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這天端午節,學校放假一天,一大早俞飛鴻就拉著他去超市。
“媳婦兒,買點粽子吃就行,我們在村里也不吃粽子,也就吃點雞鴨鵝蛋,最多晚上包頓餃子。”
“京城賣的粽子,都是甜粽子,我們杭州吃咸粽,我包好后你吃,保證你喜歡吃。”
趙尋撇撇嘴:“快拉倒去吧,凈整格路的。”
“走吧。”俞飛鴻笑著拉他出門。
早晨八點多,超市剛開門,老頭老太太們就像百米運動員,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超市。
今天上午超市有活動,雞蛋打特價。
他和俞飛鴻先逛海鮮區,買一斤多渤海大蝦,又買一條活鱸魚,讓店員殺一下魚,然后裝進袋里。
沒有現成的咸蛋黃,俞飛鴻買八個咸鴨蛋,又買一些豬肉,調料亂七八糟的。
最后買一個大西瓜,兩斤山竹、一斤草莓,還有四斤大棚香瓜。
現在地里香瓜還沒下來,超市賣的香瓜,都是大棚提前種的。
回到家后,她就開始忙活。
等粽子蒸好后,她裝進盤子里,讓趙尋先吃。
“鍋里煮雞蛋了,我吃一個雞蛋,就算過端午節。”
“你要愛我,就吃個肉粽。”
她又開始玩情感綁架,無奈,趙尋剝開一個粽子吃,剛開始沒啥味,吃到咸滋滋的肉餡后,他把嘴里粽子吐進垃圾桶里。
“我真吃不慣咸粽子,晚上咱倆大戰三百回合,行不?”
俞飛鴻笑了笑:“吃不慣就算了吧。”
她拿著粽子吃的津津有味。
吃過飯后,他把凍在冰箱里的西瓜切開,兩個勺子插在上面,兩個人坐在沙發上,一勺一勺挖著吃。
……
周二,下午沒啥課。
趙尋一個人去潘家園溜達,他對清朝瓷器不感冒,碰到宋元明的瓷器,他會買一件。
在這碰到兩個老頭,戴眼鏡的他不認識,臉有些黑的認識。
原來香港邵氏電影大導演李翰祥,開創港臺黃梅調電影,捧紅樂蒂、林黛她們。
后來他從臺灣返回香港,開創了香港風月片,《大軍閥》捧紅冷面笑匠許冠文。
還拍過林青霞和張艾嘉版《紅樓夢》,電影里林青霞飾演賈寶玉,張艾嘉飾演林黛玉。
后來《白娘子傳奇》找葉童演許仙,也是受到李翰祥電影影響。
這位李大導演,也是第一批香港回內地拍電影的人,當初邵氏老板邵逸夫不支持他回內地拍戲,澳門的何先生資助,他這才回內地拍了《火燒圓明園》。
這部電影讓劉曉慶紅起來,梁家輝也憑借這部電影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他獲獎時才25歲。
香港、臺灣、內地電影,都少不了李翰祥導演。
“這不是李大導演嗎?”
李翰祥見一個身材高大,戴著墨鏡小伙子,他不認識對方,問道:“你誰啊?我們認識嗎?”
“我看你最近很操勞,是不是缺錢用了,聽說你手里有幾件古家具,我這有些美元,換一筆錢后,你修養修養。”
“哦,原來是買家,報個蔓吧。”
“西北玄天一朵云,仙鶴落在野雞群。
一把紙扇乾坤段,清風明月兩相伴。”
李翰祥哈哈一笑:“原來是二掌柜的。”
“不敢當!”趙尋笑了笑:“我是哈爾濱的,在京城讀書,行話已經過時。”
剛才趙尋念這段,是軍師的行話,行里也叫翻垛子。
“既然行話已過時,敢問貴姓。”
“免貴姓趙。”
“百家姓里趙排第一,這還不夠吹的嗎?”
趙尋遞給兩老頭煙,他也點上一根。
“排第一,這是宋朝的皇帝姓趙,皇帝是皇帝,百姓是百姓,趙宋幾百年的江山,不是說沒就沒嗎。”
“姓氏沒什么高貴的,也不值得吹噓。”
離開潘家園,趙尋帶著他們兩個人去豐澤園吃飯,他是這里老主顧,服務員引著他們到包間。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趙尋開始說正事。
“李大叔,我聽別人說,您在拍《火燒圓明園》時買了一張紫檀大畫桌,這寶貝您得著,讓給我行嗎?”
