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條件
- 我劉和,再續炎漢
- 泡面干吃
- 2550字
- 2024-05-23 18:44:48
“蘇仆延,你比我更清楚,你們烏桓人向來看似渾然一體,實則三部各有心思,丘力居已死,你和蹋頓、烏延心中未必沒有覬覦那大單于的位子!”
劉和說道:“不過你應該也清楚,相比與烏延和你,蹋頓身為丘力居的侄子,想必成為大單于的機會更大一些!”
“劉和!休要挑撥我烏桓三部的情誼!”蘇仆延大喝道。
“挑撥?”劉和冷笑道,“你烏桓三部的齟齬還需要我來挑撥么?丘力居死了,單于的位子理當由他的兒子樓班來坐,但樓班如今不過十來歲,你和蹋頓、烏延,哪個會真正將他放在眼里?”
蘇仆延眼神閃爍,沉默不語,劉和將事實擺在他面前,他不得不去面對。
“你說的不錯!蹋頓是丘力居的侄子,與樓班感情親密,即便是樓班繼任大單于,他蹋頓也會凌駕在我和烏延之上!”
“這便是你真正想說的話吧?”
劉和說道:“你在這攔住我,質問丘力居的死因只不過是個托辭,你真正的目的應該是想獲得我,或者說是獲得我父親的支持吧?”
“哈哈哈!”蘇仆延突然笑了起來。
“不錯!年輕的遼東太守,你很聰明,我的確是想獲得州牧大人的支持!不過——”
他話音一轉:“你父親劉虞如今也重病在身,也許就要步丘力居的后塵——嗯?”
蘇仆延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寶劍出鞘的鏗鳴聲打斷,只見劉和利劍在手,直指著他。
“蘇仆延,我父親雖然病重,可還沒到那一步,你說話最好注意點,否則我的寶劍殺人可不沾血!”
蘇仆延呼吸沉重了幾分:“好!那咱們來談條件吧,年輕的太守!”
“先說你遇到的難題吧,你想成為大單于?”
“不錯!”
“可是丘力居的兒子樓班還活著,無論是你、蹋頓還是烏延都無法坐上大單于的位子!”
“這一點不足為慮!”蘇仆延說道,“草原兒郎向來信奉強者,只要我能讓各部兒郎都看到我的強大,他們會奉我為大單于的!如今的問題是,蹋頓的遼西部實力在我與烏延之上!”
“你要我怎么幫你?你又能給我提供什么?”劉和問道。
“殺了蹋頓!”蘇仆延說道。
“我知道你們需要戰馬,你的父親在上谷開互市,便是想要從我大烏桓和鮮卑人的手中換取戰馬!你若能夠幫助我成為烏桓單于,我們烏桓駿馬可以便宜賣給你們!”
劉和嗤笑一聲:“就這?我們的確需要戰馬,可是要我幫你成為大單于,你能給我的東西值不了這個價!你如果只想拿這些蠅頭小利來搪塞我,大可不必再來找我!”
蘇仆延絲毫沒有意外:“那你開個價吧,年輕的太守。”
“我要戰馬一萬匹,還要征召兩萬烏桓騎兵為我作戰!”劉和說道。
“這不可能!”蘇仆延說道,“一萬匹戰馬若是由互市賣出,能夠給我的族人帶來大量利潤!而我大烏桓騎兵也不可能為你賣命!”
“前年張溫征涼州,你們烏桓便出了數千精騎!”
“那不一樣,你們漢朝說好給我們糧餉,可是最終沒有兌現,因此我烏桓兒郎將不再接受你們的差遣!”蘇仆延說道。
“可是丘力居單于在的時候派了數千烏桓騎兵到我父親麾下效力!你若是想讓我幫你,這便是代價!”劉和說道,他堅持自己的條件不肯讓步,并且認為自己的條件一定會被蘇仆延接受,因為成為大單于的誘惑實在太大!
“一萬匹戰馬可以給你,但我大烏桓的騎兵我只能給你一萬!要知道草原上可不止我們烏桓人,我們還要面對強大的鮮卑人,若是把騎兵抽調給你們太多,我們便無法和鮮卑人在草原上作戰!”
