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胡服騎射
- 吞秦!
- 賤宗真傳
- 2557字
- 2024-05-24 17:16:45
初春的邯鄲城,恰似一位沉睡的巨人,安靜的矗立在冰冷的大地上,寒冷的空氣像輕紗般彌漫,給高聳的宮殿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走在青石板鋪成的路上,趙章看著周圍巍峨的建筑,心里面流淌過關于這座城池的記憶。
邯鄲城,位于漳水北岸,因地處邯山盡頭從而得名邯鄲城。
早在晉定公十二年,趙氏還是晉國正卿時,先祖趙簡子就已將邯鄲納入趙氏的勢力范圍,此后,邯鄲便一直是趙氏的世襲領地。
到趙敬侯元年,趙國將都城自中牟遷徙到邯鄲,邯鄲開始作為趙國的都城,到現在已經80年了,期間數歷戰火,可謂天下名城。
邯鄲城由宮城趙王城和郭城大北城組成。
大北城,是邯鄲百姓們生活的地方,是居民區、手工業和商業區。
西南方向相隔數十米就是趙王城。
趙王城由三座呈品字形分布的小城組成:
北城是后宮,住著王后、各嬪妃及未及冠的公子、王女們;
東城是趙王點將閱兵的校場,駐扎著士卒,負責保衛宮城的安全;
西城則有趙王宮、太子宮及各官署衙門,是趙王及百官們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
此次的朝會也正是在西城的趙王宮中舉行。
“對了,最近幾天王宮里沒出什么大事吧?”
這時趙章回頭對身后的趙寬問道。
趙寬低頭想了想,回答道:“王宮里倒是沒有,不過大北城那邊有不少消息傳過來。”
“大北城?大北城里能出什么事?”
“還不是聽說王上要讓全國的庶民都改穿胡人的衣服,現在滿城的人都在議論這件事呢!”
“哦,這件事啊。”
“嗯?這件事全城都知道了?”
趙章先是恍然道,但緊接著卻皺起了眉頭,連忙問道。
“對啊,城里都傳遍了,怎么了嗎?殿下?!?
趙寬見趙章這么關心這件事,有些摸不著頭腦。
“仔細說給我聽聽。”趙章沉聲說道。
趙寬不明所以,但還是老實的說了起來。
原來關于王上準備讓群臣和士卒都改穿胡人的衣服,并且學習胡人進行騎射這件事,幾天前就已經在大北城中傳的沸沸揚揚了,尤其是對于改穿胡服這件事,百姓們更是議論紛紛。
特別是在聽說王上有意在全國推行這條政令,讓所有的庶民都改穿胡人的衣服后,可謂是引起了軒然大波,紛紛托人打聽這件事情的真偽,哪怕趙希這種很少出東宮的人,都對這個情況有所耳聞。
聽著趙寬的話,趙章的眉頭卻是皺的更深了。
雖然這件事在半個月之前就從宮中傳出了消息,前些天趙王更是在信都的信宮中連開五天的大朝會,就為討論這件事,他的原身也正是因為聽說了這件事才跑去嘗試騎射,結果導致自己墜下馬來,昏迷了整整兩天才醒過來,他也正是在那時穿越過來的。
并且正因為此,前幾天信宮召開朝會的時候他才被特許留在了邯鄲,將養身體。
可即便如此,這件事也應該只限于朝堂之上才對啊,怎么會傳到大北城里去的。
要知道,實行胡服騎射這件事雖然不算絕密,可現階段能知道這件事的不是朝中重臣,就是宗室貴族,別說他們本人了,就是府里的下人無意間聽到了什么,也不敢多嘴往外亂說的,可現在竟然已經傳的滿城風雨了。
「而且,這件事也傳的有點太快了吧!」趙章思忖著。
不但如此,還說要讓全國的庶民都要改穿胡服,這更是無稽之談了,連捕風捉影都算不上,雖然城中也有一些百姓因為干農活方便會穿胡服,可誰會在這個時候做這種事?畢竟八字還沒一瞥的事情,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嘛。
「嘖,看來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瀾,想要把事情鬧大,從中渾水摸魚?。 ?
