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戲問使者
- 我劉和,再續(xù)炎漢
- 泡面干吃
- 2196字
- 2024-05-20 18:01:00
劉和安坐在縣衙之中,高句麗大軍在城外五里處扎營,高句麗人向城中派出使者。
使者經(jīng)過重重關(guān)卡,最終被帶到縣衙中。
使者剛到縣衙就急不可耐的問道:“你們的柳毅將軍呢?快讓他出來見本使!”
“你要見柳毅?”看樣子高句麗人還不知道柳毅已經(jīng)被打敗了。
劉和唇角勾起一抹微笑,隨即努了努嘴:“把柳毅拿過來給他看看!”
高句麗使者有些不明所以,什么叫“拿過來”,不應(yīng)該是請嗎?這難道是漢人中新的流行詞?
不過很快他就明白為什么說是“拿”了。
因為一個漢軍士兵托著一個木幾過來了,上面圓滾滾的放著一個東西,高句麗使者只看了一眼便兩腿發(fā)軟。
很明顯那是一顆人頭。
仔細(xì)的看清了面容,高句麗使者方寸大亂:“柳……柳毅?”
“他、他、他……”
“他什么啊?你不是要見他嗎?”
使者往后退去卻撞在了一個壯漢的身上,回頭一看,那是一個身穿鐵甲,身上血跡有些發(fā)黑的漢子。
高順渾身散發(fā)著血腥的殺氣,咧開嘴朝高句麗使者笑了笑。
“你們……你們殺了柳毅?”
高句麗使者看向劉和,他知道坐在上面的才是主子。
“你們不是要與我大高句麗聯(lián)手對付新任遼東太守嗎?我明白了,你們殺了柳毅,是想取代柳毅與我大高句麗合作?”
使者忽然腦補(bǔ)出了一個合理的理由。
“合作?”
劉和說道:“先前柳毅跟你們合作的條件是什么?”
“我們幫柳毅對付新來的太守劉和,而柳毅坐上太守之位后則要將玄菟郡劃給我大高句麗!”使者說道。
他又補(bǔ)充道:“柳毅是公孫度的親信,他的實力我們很清楚,但你的實力我們還不了解,如果你想取代柳毅跟我大高句麗合作,就要讓我們見識見識你們的實力!”
“我會讓你們看到我的實力的!”
劉和說道。
“不過我想知道你們這次派來的是哪位首領(lǐng),能不能代表你們高句麗?若來的是個不能做主的小官,我也沒有什么興趣跟你們合作!”
使者呵呵一笑:“這次來的是我大高句麗新大王的嫡長子拔奇!”
“拔奇,既然他是嫡長子,想來是你們高句麗的太子了?”劉和問道。
“并不是!”高句麗使者表情略顯尷尬。
“十年前新大王伯固駕崩,次子男武即位,為第九世王!”
“原來如此,看來這拔奇是爭奪王位失敗了啊!”劉和這才明白,這拔奇原來是個奪嫡失敗的“廢太子”。
“既然這樣,你怎么能代表高句麗?”
使者面帶慍色:“說了半天還不知您是哪位?我家主公與涓奴加大人率領(lǐng)六萬人西遷,正要取玄菟郡為根基,你若是能將玄菟郡劃給我家主公,我家主公便助你成為遼東太守!”
劉和沉默不語。
他目前知道的是,玄菟郡自從太守公孫域死后,便脫離了漢朝的實際掌控,目前是個什么情況就不清楚了。
但玄菟郡名義上畢竟是漢朝領(lǐng)土,自己身為漢朝宗親,怎么能眼睜睜看著玄菟郡被高句麗侵占?
他神色陰狠的笑了笑:“可是我不想把玄菟郡給你家主子!”
“難道你不想讓我家主公幫助你成為遼東太守嗎?”使者臉上一僵:“既然如此,我這就回去請我家主子撤兵,你們獨自去對抗那遼東太守劉和吧!對了,我大高句麗大軍受柳毅邀請到此,柳毅死了,一應(yīng)軍費便應(yīng)該由你們承擔(dān)!”
“我本就是朝廷任命的遼東太守,又何須你家主子相助?”
劉和站起身來,從旁邊拔出佩劍指向高句麗使者:“我不僅不想給玄菟郡,你們在城外的這一萬人,我也沒想著放走,所以這軍費你們也用不著了!”
“什么?”高句麗使者目光有些疑惑,但隨即便明白了:“你……你就是劉和?”
“不錯!”
“你竟然這么快就打敗了柳毅、陽儀?”高句麗使者瞪大了眼睛,眼神中滿是難以置信。
“屈屈柳毅、陽儀,豈是我家主公的對手!”高順在他身后道,手中環(huán)首刀已經(jīng)出鞘,上午才沾過鮮血,此時還散發(fā)著騰騰殺氣。
高句麗使者頓感不妙:“劉……劉太守,這都是一場誤會!”
他磕磕巴巴地道:“既然柳毅、陽儀已經(jīng)死了,那我大高句麗便沒有必要在此地停留了,我這就回去請我家主公撤軍,多有打擾,請別見怪!”
“來都來了,怎么能走呢!”
劉和揮揮手,示意高順將人拿下。
高順秒懂,微微頷首,手輕輕一動,環(huán)首刀便橫在了使者肩膀上。
使者面色瞬間變得蒼白,當(dāng)即跪了下去,身下傳出一股惡臭。
“別,別殺我!”
“殺你怕臟了我的刀!”
高順捂了捂鼻子,滿臉的厭惡。
劉和說道:“殺你?你還有用,我怎么舍得殺你呢?”
“只要你乖乖配合,我就不殺你!”
“好好好,只要你不殺我,讓我做什么都成!”使者如小雞啄米般連連點頭。
看著癱坐在地的高句麗使者,劉和露出邪魅的笑容。
“此時正值日入時分,等到黃昏我便扮作柳毅的手下去高句麗大營慰問,典韋你去找?guī)纵v大車,上面裝滿酒食。讓你的人將兵器藏在車內(nèi),屆時看我信號發(fā)難,子龍帶騎兵突營,敵軍大營必然大亂,文遠(yuǎn)、孝父伺機(jī)帶兵馬殺入,高句麗這一萬人可一戰(zhàn)滅之!”
劉和說道。
日入、黃昏是古代十二時辰制的說法,起源于西周時,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分別對應(yīng)了十二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因此日入即酉時,對應(yīng)后世的下午17時至19時,黃昏對應(yīng)戌時,及晚上19時-21時。
劉和戌時去往高句麗大營,那時候天色已經(jīng)昏暗,典韋等人將兵器藏于車內(nèi)更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同時張遼、高順也可以趁著夜色摸近高句麗大營,降低被發(fā)現(xiàn)的風(fēng)險。
“末將領(lǐng)命!”
計劃已定,典韋帶人下去偽裝了,因為要進(jìn)高句麗大營,因此不能著醒目的鐵甲,但典韋讓手下的五十名軍士都穿著皮甲,外面罩著白袍。
在西安平城中找了十輛大車用牛拉著,將環(huán)首刀藏在下面,上面擺著些酒壇子,用墊了許多干草,最上面擺了些肉食。
劉和讓人看著計時,剛好進(jìn)入戌時。
“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