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平凡之路
- 寧之隨筆
- 寧的H先森
- 2471字
- 2024-05-22 14:43:18
我們每天都要走路,是不是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其實很重要。如果你南轅北轍,走的越快,錯的越多。所以我們走路,并不是走的越快越好,行穩才能致遠,當然前提還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方向問題是根本問題,方向有問題,真的是要出大問題的。
魯迅先生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很多事情,我們就愿意借古人之口。對呀,這是最簡單的向其他人灌輸思想的方式。一弄什么事情,就是誰誰誰說過,誰誰誰說過,好像古人說的話就特別管用似的。甚至后來都有了一個梗:魯迅說,我沒說過這話。其實呢,古人說話的時機和場合,與現在還能吻合么?其實很難了。所以,古人說的話,不一定完全就是對的,也不一定就需要完全去遵從。很多時候,盲從真的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情。比如一群人,逆向行駛,可能在這件事情上,就需要逆向行駛,因為逆向行駛才是對的。但是,逆向行駛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會越來越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時候,你還會繼續逆向行駛么?絕大多數人也許就不會了,要和世界和解。有時候,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不一定是對的,但是就是占據著絕對的主流地位,所以可能小部分人慢慢也就屈從了。沒辦法,你不屈從,你面臨的壓力,來自各個階層,屈從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決定,你也不用再去對抗全世界。當然,你也失去了萬眾矚目、萬民敬仰的資格,你不再會是孤勇者。正如孫曉《英雄志》里的楊肅觀,雖然我更喜歡盧云這個角色,但是對于孤膽英雄楊肅觀,你不得不佩服。
下坡路總是好走的。記得有一次,一名跋扈的記者問周恩來總理,你們中國人,為什么走路總是低著頭呢,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總理回答,因為我們在走上坡路。對于總理的回答,我們真的不得不佩服,既不夾槍帶棒,也不盛氣凌人,娓娓道來,機智而不失風度。爬山的時候,相較于上坡路,人們還是更青睞于下坡路。是呀,上坡路,尤其是陡坡,走起來可真的是太費勁了。不僅要腰酸腿疼,還要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進而面紅耳赤,不得不低頭;下坡路就不同了,你可以慢條斯理,甚至是眺望遠方,看看風景,也無不可。但是上坡路雖然難走,卻是確確實實往上走的。沿途的風景,需要自己慢慢體味,而走到山頂的暢快淋漓,也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能表達其萬一。而下坡路,也確確實實肉眼可見的下滑。正如足球場,你能看到,C羅梅西(雖然不再喜歡梅西,但他在職業方面沒的說,其他方面,時間來評價吧)這樣的球員,十幾年如一日的自律,所以才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阿扎爾在切爾西風生水起,到了皇馬泯然眾人;羅本輾轉很多俱樂部,最后在拜仁才爬上頂峰;內馬爾曾是羅梅之后的第三人,但是選錯了路,讓人唏噓……下坡路好走,走的人也很多。忽然想起來那句話,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后受罪。電影《霸王別姬》中,霸王和虞姬是在戲班子吃了多少苦,才演繹出這千古絕唱,虞姬更是斷了一指呢!所以,其實還有那么一句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共情其實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也別想著別人能分擔你多少痛苦,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的路,還是需要自己去走,哪怕別人能抱著你,背著你,甚至是抬著你,那也只是暫時的,最終你還是需要自己站起來去走,當然,你如果永遠也起不來了那就另說了。
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成長起來?可能每個人都不一樣吧。……當然,還有的人,是真的不撞南墻不回頭的,甚至有的人,真的是即便撞了南墻他還是不會回頭的。知道了痛愿意回頭的,還算是相對來說好的;知道了痛仍舊樂此不疲地往上撞,那真的是太厲害了,要么暈,要么傻,當然也許他們會是智者。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許有時候,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
我的面前仍然會出現兩條路,體制內,朝九晚五可以生活無憂,但是非常程式化的生活,好處是安穩,不會有太多的變數,旱澇保收,基本不會出意外;體制外,自由職業,什么都不那么規律,晴天可以賣鹽,雨天可以賣傘,但是賣鹽的話也會經歷雨天,賣傘的話也會遇到晴天。是你,你會選擇什么?好在,我還有得選,至少目前還有選擇的權利和資格。如果真到了沒得選的時候,其實也挺悲哀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自然是挺好的事情,但是沒了家庭,感覺就是缺少了靈魂,沒了孩子,膝下承歡的快樂是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的。三口之家甚至四口五口之家,那自然要為生計奔波勞碌,自然不能那么隨性而為了。
現在做的所有事情,所吃的各種苦,就是為了以后走得遠、有的選。所以年輕的時候,苦一點兒也沒有什么不好的,進步的時候總是要經歷一些苦楚的,隨隨便便的成功,來得快自然也去得快。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先苦后甜還是先甜后苦?很多人想著要一帆風順永遠甜,你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怎么可能呢?我替大家做個選擇吧,先苦后甜,因為你吃過苦,你才會發現甜是多么好的東西,才會真的去珍惜;千萬別選先甜后苦,因為你品味過了甜,你再去吃苦,會發現,對比下來,苦也太難受了。
我們從呱呱墜地,到青澀懵懂,到成人,到而立,到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甚或是耄耋,期頤,每個人走的路不盡相同,雖然都會有走向墳墓的那一天,但是不同的路走出了不一樣的風采。其實,絕大部分時候,我們走的路,都要承擔最后的責任,因為路是你自己選的,后果自然需要你自己來承擔。歸根結底,我們并不是為了取悅誰,更多時候,我們只是為了取悅自己,使自己內心更平和。我從來不覺得誰更高人一等,所以我現在再不像之前那樣唯唯諾諾、畏葸不前了,可以以一個平等的姿態去和每個人說話。誠然,我尊重你,是因為我尊重你這個崗位,對于你這個人,那就看你是怎樣的人格,值不值得我尊重了。你現在身居高位,要么是你年齡大,要么是能力強,要么是有關系,要么是有錢,要么是會鉆營,要么是運氣好……可能原因很多,但是不論如何,在人格上,我們是平等的。你并不高貴,我也并不低賤,所以我不會對你卑躬屈膝,你也大可不必頤指氣使。其實說到底,我們走進墳墓的時候,都是一樣的,時光對每個人都很公平,你也逃脫不了生老病死。
借用薛之謙的一句話,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可是世界和平,哪有那么容易呢?生活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度,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真的倍感驕傲和自豪。我也希望,我能為國家的發展、強大,出自己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