趙章也是暗暗咋舌,這事往小了說是散播謠言,往大了說可就是逼宮了,那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誰這么大膽子,敢這么干。
「是成叔公嗎?他不但是反對父王改革的領頭人物,又是父王的叔叔,可為什么呢?」
想到這趙章也是連連搖頭。
「想不明白,算了,管他呢,先到朝會上看看情況再說吧,現在瞎猜也猜不出個所以然來」
趙章嘆了口氣,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
趙王宮位于西城正北方向的龍臺之上,而趙章所在的太子宮則位于西城的東南角,兩者相隔約三四里,趙章不過小半個時辰便走到了趙王宮前。
只見趙王宮聳立的墻上繪制了彩繪,屋檐上有雀獸飾物,似鳳凰要展翅高飛;正殿屋柱摩接上天,紅似火燒,裝飾的龍型雕刻和繪畫蜿蜒于橋梁之上,當真是雕梁畫棟,氣勢磅礴。
此時趙王宮門前早已站滿了來此參加朝會的文武百官,排成整齊的四列,約粗略一估,竟有接近百人。
“太子殿下!”
見到趙章到來,一眾官員紛紛躬身行禮向趙章問好。
趙章也都微笑著還禮,并漸漸走到了隊列的前方,看向右列的首位,發現叔公趙成竟然不在朝列之中,略微思忖心中便是了然,這是趙成叔公在對變法表示反對??!于是向著領頭的趙文微笑著躬身揖禮道。
“族叔。”
“太子殿下?!壁w文還禮道。
接著趙章就轉頭向位于左列首位的肥義和樓緩問好。
“肥大人,樓大夫。”
“太子殿下?!?
肥義和樓緩也是連忙回應道。
肥義是趙王的父親趙肅侯臨死前指派的兩位托孤重臣之一,而另一位就是叔公趙成了。
肥義,官任內史,掌管趙國的財政大權,又是肥人的后裔,屬于胡人的一支,因此在趙國的胡人中威望極高;
而叔公趙成不但是先王的弟弟,當今趙王的叔叔,更是官拜國尉,執掌趙國軍政,因此趙國的宗室貴族,都以他為首。
兩人一內一外,將趙國治理的井井有條,可以說正是因為兩人的親密合作,才使得趙國這個華夷混雜的國家在這些年里能夠穩定發展。
至于樓緩,同樣有胡人血脈,也是趙王的親信大臣。
趙章說罷便回身站在了隊列的最右邊,等待上朝。
不一會兒卯時便到了,在宦官的帶領下,眾人進入到王宮之中,前方的臺階上放著一張幾案,那是趙王的坐位。
待眾人站定,一道人影便從后殿走出,站在了幾案之后。
只見那人三十多歲,相貌硬朗,頷下三寸短須,讓他顯得越發英武,身著一席紅藍相間的深衣,上面繡著金色的紋路,光是站在那里便自有一股淵渟岳峙的氣度,來人正是當今趙王,趙雍。
“臣等拜見大王!”
“眾愛卿免禮!”
“謝大王!”
群臣們都對趙王一齊躬身作揖禮,趙王同樣還禮,然后便坐了下來,百官們則是起身站定。
趙王環視一圈,繼而說道:“諸位愛卿,我趙氏先祖趁時世之變,依靠漳水和釜水的天險建立起長城,又奪取了藺城、郭狼,并在荏地打敗了林胡人,才得以立足于南方,成為君長?!?
趙王說罷,稍稍停頓,然后神情嚴肅地說道:“可是功業尚未完成,如今中山國在我們腹心,北面是燕國和東胡,東面是齊國,西面有林胡、樓煩,又是秦國和韓國的邊界。值此大爭之世,若無強軍衛國,則社稷存亡,只在旦夕。”
接著趙王微瞇雙眼,眼神逼人地看著臺下一眾大臣,語氣卻平淡地繼續說道:“因而寡人欲效仿胡人,著胡服,行騎射,以成強軍,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