最新寫的?”珍妮不知什么時候坐在了書桌上,她抬起頭好奇的揮動著手中的一頁初稿。
霍安放下雜志樣刊:“是的。”
“偵探類型?寫的不錯,比上一個有意思多了,最起碼不枯燥。”
“謝謝!”
“實話實說而已。”
珍妮放下手稿,雙手向后撐著的她,晃動著潔白光嫩的腿。
“還是準備放在《紐約客》?”她問道。
“別的家也不會搭理我。”霍安還沒盲信到一部《魔力麥克》就可以讓自己出圈。
“Why???”珍妮愣了愣眼眸不解道:“你為什么會有這樣想?”
“難道不是嗎?”
“謝特!”珍妮直起腰,從桌上跳下來,指了指《紐約客》的樣刊:“這是什么?這是紐約客?”
“難道你不知道在《紐約客》上發(fā)表作品的意義?.”
意義???這回輪到霍安愣住了,記憶在翻卷,腦海中好像在哪里見過這樣一句話。
“紐約客....作家?”他不確定問道。
珍妮露出嫌棄的眼神,拿起水杯喝了一口:“現(xiàn)在還不是,不過,哪怕只是發(fā)表了一篇小說,這對你這種新人來講,也是極為重要的履歷。”
全美除去《時代周刊》《國家地理》《新聞周刊》三家頂級雜志,其后就是《紐約客》最為出名。
很多作家都以自己作品能刊登到《紐約客》為榮。
甚至那些經(jīng)常發(fā)表作品在《紐約客》上的作家,都以“紐約客作家”自居。
霍安雖然只是剛出道,還不是紐約客常駐作家。
但并非代表著他還是那個泛泛之輩。
一個新人首部作品就能在紐約客上一炮而紅,其意義本身就不同凡響。
“也就是說....”霍安聽完之后,臉上的笑容再也抑不住。
珍妮走上前,探出手摸著霍安那張俊朗的臉頰:“沒錯,小牛仔,你火了。”
“謝謝。”
沉浸在喜悅中的霍安沒太在意珍妮的舉措。
他之前還在為新小說是一部長篇故事而煩惱,想著《紐約客》不一定會同意刊登。
現(xiàn)在不同了,經(jīng)過珍妮這么一點撥,之前困擾在自己眼前的迷霧,瞬間被吹散了。
看著沉浸在自我喜悅中的霍安,珍妮的手指不自覺劃過他的嘴唇:“就一句謝謝??”
嘴唇上冰涼的觸感讓霍安一怔,鼻息間游蕩著淡淡的香水味,讓他心神不自禁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