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殺威(一)
- 半道天子
- 我的長槍依在
- 2028字
- 2024-09-06 22:04:31
夜風蕭瑟,隆盛的年夜一點過去,到夜里伴隨大梁城上下此起彼伏的煙花爆竹聲,一年就這么過去了。
很快更加隆盛的上元節便到來。
過年多是一家人的事,而上元節則是是一場家家戶戶一起的盛會。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街道上車水馬龍,都是歡慶的人們。猜燈謎,游園是最常見的慶祝方式。
天子駕臨呂闔門外汴水之畔的園林。
層層疊疊的樓閣高臺,靠水一排欄桿后方是開闊的木制臺子,已匯聚許多才子佳人,還有太學學生,京中官員也來了不少,大概聽說天子駕臨,許多人都愿意賞臉。
乃至開封府尹,朝中相公都到了幾位。
每次有大人物入城都會引來一陣驚呼,不少年輕人想上前混個眼熱,留個印象,或展示才學都被黃家的護院攔住,他們都被請到準備好茶果點心的高臺上落座。
隨后不少皇親也到了,他們也被迎上高臺。
最隆重的自然屬天子到場,當時熱鬧的河邊也安靜了一下,在場眾人上到達官顯貴,下到普通讀書人紛紛行禮。
官家在眾多禁軍護衛下走向高臺,不少人踮起腳尖想要看清楚官家的樣貌卻都被層層疊疊的鐵甲禁軍攔住。
只隱約見到官家身邊還跟著衣著華貴的婦人,應該是傳言中的賢妃,另還有眼尖的人看到當今宰相蔡雍也跟在官家身邊。
待天子落座最高處往前傾出的高臺,華蓋寶燈,精美地毯,奇花異果,美酒佳肴俱全。
主持燈會的妙明郡主裝著華貴,親到天子面前行禮問:“官家,燈會可以開始了嗎。”
天子點頭道:“此你家燈會,你自己做主就行,不需問朕,我只是客人。”
黃妙一點頭,并想回頭走下臺階,向眾人宣布燈會開始。
臺下一陣歡呼,熱鬧的氣氛中不少人準備好自己的燈籠,也有黃家為客人們準備掛在周圍樹梢、欄桿上的各色燈籠,上面寫著許多燈謎。
另臺上各桌都擺著筆墨紙硯,上面的大人物們也時時會寫一些燈謎往下送,看哪個后輩能猜中。
場面一下更加熱鬧起來,臺下的青年才俊,太學生等,都想著表現一番,搶著去猜。
黃妙一看著場面的熱鬧,河畔燈火通明,水波瀲滟,一面在眾人聲聲郡主稱贊中主持局勢,一面悄悄去看官家的在干嘛。
她自有她的小心思,若說治國理政,整軍出戰這些事,她自認為不如官家,可若是才情詩詞,她覺得自己不會甘拜下風。
這一年來每次與官家相會,總覺得自己落在下風了,被他壓著一頭。
上次她本想獻自己的詞作的,又覺得被官家幾句話比下去了,如今終于有機會讓官家看看自己的才學,若他收了震動才好呢。
這么想著她心里就充滿期待,忍不住樂起來,不過見哥哥過來,就連收住笑容,一本正經的指揮人們忙碌。
少女的心思如河邊蕩漾的細細柳條,在昏黃燈火里搖擺,誰也看不清。
那邊史公出了個新燈謎,眾人正搶著猜。
黃妙一沒去湊熱鬧,只是遠遠看了一眼官家,見他正在蔡相公引見下一一接見皇家的后輩。
又一看,一旁的范妹妹端莊華貴小鳥依人,官家拉著她的青蔥玉手一直沒放開過,不知怎么,她有些微微不適,連邁開臉。
但很快又忍不住轉頭去看,連她心里也覺得兩人郎才女貌,真像天造地設的人。
范妹妹比她還小,以往來京時兩人常常往來,幾年前的又一元宵燈會上,她們還一起被還是鄭王的官家騷擾過,若非她自報家門,只怕要生出事來。
沒想到緣分就是這么奇妙,鄭王變成天子,好姐妹變成了天子的妃子。
想起來當初官家為什么那樣?她也一直不理解,或許是官家藏拙?或者為讓原先的太子不懷疑故作此姿態的。
這件事也十分奇怪,年前在江南一些酒樓茶肆中她還聽過有些人在感慨,要是故太子不死如何如何,就不會上來一位昏聵之君。
可見當初人人都看好故太子,相較之下官家則無人在乎。
現在想想也是,當初故太子既懂軍也知政,在朝廷里很有口碑,仙君也讓他去巡視北方邊境,孝順聽話,眾望所歸。
后來太子死在黃河以北,官家繼位時所有人都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唱衰之聲何止大梁,連江南也此起彼伏。
但官家卻不顧世人議論,不懼閑言碎語,自有堅強鐵骨抗住那些非議,硬是自行其事,做了一件又一件大事。
到發兵西南時連自己一個外人也覺得恐怖,朝中輿論洶洶反對,還有許多重臣以死相逼,而民間有不少人在罵天子。
她記得那時春夏出游賞花,路上遇到百姓都有一面耕作除草,一面罵皇帝昏庸的。
百姓自然不知道上面的大事,也不明白朝廷利益的角逐,但他們會被當地官員,鄉里有文化的書生等帶著走,別人罵他們也跟著罵。
足見那時官家阻力之大,全國上下都在和他作對,都不看好他一般。
想到這些,她心里忍不住有些觸動,官家確實很難,難怪他要不顧命的去領軍奮戰,與敵人拼死搏殺......
再往高臺看去,云淡風輕的年輕身影似乎更加高大。
或者這是上天注定的,她忍不住想,官家歷經那些困苦艱險,依舊在眾人面前笑語闊論,不漏愁苦,若是換普通書生文人,該寫不完道苦楚酸水的詩詞了吧。
上天把這樣一位君主送給大周,他日或許能恢復漢唐盛威吧。
遠處忽然傳來一陣熱鬧聲,她連看過去,原來是她家一位親戚猜中了步公的燈謎,正受步相公賜酒。
那人是父親秦家那邊的長兄,在江南很有些名氣,有一年中秋詞還得到江寧知府的贊譽,為當年魁首。
沒想他端著相公的酒就過來,單手整理衣冠興沖沖道:“表妹,能否與我干一杯。”
周圍目光都看過來,有人低聲嘀咕,頗有起哄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