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些事迂回更好辦
- 大宋龍廷
- 小蘇打摻了水
- 2072字
- 2024-05-09 10:51:00
章惇又來了,根本沒有說朝中那些事情。
趙傭有點驚訝,想不到章惇這么淡定,難得啊。
“官家,蘇轍請見皇上,已經是第三次了。”
章惇不知道皇上的意思,雖然對于蘇家兄弟,他有很多話想說。
但是這段時間,他已經看清楚了,自己這個主子好像有點不正常了。
原先他最恨的是舊黨,現在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把這些人拉回來是不是牽制自己。
所以他還不敢直接把這些人直接趕走,萬一皇上一翻臉,自己可能也待不住了。
人呢,其實誰沒有私心,都是這樣的。
趙傭想了一下,還是覺得見見為好。
大宋一朝,誰跟誰都沒有什么鐵關系,章惇、蘇軾就是這樣的,兩人原先關系非常好。
包括曾布也是,章惇推薦上來的人,最后跟章惇決裂。
蔡京和章惇也是這樣的,但不可否認,章惇、蔡京還是蘇轍,這些人都是有本領的。
“章相,還是那句老話,希望能和你多處幾年,以往那些舊事,沒有必要再去糾結?!?
“只要是有利于大宋,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不妨多上點心?!?
“朕給你一個承諾,少不了你一個國公的位子?!?
趙傭現在要用他,他要出事了,暫時還真沒人可用。
蔡京肯定不行,曾布更不行,其他人又不夠格。
章惇雖然心眼小,估計能明白自己的用意。
要說章惇最大的弊處,還真就是心胸太小了,什么都記仇,一個宰相,沒有必要。
趙傭見蘇轍也是在后宮里,這里已經單獨布置了一個小書房。
“蘇愛卿,這段時間清瘦了不少。”
蘇轍剛跪下叩見,趙傭首先說了話。
“多謝官家,還記得臣,讓臣返京,實在惶恐的很?!?
“好了,回來就好,你也是做過宰相的人,不用這么客套?!?
蘇轍在的時候,雖然趙傭還小,但是有印象,這是一個做實事的人。
這個時間,蘇轍回京,還真能幫上忙。
“中書舍人你先做著,朕知道你的才干,朕還是想讓你接任太尉,替朕再操勞幾年?!?
趙傭想來想去,說起知兵,朝中還真沒幾個。
蘇轍不同,雖然不知兵,但是做過兩年太尉,處理事務非常細致。
這也是今天章惇來了以后,趙傭才決定的,沒有這個人,軍事上還是不順。
蘇轍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才回來,就被委以重任,連忙跪下謝恩。
“不瞞你,雖然河東戰事已經平穩了,但軍備是朕最擔心的地方,以后你還要多費心?!?
趙傭擺手讓他起來,今天不是說話的時候,差不多點到就行了。
主要是朝堂上的爛事,這個時候必須先把朝堂穩下來。
“至于軍務,改天有時間,把章相還有幾位將軍拉在一起再詳細說?!?
不管是西夏還是遼,不急在這一時,需要好好謀劃一下。
“官家,臣有一事稟告?!?
趙傭點點頭,示意他不用拘束。
“官家,臣有一本書呈送陛下。”
說完,蘇轍從袖口拿出一本書,恭恭敬敬的舉過頭頂。
趙福上前取了,馬上給了趙傭。
趙傭其實是很奇怪的,蘇轍好像不是那種憑借什么外物邀寵的人。
但是看到書名的一瞬間,臉色頓時變了。
《夢溪筆談》
趙傭看著書面,久久沒有說話,這本書太重要了。
“蘇愛卿,沈括的書怎么在你手上?”
“回稟皇上,此書是沈大人給家兄,臣這次進京,覺得對朝政有用,就帶來獻給皇上。”
趙傭明白了,點點頭,他對沈括的情況還真沒什么記憶了。
“陛下,臣請陛下為沈括、蘇軾平冤?!?
蘇轍這句話說完,趙傭差點坐不住了。
剛剛自己還在想著,蘇轍不會又替兄長翻案吧,果然,還是一樣場景。
哎,腦袋疼。
算了,這個人還是要用,先這樣吧。
“趙福,擬旨,編撰有功,賜沈括為端明殿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
“蘇軾,薦舉良才,賜為龍圖閣大學士,中奉大夫。”
趙傭給的位置都不高,但是相比較兩人過往的官職,正好又能匹配得上。
就在這個時候,蘇轍突然說了一件事,趙傭一下子愣住了。
可是也就十幾息,趙傭明白了,心中不禁感嘆一聲,到底是老宰相,眼睛真的賊。
蔡京正在惶惶不安的時候,圣上旨意下來了,竟然不單單是給他的。
他的權知戶部尚書轉正了,同時成為端明殿大學士,正經的從二品。
蔡攸被圣上賜封為承奉郎,任職少府監丞,正八品,正經的官呢。
接完旨意,父子兩人是面面相覷,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難道真是自己會錯意了,官家不是要趕自己出京?
蔡京現在是真的迷糊了。
“父親,剛才特意問了傳旨的小太監,他也說不太清楚,只知道官家說您在戶部做的很好,西北戰事這么順利,你有功?!?
“至于我,小太監說的是,官家認為我跟他同一年出生,圖個吉祥?!?
蔡攸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確實也非常想了解這中間的原因。
蔡京可不這樣想,官家施恩可不隨便,西北充其量是個引子而已。
那什么同年更是胡扯,肯定有事。
是不是邢恕的事情?
蔡京明白了,這是官家給自己的警告。
這個時候不能有任何的大意,也不能再跟那個蠢貨一起了。
不管怎么說,都不能離開朝堂,否則想回來太難了。
弟弟就是因為搞不清楚狀況,摻和進了皇位爭奪中,幾乎沒有機會了。
但是自己不能這樣放棄了,只要官家愿意給機會,那就有戲。
再說,章惇能做幾年,自己還不到50歲,熬也把他熬走了。
誰都沒有想到,官家處理的這么老道。
章惇這樣被彈劾,竟然一點事情都沒有做,非常淡定。
不像歷史時空,章惇對跟自己不對付的人,是痛下殺手。
沒辦法,擔心官家一腳把自己踢出門,不狠不行。
先后將幾十個重臣趕出了朝堂,斗爭越發的激烈。
現在完全不同了,在趙傭的勸說之下,章惇不像原先那樣小心眼了。
宰相,不能容人,哪里能行,朝堂都成一言堂,那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