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冬狩開始
- 諸天:從紅樓開始成神
- 造夢達人
- 2160字
- 2024-06-08 23:50:41
巫矛笑問道:“小王爺,東西都帶來了嗎?”
李英主指著營帳角落里幾口用黑紗罩著的箱子,說道:“在那呢,快請帶走。”
頓了一下,又道:“這箱子里到底是什么東西,你們可別連累了我。”
李英主現在別提多提心吊膽了。
同時他心里對太子也大罵起來。
這些日子他成了太子府上的常客和貴客,太子不僅熱情的招待他,將他介紹給大梁的許多重要官員,還暗中作出承諾,幫助他當上高立國的下任國王。
李英主被太子的迷魂湯灌得暈暈乎乎,幾乎把太子引為平生知己。
結果出京的前一天,太子忽然交給他幾箱東西,讓他帶到冬狩的營帳,然后伺機交給北狄的使臣。
當時太子神態嚴肅,大不似他之前那樣和藹。
李英主一來被太子之前的熱情籠絡,不好意思拒絕,二來也被太子這時候的嚴肅表情震懾,不敢表示拒絕,竟然糊糊涂涂答應下來。
直到這時他才有點回過味來,從心底里涌現出一股恐懼之情。
巫矛笑道:“一點小玩意,明日給皇帝陛下助助興,小王爺還請保守秘密,要不然這偷運的罪過,恐怕小王爺承擔不起。”
李英主的心瞬間提到嗓子眼里。
巫矛說出這話,幾乎證實了他們要干一件大逆不道的事。
他竟然參與到這樣的事情中,若事情敗露了,他豈不是有性命之憂。
李英主立即就想到要不要去皇帝面前告密,可巫矛帶著冷笑的面孔讓他的心頓時涼了。
高立使團的營帳就在北狄使團旁邊,他若敢輕舉妄動,恐怕立即會被北狄人殺死,而且,這次事件是由太子發起,誰知道他們有什么安排。
自己貿然告密,若最后太子贏了,他豈不是輸個精光。
為今之計,還不如把所有籌碼壓到太子身上。
就在李英主無限糾結的時候,巫矛已經指揮手下把幾口箱子抬到鐵獅的帳篷。
帳篷里除了鐵獅,十七名飛騎也在。
眾人七手八腳把箱子打開,顯露出里面的黝黑的鐵甲。
十七飛騎全都眼睛放出精光,低聲道:“有了這些家伙,明天咱們就大干一場,讓大梁的狗皇帝和狗官好看!”
有了這些鐵甲,他們才是完整的北狄飛騎。
這些鐵甲全都由隕石鐵打造而成,打造的時候集北狄精工巧匠,以及許多從大梁境內擄走的鐵匠之力,花費數年才成,總共才得一百多副,大多分給北狄的有名戰將。
鐵獅能討來十九副,裝配他的飛騎,足見北狄王庭對這支隊伍寄予多大的期望。
在戰場上,鐵獅和十八飛騎,人與馬都裝配鐵甲,策馬向前沖鋒,箭矢如雨,也不能傷他們分毫,敵人的刀劍砍在他們身上,不過飛起一串火花。
這是他們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第二大依仗。
至于第一大依仗,自然就是鐵獅本人了。
北狄和大梁現在處于敵對狀態,大梁對北狄使團的監視自然十分嚴密,所以他們不敢把鐵甲公然帶在使團中。
如今由高立使團替他們把鐵甲夾帶進來,他們頓時有了底氣。
穿戴鐵甲的戰馬,在這片草場上奔馳起來,沒有任何人能阻擋他們。
……
第二天巳時,各國使團都在校場集合。
校場最前面是個平臺,上面安設大梁皇帝的御案,站在平臺上可以將鐵圍山獵場大部分景色收入眼底。
平臺前面分兩列排開席位。
右面第一位自然是北狄,與北狄相對的則是高立國。
其后則依次是南昭,樓蘭,鬼方等國。
眾番邦國中,高立國與南昭國與中華聯系最密切,衣冠乃至官制都與中華大體相同。
南昭國派來的正使是禮部的一個官員,隨行的副使則是一位武將,顯然是為助獵預備的。
樓蘭是個女子為主的國家,官員大多是女人,主使是樓蘭女王的小女兒。
小公主只十六七歲,人長得嬌俏可愛,第一次來到傳說中的中華上國,看什么都覺得新鮮。
鬼方是大梁西南方的一個小國,與南昭相鄰,國內的人全都斷發紋身,這個國家的人作風十分強悍,作戰的時候悍不畏死,國內又多山林,地形險惡,因此雖然國家不大,卻很少有人會主動侵略他們。
鬼方國內常常少糧食,就用山林中的物產與大梁交換,因此長期與大梁保持友好的關系。
再后面的國家,賈環接觸不多,也記不得許多了。
會同館的官員們依次為眾席位奉上美食,禮部官員在旁主持禮儀,經過繁瑣的儀式,眾使者終于能吃點酒菜。
大梁皇帝卻忽然從御案后面走出來。
洪政皇帝今天也穿著戎裝,他走到平臺前面,虎目在眾番邦國使者臉上掃視一遍,將腰間的寶劍解下,說道:“百多年前,太祖皇帝平定宇內,后逐南掃北,承蒙諸位的先祖王不棄,共奉我大梁為宗主,約定每四年,大梁皇帝冬狩,各國使臣助獵,以示尊奉宗主之意。”
“今日諸位共聚于此,朕心甚慰。”
“冬狩不可無彩頭,這把劍是當年太祖征戰南北時的佩劍,與諸位的先祖王會盟時,這把劍就配在太祖腰間,朕今天就把它做彩頭,賜予今日冬狩的優勝者。”
這話一出,各國使臣的眼神頓時熱烈起來。
大梁的太祖皇帝在周邊各國中擁有超乎想象的威望。
當初各國會盟,不僅約定了各國奉大梁為宗主,每四年朝貢助獵,而且指定了各國的繼承序列。
如今各國的繼承者,多是當初會盟者的后人,若有非嫡系者企圖篡位,不僅會受到大梁的制約,連對方國內的人民也會覺得他沒有資格。
各國王室的合法性,追根究底,都能追到太祖那里。
這次會盟,長久以來決定了各國的秩序。
不過百年過去,這種秩序也漸漸松動。
從大方向說,北狄日見強大,漸漸威脅到大梁的地位。
從小的地方說,各國內部也有強臣崛起,企圖顛覆既往的秩序而自立。
洪政皇帝這時候請出太祖的寶劍,也有重申會盟的意思。
而各番邦國,但凡國內不平靜的,有誰不想將這把劍請回去,加強自己的權威,震懾試圖自立的強臣。
縱然國內政局穩定,如果能在冬狩上將這樣一把劍請回去,也是莫大的榮耀。
因此,一時間所有使臣都目光灼灼地盯著洪政皇帝手里的寶劍,等著他宣布冬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