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明年此日青云去
- 重生大漢:替穿越者前輩收尾!
- 宵小曉笑
- 2125字
- 2024-05-19 09:00:00
“三位公子皆是人中龍鳳,做這描寫女子的詩詞,未免也有些為難三位公子了。”林婉清對三人說道,隔著兩層紗簾,看不清面容。
只聽她接著說道:“李公子與方公子今科新中舉人,剻公子也是得了刺史大人的青眼,前途不可限量,就請諸位,作詞一首,以此明志!”
話音一落,三人立馬陷入沉思,臺下眾人也各自思考起來。與作詩不同,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想作出一篇上好的詞來,難度頗高。
方援、剻飛兩人都在低著頭,眉頭緊鎖著暗自沉思,時不時拿起筆,又放了下去,應該是沒有必勝的把握,畢竟離美人只有兩道紗簾之隔,但今夜的勝者只有一個,必須十分謹慎。
李安也沒有再等待二人,不再浪費時間,拿起筆,一揮而就,不到片刻,就直接遞給小桃。
小桃接過詩稿,低頭看了一眼后,用看怪物的眼神瞄了幾下李安,快步走到林婉清身旁,她接過詩稿,靜靜的看著。
一旁的方援與剻飛兩人見李安這么快交卷,也急了幾分,可無論做什么事情,就是這樣,越急越做不出來。
臺上陷入了一片寂靜,受此影響,臺下的看客也放輕了動靜,一時間,往日徹夜喧鬧的天香樓竟安靜了下來。
過了一會,林婉清看完李安的詩稿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震驚,直接小聲的念了出來: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林婉清的聲音雖小,但依舊傳入在場眾人的耳中,剻飛聞言,手中握著的筆都顫抖了起來。
一旁的方援,更是直接把筆往書桌上一扣,長長的呼出一口氣,接著又笑著搖了搖頭,直接起身對李安說道:
“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理,李兄今晚相必另有佳人相伴,就恕在下先行告辭了!”
說罷,不待李安回話,就拿過身邊的一杯酒,一飲而盡,轉身直接出了天香樓。
林婉清微微頷首,示意小桃將李安的詩稿展示給眾人。眾人傳閱之后,更是對李安的才華贊不絕口。
“是在下著像了”有看好剻飛的人開口道,“我原以為李解元長的一表人才,是金玉其外,內里其實不過耳耳,畢竟李家給貢院捐了不知道多少錢,現在看來,解元實至名歸!”
“李解元風流倜儻,文采非凡,只有這等男子才配得上林大家!”
林婉清也開口道:“今日有幸得見李公子之詩,方知小女子往日所做,具是落了下乘”
此時,李安站起身來,向林婉清拱手作揖,“多謝小姐夸獎,今日能與小姐這般才情之人相遇,實乃安某之幸。”
一旁的剻飛,看著李安與林婉清兩人言笑晏晏,險些把自己的牙都咬碎了!但也無可奈何,畢竟李安此詩一出,直接連下筆的勇氣的沒有了。
站起身來,深深的看了林婉清一眼,不甘的說道:“林姑娘,在下身負刺史大人交代的要事改日再會!”
話音一落,雙眼不舍的從林婉清身上移開,又狠狠的剮了一眼李安,恨不得立馬將他生吃活剝了。
畢竟剻飛今天原本只是來天香樓放松一下,突然聽聞自己仰慕已久的女神,還在今天出閣,一時沖動,結果既沒有抱得美人歸,又得罪了未婚妻。
料想以蔡家的蠻橫,恐怕還會再生事端,眼下也只能另作計較。就見剻飛拂袖而去。
這邊,在三樓默默關注形勢的蔡鉞,見自己的未來姐夫在李安身上栽了這么大的一個跟頭,心里痛快急了,今日看他這么吃癟,竟然比自己贏了還要感動高興。
暗道:“吃著碗里的,還要看著鍋里的,這下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看我回去之后,怎么在父親、母親和阿姊面前詆毀你,得罪了我們蔡家,你們剻家不出點血可不行!”
這邊的李安,見剻飛就這樣干脆的認輸了,也不由得暗嘆道:“不愧是出身百年世家的嫡子,就這份隱忍的功力,自己拍馬都趕不上!異位處之的話,恐怕今日天香樓,兩人立馬就要血濺當場,拼個你死我活了!”
這邊的林婉清,見兩位競爭對手都走了,心里也緊張了起來,直接對著李安微福一禮,下臺往后院去了。
眼下唯一的三個競爭者中,有兩個已經認輸離去,這場早已注定結果的考核也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必要了,李安直接成為了勝者。
別人不知道的是,林婉清做為這次比賽的評委,根本沒得選,只有李安參加,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會是他。
臺下默默關注的麋媽媽也松了口氣,如果第三輪還沒有分出勝負,自己就要上臺當惡人,直接滿天要價,把文會變成拼錢。
這樣做雖然可以百分之百確保李安勝出,但天香樓多年經營的名聲也就毀了,眼下李安憑借自己的能力,讓所有人無話可說,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恭喜李公子,成為今夜唯一的勝者,請公子隨我移駕后院。”小桃笑著對李安說道。
李安聞言,心中一片火熱,雖然還沒有看清林婉清面紗下的俏臉,但她做為這天香樓的頭牌,肯定不比后世的女明星差。
“既然林大家相邀,在下自當遵從,諸位,李某去也!”說罷,李安整理了一下衣衫,在一眾看客羨慕中帶著嫉妒的目送下,跟著小桃往后院走去。
……
……
隨著時間的發酵,天香樓的這次比試也逐漸流傳開來,雖然因為宵禁的緣故,暫時被限制在教坊之中,但今夜一過,李解元的才名就將隨著這兩首詩詞,傳遍整個荊州!
同時也打破了一些落榜士子的質疑。李衡在州試前給貢院捐了不少錢,在有心人的推動下,有不少士子懷疑起了這次州試的公正性。
鄭副山長,做為鹿門山院的實際管理者,在整個大漢文壇都有其一席之地,這么多年,無論為公還是私德都無可指責。
因此所有的矛頭直指只是區區舉人出身的孫學政,李安在不經意間,幫了他一把,也幫了自己一把!畢竟只要物議一起,為平眾怒,李安是不是真的舞弊也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