蘇仆延開出了自己最后的價碼,草原上如今鮮卑人逐漸壯大,已經取代了匈奴的霸主地位。
與漢朝四百年的斗爭中,強大的匈奴帝國被打的一分為二,一部分西遷到了中亞、歐洲,被西方稱為上帝之鞭,另一部分南下歸附于漢庭。
草原就像是一個養蠱的蠱池,總是會有強大的部族崛起,過去是匈奴,如今是鮮卑。
烏桓人比起鮮卑而言還是弱小的多。
“好,成交!”劉和毫不遲疑的答應了蘇仆延,一萬烏桓騎兵已經是一股很強大的戰力了!
“一個月后,烏桓三部將聚會恭請新的大單于即位,到時候我、蹋頓、烏延都會在場!”蘇仆延說道,他只說了這么一句,劉和便心領神會。
“到時候我會配合!”
兩人達成了交易,劉和帶著人繼續往薊縣而去。
從昌黎一路往西,穿過了遼西走廊,帶著一千名兵甲齊備的騎兵,倒是沒有人敢上來找茬。
中途遇上了公孫瓚的一名斥候,隔的遠遠的觀望著劉和等人,趙云張弓搭箭,羽箭在天空劃過一道弧線,穩穩的一名斥候身旁的樹上,箭羽不停的顫抖著。
那斥候慌不擇路,騎著馬趕緊離開了。
小插曲過后,劉和快馬加鞭趕到了薊縣。
與兩個多月前到達薊縣時相比,如今的薊縣顯得寂靜了不少,往日里的許多小攤販都不見了蹤影,城內一片死氣沉沉。
劉和讓趙云去將騎兵安置好,自己帶著典韋、周倉徑直去了州牧府。
早有人將劉和回到薊縣的消息傳到了州牧府,劉和剛到門口,便看到有人在門口候著了。
“鮮于從事!”
劉和一眼便認出那人正是鮮于輔。
“公子!”鮮于輔神色中帶著些焦慮。
“州牧如今病重,還望公子能夠主持大局!”
“可有讓醫官診治?我還有一事不解,我父病重,為何這薊縣也凋敝了不少?”劉和下了馬,一邊往州牧府里走,一邊問鮮于輔。
“公子你有所不知,這城中病倒的不止州牧一人,自從烏桓單于丘力居來過后,城中便接二連三有人病逝,前日盧子干來看望過州牧之后,竟然也病倒了,而且其病癥比州牧更為嚴重!”
劉和的腳步停了下來,心中大感不妙。
先前與蘇仆延交談時他便隱隱有些猜測,只是未知薊縣這邊的情況,不好妄加猜測,此時聽鮮于輔這么一說,心中的某個想法愈加強烈了。
“讓人去查,這段時間城中患病者之間是否有過聯系,還有,讓人準備布匹,裁剪成三層,縫在一起作成口罩!”
劉和說著,隨手扯起一塊布,撕開作成一個口罩的模樣。
“派人照著這個樣子大量制作出來,下令城中所有人出行必須間隔三尺以上,且務必佩帶此物,如有不從,即下入獄中!”
“公子,為何要如此?莫非公子知曉這是什么病癥?”鮮于輔不解道。
“這可不是一般病癥,此乃大疫,恐殃及全城乃至整個幽州!”劉和表情凝重地道,他還說的比較保守,如果真的是大型傳染病,別說幽州,甚至大漢十三州都可能被波及。
鮮于輔聞言臉色大變,古人對疫這個詞格外敏感。
《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疫,民皆疾也。
但凡是人大規模的罹患相似的病癥,都可以叫做疫,在古代落后的醫療條件下,人們很難與大規模的疫情相對抗,因此一旦發生疫情,所造成的死亡都是十分巨大的。
疫情與天災、戰爭是古代人口減少的重要原因。
劉熙在他的著作《釋名·釋天》中說:“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
古人把疫情造成的大量死亡歸結于有疫鬼在驅使瘟疫,可以反映出古人在面對疫情時候的無助于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