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過年
- 一人之下:從重建太平道開始
- 幾杯老酒
- 2318字
- 2024-05-30 19:58:36
本來也沒有打算留下丁嶋安的張寶梁。
擺了擺手。
丁嶋安雖然是個武癡,但是他也沒有忘記張寶梁這一式的授業之恩。
深鞠一躬,便離開了此地。
這個時候王震球打完電話也走了過來。
沖著張寶梁比了一個ok的手勢。
——————
第二天一早。
仇讓用噬囊將昨夜襲擊碧游村的所有人都交給了王震球。
王震球確實將這個度把握的剛剛好。
張寶梁不知道他是怎么跟郝意解釋的。
總之公司的人并沒有來到碧游村。
而是在距離碧游村幾十里外來接手的這件事。
這些交接和善后的事情,他并沒有去參與。
半個月后
依舊是那個小河邊。
現在的碧游村...
已經改名為了太平村。
村內因為那一晚所造成的損害,已經恢復如初。
關于神機百煉的事情并沒有大范圍的被傳播,就沖這一點,張寶梁就承了公司的一份情。
馬仙洪雖然犟了一些,但畢竟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其實一晚上的時間足以讓他想明白了。
張寶梁不僅幫他找回了記憶和家人,還保住了碧游村。
如果沒有張寶梁,他還不知道要被曲彤控制多久。
至于曲彤,只能說死的并不怎么安詳。
不管她出于什么目的,掌握了什么秘密,對于這師徒兩個人來說都不在乎。
張寶梁做這些只是為了馬仙洪和守住碧游村而已。
但凡他對這些秘密或者是八奇技感興趣的話,那拘靈遣將、神機百煉、雙全手他都能去掌握。
說句傲一點的話,就是張寶梁看不上。
好聽一點就是他志不在此。
而馬仙洪從叫張寶梁師傅那天起,他心里就只有一件事,就是找回記憶和自己的家人。
這兩件事如今都已經完成了。
所以曲彤對于他們二人來說沒有任何活下去的必要了。
因曲彤的死留下的曜星社這個爛攤子,張寶梁找到了一個特別適合收拾這個爛攤子的人。
風正豪。
以天下會的勢力,不管是去收編也好,鏟除也罷。
都是最合適不過的。
....
此時的張寶梁接過馬仙洪遞過來的法器。
說是法器可能不太合適。
既不能打,也不能防。
外形則是張寶梁親自執筆設計的,跟他三尸所化的九節杖一模一樣。
張寶梁將體內三尸調動出來。
心念一動,三尸完美的融入了這九節杖之中。
“不錯,你這神機百煉確實不錯,一點也感覺不到這三尸的存在了。”
說著張寶梁愛不釋手的把玩著手中的九節杖。
之前張寶梁總感覺手里少點什么,現在終于感覺一切都完美了。
“師傅,我在您的九節杖上加了一些小玩意,您別介意啊。”
張寶梁并非頑固死板之人,馬仙洪的做法他能夠理解。
所以也好奇道:“說說吧,都加什么了。”
馬仙洪知道張寶梁的本事,所以在這九節杖上加的也不是什么戰斗用的手段。
就是類似“噬囊”和“通訊戒指”的兩個功能。
所以張寶梁這九節杖的功能就是,屏蔽三尸的氣息,超大版的行李箱和一個不用交話費的單線對講機。
但是就像馬仙洪所想的一樣,戰斗手段對于張寶梁來說確實沒有什么用。
反而就是這些小玩意,讓張寶梁很滿意。
“倒是挺方便的。”
看到張寶梁滿意馬仙洪這才放心。
.......
時光悠悠,轉瞬即逝。
又值一年歲末之際。
眨眼間,張寶梁在這太平村已然度過了小半年的時光。
這半年的時間,張寶梁哪都沒有去,好像真的把自己當成了這太平村的村長一樣。
和這里的村民一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閑暇之時便坐在那小河邊給村民傳道。
這般悠享生活的歲月,亦是修行的一部分。
兩度為人的張寶梁,從未曾背離那太平之道。
太平,乃是他始終孜孜以求的一種超凡境界。
時代有殊,世道各異,張寶梁所追尋的太平之道亦自不同。
前世他置身的時代戰亂紛擾,蒼生困苦,社會深陷巨大的動蕩與淆亂之中。
于亂世之內,“太平”意味著鏟滅社會的不公與災厄,俾使百姓能夠安身立命。
所以他才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以太平道為旌旗,引領眾人探尋太平之路徑。
通過傾覆現存政權,構筑全新的秩序,以達成太平的理想宏愿。
將“我命在我不在天”展現得酣暢淋漓。
而于如今這昌盛之世,個人的清修則成為另一種追逐“太平”的方式。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在盛世之中,眾人借由內心的寧謐與恬淡,去體悟生活的本真奧義。
不再追騖外在的功名利祿,而是回歸本我,索求心靈的靜謐。
于繁華塵世中,能夠持守一顆安寧之心,不為外界的喧囂所攪擾。
悠享生活里的每一個須臾瞬間,無論是清晨的第一縷曙光,還是夜晚的靜謐星空,皆可從中體悟到太平的存在。
此種太平并非源自激烈的爭斗與變革,而是于日常生活的點滴細微之中感悟得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當下的張寶梁便是在依循自然的法則,順應生活的節律。
通曉知足常樂,不貪婪不妄求。
恰似那山間的清洌泉水,潺潺流淌,自然而然。
在這半年里,他未被外界的繁華所蠱惑,而是堅守內心的那一份寧靜安然。
悠享簡約的生活,品味一杯清茶的馥郁芬芳,聆聽鳥兒的婉轉啼鳴。
此即為太平的一種呈示。
然而個人的修行不單局限于自我的內心世界,亦展現在與他人的相處之間。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如今的太平村,民風醇厚樸實,呈顯一派和諧之相。
半年內慕名而來,在此定居的人不再是那些被自身欲望所支配,想要獲得強大力量之人。
而是真正渴望尋求內心寧靜與安寧,追尋簡單純粹生活的人。
在平凡日子里感受生活真諦、體悟人生意義的人。
這便是盛世“太平”的一種延展與體現。
........
大年三十的太平村,可是熱鬧非凡。
而這黔中之地為了這個特殊的日子,也難得的飄起了雪花。
一大早起來,村子里的村民便開始忙活起來,包餃子,貼春聯,放鞭炮...
為了迎合這個日子,金勇還特意將這村里的所有如花都換成了喜慶的花棉襖....
總之年味十足。
而張寶梁作為這太平村的村長,自然也要和群眾打成一片。
只不過傳道他在行,包餃子這種事情他是真的做不來。
遭到一眾人的嫌棄。
“真是有什么師傅就有什么徒弟,道長您還是等著吃吧...”
雖然被傅蓉趕出了廚房,張寶梁也是樂享其中。
再此之前剛剛被趕出來的馬仙洪看到張寶梁之后笑道
“哈哈,師傅也有你不會的東西啊。”
還沒等張寶梁說話。
遠處便傳來了一個女人的聲音
“馮寶寶,我才是太平道的大師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