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熟的妖蟲不能拿來驅(qū)使,要這綠液又有何用?
無非是在創(chuàng)造一些野生的妖獸罷了!
辛辛苦苦做了這么長時間的試驗,卻得出這么一個雞肋的結(jié)論,陸劍川郁悶得快要吐血,恨不得把這靈鼎砸了。
好在他修仙以后,成熟了許多,在空無一人的地方大吼幾聲,發(fā)泄一番,很快就冷靜下來。
“這靈鼎專門賜下了驅(qū)蟲之術(shù),豈會授給自己這么一個雞肋的功效?不對!一定是自己遺漏了什么!”
這么一想后,陸劍川馬上振作起來,又拿出了當初專研通寶訣的那種拼命勁頭,開始回顧自己試驗以來的所有過程。
他想看一看,是不是自己的試驗計劃有缺陷,或者不夠完善,才導致最終的結(jié)論出現(xiàn)了偏差。
結(jié)果,這么一番細細梳理后,果然讓他發(fā)現(xiàn)了一處遺漏點。
他在制定試驗計劃時,為了讓樣本具有普遍性,特地搜遍了附近山中能找到的所有蛇蟲蟻豸。
但是,他唯獨忘了一件事!
這些蛇蟲,都是成熟體形態(tài),沒有蟲卵或者幼蟲形態(tài)!
找到這個遺漏之處,陸劍川又驚又喜,他隱隱覺得,自己好像把握住了什么,距離最真實的結(jié)論,已經(jīng)很近了!
不過,他也沒急著去驗證。
一來是各種蟲卵一般都隱藏在地底或者洞穴之中,尋找起來難度很大,二來即使耗費大量心血找到了,想要驗證的話,還需要耗費不少綠液。
這是極為不明智的!
此前他做得那些試驗,已經(jīng)耗費了七滴綠液。
看似不多,但要知道,靈鼎之內(nèi)的綠液加起來也就兩百多滴的樣子,而且這還是經(jīng)過不知多少歲月積攢下來的。
就這么再拿七滴去做相同的試驗,陸劍川可舍不得。
這每一滴綠液,都是參天地造化之物,珍貴之極,日后他們陸家想要發(fā)展育蟲大業(yè),對綠液的需求量勢必也會巨大。
所以陸劍川覺得,既然已經(jīng)驗證過了綠液的有效性和藥力,那么完全沒有必要再重復進行一遍試驗。
至于想驗證蟲卵狀態(tài)催熟后的妖蟲,是否比成蟲更易于馴化,完全可以從其他地方找答案。
而能找答案的地方,自然便是那靈鼎賜下的育蟲知識了。
說起來,他當初得到傳承后,只粗略掃過一遍,后來忙著尋找催熟靈蟲之法,以及驗證綠液的效用,一直沒有時間仔細查看。
如今面臨這等棘手之事,倒是可以靜下心來認真瀏覽一番。
當然,如果到時還是找不到答案,再拿綠液做試驗也來得及。
這樣想罷,陸劍川心中大定。
隨后,他找來一些紫竹籠,將那些催熟的妖蟲一只只裝了起來。
這紫竹籠都是由百年紫竹編制而成,異常結(jié)實,這些妖蟲雖然已經(jīng)入靈,成為了妖蟲,但似乎還未正式覺醒妖法,所以暫時還破不開這紫竹籠,不用擔心它們逃出去。
這些妖蟲雖然暫時無法驅(qū)使,但畢竟都是自己的試驗品,放一段時間再觀察,說不定還能得到一些有用的結(jié)論。
做完這一切,陸劍川便盤膝而坐,一頭扎進了各種育蟲知識中,開始沒日沒夜的苦苦研究育蟲寶典中每一句話的真義。
這些育蟲知識龐大且雜亂,像是一團亂七八糟攪在一起的線團。
初學起來,根本毫無頭緒。
而且,這里面的眾多知識,明顯是需要結(jié)合實際才能搞清楚的。
陸劍川一沒培育過靈蟲,二沒驅(qū)使過靈蟲,所以學起來生硬晦澀,頗有嚼木頭的感覺。
好在的是,他悟性真的不錯!
即使沒有實際經(jīng)驗作為參考,僅憑著自己的一點猜測和靈光一閃的明悟,倒也勉強理解了不少東西,算是初步入了門道。
而凡事只要入了門,那么一切就變得容易了許多。
果然,已經(jīng)有了些許頭緒的陸劍川,接下來參悟的過程,就順暢了許多,原本對他來說雜亂無章,無從下手的知識,也變得清晰了許多。
而他也借此,快速地將腦海中的育蟲知識,分門別類的區(qū)分開來,并將其整理成一冊冊。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雖然整個過程中,陸劍川并未直接學會什么,但他等同于將所有的知識分好了類別,日后自己需要什么,便可以直接到相應的類別中去尋找,速度不知快了多少。
做完這一切后,陸劍川微微放松了一下腦子,然后再一次扎入知識的海洋之中。
這一次,他就不再像是無頭蒼蠅亂撞了,直奔自己想要的知識而去。
果然,很快他就在一本名為《靈蟲認主》的秘籍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所謂的靈蟲認主,指的是修仙者如何和靈蟲達成認主儀式,讓靈蟲認自己為主的過程。
這一過程不但是修習驅(qū)蟲之術(shù)的第一步,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步。
如果沒有靈蟲認主的過程,想要驅(qū)使靈蟲,讓其為自己所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修仙界最常用的認主儀式,便是控神之法。
這控神之法其實也很簡單,首先需要畫下控神法陣,然后將靈蟲投入法陣之中,再滴入自身精血,通過法陣運轉(zhuǎn)之力,將精血融入靈蟲精魂之中。
至此,靈蟲精魂之中便會留下了驅(qū)使者的獨有氣息,建立起一道玄之又玄的神秘聯(lián)系,日后隨著靈蟲成長,便會逐漸認其為主。
這之后,驅(qū)使者再對其進行不斷地調(diào)教和訓練,靈蟲便會慢慢聽懂驅(qū)使者的獨有命令和指揮,最終為驅(qū)使者所支配進行戰(zhàn)斗。
這便是整個驅(qū)蟲術(shù)的內(nèi)容。
當然,在這認主儀式上,也著重強調(diào)了一點,靈蟲的形態(tài)越處于萌芽階段,認主儀式的成功率就越大,而隨著靈蟲逐漸趨于成熟,覺醒自己的天性,那么進行認主儀式時,失敗的幾率就越大。
而最佳的進行認主儀式的階段,是蟲卵形態(tài)。
這個時候的靈蟲,完全處于萌生階段,沒有絲毫自主意識,這個時候在它們精魂之中種下精血,待其孵化后,會天然地和精血主人親昵,而且除了認主成功率高這個好處外,調(diào)教起來也是十分容易。
因為這個時候的靈蟲還沒有誕生野性,對于主人的命令會天然的服從,也更方便日后進行更高等級的訓練和調(diào)教。
所以,在修仙界中,無論是御獸還是驅(qū)蟲,在一開始時,都會拿蟲卵或者幼獸這個階段的蟲獸,進行認主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