后世李翰祥這張紫檀大畫桌,被馬未都放進博物館里,沒事他就出來顯擺下。
“你聽誰說的?”李翰祥問他。
“這個您甭問,我就知道這么個物件,我沒事畫個畫,寫一寫小說,能用的著,您出個價。”
“既然你喜歡,這大物件可以讓給你。”李翰祥伸出五個手指頭:“五十萬。”
“可以啊,港元和人民幣,都可以。”
李翰祥想了想,笑著說:“人民幣吧。”
“明天我取錢。”
“明天我帶你看畫桌。”李翰祥說。
……
翌日。
剛睡醒,趙尋就給銀行打電話,讓他們準備100萬現金。
他早飯都沒吃,帶著一個黑步大包出門,到銀行后,取出100萬現金。
隨后打電話聯系李翰祥。
“團結湖這里,你到我去接你。”
趙尋又給陳建斌打個電話,讓他找一輛貨車,過來運家具。
李翰祥把他收藏的瓷器、家具、玉石都規規整整放起來,趙尋看到紫檀雕螭龍紋大畫桌后,笑著點點頭:“看雕工還有包漿,這是清康熙的。”
“清早期物件。”
“你小子還挺識貨的。”李翰祥笑出來。
“李大叔您要50萬,以后這物件肯定漲價,我給您60萬。”
“這可感情好。”
李翰祥也是東北人,趙尋撿個漏,也不能坑他一把。
他這里其他物件,趙尋都沒看上,角落里的一把逍遙椅,他很挺喜歡的。
“海南黃花梨,明中期嘉靖年的,雕工不算精細,應該是海南當地雕出來的。”
“這把逍遙椅給你20萬。”
李翰祥笑出來:“這可太好了,這把黃花梨椅子,82年我在硬木家具廠,花四百塊錢買的。”
趙尋直接把錢放在康熙紫檀雕螭龍紋大畫桌上,他打量了下,這大畫桌高90公分,寬95公分,長有一米八。
紫檀桌有60公分寬就夠牛的,這張大畫桌,是四塊拼的,其中最大一塊,寬25公分。
紫檀長到20公分直徑,需要三五百年,25公分粗,起步要五百年以上。
“這是80萬,您點點,可以叫銀行過來驗鈔。”
李翰祥老伴問:“小伙子,你是做什么的?”
趙尋笑出來:“聽大嬸口音不是東北人,您是哪的人?”
“我是杭州人,后來到的香港。”
“哎呀,我對象也是杭州人,過五月節,她非要包咸粽子。”
張翠英笑出來:“東北人過五月節不愛吃粽子,老李也是吃雞鴨鵝蛋。”
“我也是導演,正在拍電影。”
聽到趙尋說自己是導演,李翰祥來了興趣:“國內導演都三四十歲,你很年輕啊。”
“我不依靠電影廠,自己花錢拍。”
“噢。”
錢點完后,他和李翰祥簽個買賣協議,以后紫檀大畫桌和黃花梨逍遙椅就歸他。
記得兩年后李翰祥心臟病去世,臨走之前趙尋叮囑一句:“李大叔,工作不用太累,歲數大該休就休。”
“對!”
張翠英贊同他這句話。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大畫桌和逍遙椅裝上貨車,等車走遠后,李翰祥撓了撓頭:“這小子咋這么有錢?”
“你管這么多干嘛?”張翠英說道:“明天去醫院檢查下,你這心臟病我擔心著。”
“哎呀!嘮叨。”李翰祥說完這句回院里。
等把紫檀大畫桌放在咸寧園正房客廳時,趙尋感覺氣派許多。
王學兵坐在逍遙椅上晃來晃去。
“起來!”趙尋讓他站起來:“活干完了,中午請你們吃飯。”
中午吃過飯后,下午他回咸寧園,把逍遙椅拿回家。
俞飛鴻回來后問他:“拿這么個椅子回來干嘛?家里不是有沙發嗎?”
趙尋嘿嘿一笑:“你知道古代逍遙椅是干啥的不?”
“這東西也叫春椅。”
他讓俞飛鴻坐上去,然后把她兩條腿搭在椅把上,就聽“嘎吱!嘎吱!”
一小時后,趙尋擦了擦汗,笑著說:“這錢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