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從楊朱的一毛不拔到太平之道
- 一人之下:從重建太平道開始
- 幾杯老酒
- 2091字
- 2024-05-02 14:02:47
有些人表面上是一個人畜無害的異人界小白,背地里卻是個千年的老財迷。
作為這個時代異人界的小白,張寶梁確實感覺哪都通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不光解決了工作的問題,還能深入了解現在的異人界。
按照徐三的說法,張寶梁可以回家取些東西再跟他們一起走。
張寶梁覺得沒有什么必要。
只是給夏成發了一條短信之后,告訴他自己要去外地打工,幫忙照看一下房子。
在前往公司的路上,張寶梁跟徐三馮寶寶坐在同一輛車上。
說實話這還是張寶梁第一次坐車。
整個人渾身不自在。
但是心中也不得不佩服發明這東西的人,若是自己施展神行術想要達到這個速度。
也堅持不了多久。
不過有一點張寶梁很是好奇。
自己這個第一次坐車的人如此緊張也就算了。
為什么徐三看著比自己還要緊張呢,他那個表情都不能用緊張來形容了,甚至眼中透露了一絲恐懼。
就在張寶梁有些不解的時候,馮寶寶的一句話差點讓他跳下去
“三兒、大叔,不要怕,我第一次開車,都不緊張嘞。”
“徐..徐..經理...我算是入職了吧,這要是出事了,是不是算工傷啊。”
“寶梁...放心公司這方面還是很人道的。”
“呵呵...”
華北區的總部在津門,安平縣到津門有四個小時的路程。
一路上張寶梁和徐三只能用聊天的方式來轉移注意力。
這倒是讓張寶梁對異人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大部分的門派組織都是在他后世建立的,張寶梁幾乎都沒有聽說過。
不過其中有兩個處讓張寶梁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感覺。
首先就是龍虎山天師府,當張寶梁得知如今這天師府在異人界中的地位時。
心中突然生出了一絲落寞感。
這天師府正一道最早叫做五斗米道,
張道陵創立之初因入道者須交五斗米,所以才被稱為“五斗米道”。
和當年他所建立的太平道幾乎是同一時期,可以說是如今道家的兩位鼻祖。
這正一道如今香火旺盛,傳至千年而不衰,再想到自己。
只能在心中自顧自的嘆了一句
“世人只知正一道,已無人識我賢良師。”
而另一個讓他感到意外的就是“全性!”
當徐三講到全性的時候,張寶梁其實并沒有過于在意。
全性保真,不虧其身;遭急迫難,精通于天。——《淮南子·覽冥訓》
保持天性,保全真性,不使自身受到損害;遭遇急迫危難時,能通曉于天道。
追求保持本真、順應自然的思想。
摒棄后天人為給人性加上的枷鎖,純粹的追求人之本性這才叫全性。
張寶梁本以為以全性命名的組織,應該懂得“全性”之意。
但是在他知曉現在這全性所做的事情后,才發現這些人根本就不懂這道理。
不管任何時代,這種假以他人之名,去做不法之事的組織大有人在。
所以他也并沒有去多想什么。
但是當徐三說到這些人竟然將楊朱奉為祖師的時候。
張寶梁心中不再淡定了。
同為修道之人張寶梁很是認可楊朱的思想。
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當初他創建太平道,發動黃巾起義自稱天公將軍之時。
便是受到了楊朱的啟發。
楊朱曾言“拔一毛利天下,吾不為也”。
然而,若別人聽聞拔楊朱一毛可利天下,紛紛欲拔其毛。
楊朱必然不肯,他或可選擇逃走隱居至人跡罕至之處。
但此地偏僻,野獸眾多,產出甚少,楊朱為生存只得自己種田并拿起武器殺獸。
若楊朱成功,便是自給自足、小國寡民的桃花源。
可一旦桃花源被發現,有強盜來搶東西,官府來征稅,楊朱若不想被拔毛、被搶,想自由生活,便唯武裝起來,拼死抵抗。
而產生抵抗的想法之時,便從楊朱的一毛不拔成為了天公將軍。
上一世在張寶梁看來道家變身三個階段:
從楊朱的不拔一毛以利天下的個人抉擇,
再到桃花源小國寡民的隱士生活,
最終才能走向太平道的太平世界理想。
雖然這一世的張寶梁并不打算再追求什么太平大道,但是他對道的理解從未改變過。
楊朱的思想,更白話一點的解釋就是,每一個人只要盡力做好自己,既不做有利于天下的事,也不做有害干天下的事,那么天下就會變得很好。
確實突出了一個灑脫。
若是真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離得道也就不遠了。
而這幫全性妖人卻只記住了不與,而忘卻了不取之意。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
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這樣的組織竟然將楊朱奉為祖師,讓張寶梁多少有些不恥。
“對了寶梁,既然你加入了公司,有些規則還是要遵守的,公司雖然不會干預員工的私生活。
但是有一點你要記住,不要在普通人面前展露自己的本事,最主要的是不要對普通人動手。”
異人的能力超乎常人,但是人數稀少,常人雖然個體能力弱,但是數量龐大。
有的時候個體的強大并不能左右當下的局勢。
例如西楚霸王項羽,他的實力遠超于普通的異人,但是最終依舊被常人劉邦所擊敗。
哪都通成了的初衷就是避免異人和常人發生不必要的糾葛。
“明白。”
這一點不用徐三特意囑托,活了兩世的張寶梁早已看透了這事情。
異人本是由少數普通人變化而來,所以哪怕是統治者想要根除異人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自古以來人類領導者普遍采用異人管理異人的方案。
這種管理方式類似于道家的“無為而治”,即讓異人在一定的規則和框架內自由發展。
同時也通過異人來管理異人,以達到平衡和穩定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普通人與異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和和諧。
普通人可以通過與異人的合作來獲得保護和支持,同時也需要尊重異人的特殊能力和地位。
異人則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和道德準則,不得隨意干涉普通人的生活和發展。
總之,在異人的世界觀中,需要遵循道家的“無為而治”和“平衡和諧”的理念,才保持住這份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