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董卓示威
- 東漢末年?不,是蒸汽元年!
- 少放點糖
- 2060字
- 2024-05-06 23:59:15
早朝只是剛開始,董卓便開始了示威。
董卓動作太快了,他不在營中封賞眾將,不安排接手并州軍勢力,第一時間便要上朝告訴所有人,現在他才是洛陽城中的“天子”。
接手并州軍只是時間問題,控制天子和朝臣才更為重要,很明顯董卓是會算賬的。
“董將軍,這是何意,為何帶著一干將士披甲上殿?”如此場合,自然不需劉辯親自開口,忠臣不多,但絕不是沒有。
董卓一怔,并不著急開口,只是立在原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兵對兵,將對將。問話之人與董卓地位不等,董卓開口搭理一句,氣勢上那便是輸了。
“叛將丁原不識皇恩,昨夜意圖起兵叛亂,董將軍親率西涼軍拼死血戰,剿滅叛軍。叛亂剛平,董將軍戰甲未卸便命我等便前來面見陛下匯報戰況,汝竟敢在中間挑唆離間嗎?”
李儒不是易與之輩,轉手一頂離間重臣與天子的大帽子扣了上來,開口便要殺人。
“傳陛下口諭,門外可是董卿?董卿乃有功之臣,特許入朝不卸甲。”殿門處,傳話太監細著嗓子傳了劉辯的違心之言。
若是再僵下去,這位和董卓對峙的忠臣就要沒命了。
“還不讓開?”李儒陰森森的對攔門之人說道。
那人一愣神,董卓便毫不客氣的帶著一干手下直接沖入大殿。
劉辯可沒說其他人也能帶甲入殿。
殿內大臣何時見過這等鐵血場面,其中部分將軍甚至身上還帶著淡淡血腥味。
如此情形,董卓尚未開口便占了三分優勢,此時他若是再開口說話,殿中誰敢反對?
哪有那么多悍不畏死的忠臣良將,況且惜命的才更容易活下來。
“陛下,昨夜城南發生叛亂,臣親率西涼軍迎戰,尤其是丁原帳下主簿呂布,其人寬厚忠勇,棄暗投明,為平叛立下汗馬功勞。還有李傕、郭汜、李儒、賈詡等人,皆是有功,望陛下酌情賞擢,以激將士報國之心!”
此言一出,殿內全場寂靜,所有人都在看著董卓和劉辯,不知下一步將要如何收場。
劉辯此時倒不生氣,反而被氣的有些想笑,忠勇?勇是真勇,忠就不一定了。
不過劉辯也不是軟柿子,董卓想要逼宮,他也得給他添些麻煩。
“董愛卿立下如此奇功,朕心甚慰,沒想到那丁原剛被封為執金吾,結果還做出叛亂這等事來。”
劉辯此言暗示丁原死的冤枉,畢竟他剛賞賜完丁原,丁原沒有動機。
“丁原那廝確實有負皇恩,實乃萬惡,老臣為陛下分憂乃是分所應當。”董卓臉皮夠厚,當即打了個哈哈,也不接茬。
“執金吾一職既然丁原無福,朕方才聽你說丁原義子呂布于昨夜立下奇功,那就讓呂布子承父業,接任執金吾一職吧。”
呂布有武力,手下又有兵,現在再給他執金吾一職,只要呂布愿意,完全可以和董卓分庭抗禮。
當然了,此招具體成效如何還要看呂布是否忠心。
此中關系,董卓也能想明白,臉色當即有些難看,不過并未發作。
接下來劉辯再給其他人安排職務時,都是按照執金吾下設官職進行封賞。
從崗位上來說,他們都屬于呂布領導,然而從實質上的隸屬關系來說,他們卻還是董卓的人。
如此名與實相背離,時間長了遲早會出問題,這就是劉辯藏著的小心思。
董卓臉色難看,不過這畢竟是封賞他的下屬,故此心中不爽,倒也不好發作。
被封賞眾人第一時間同樣是面面相覷,見董卓一直不說話,最終一齊謝恩。
“臣等謝恩!”
“先帝在時曾封董愛卿為少府,當時董愛卿不受,如今愛卿立此奇功,朕今日決定擢升董卓任少府之職。”
劉辯說完,心中亦是忐忑,幾年前董卓就因不愿交出兵權而不任少府,今日多半也不會受。
董卓此時臉色愈發難看,仿佛隨時就會暴起發難。
“陛下,臣以為少府一職不妥,董卓將軍原先便是二品州牧,如今立下不世奇功護衛洛陽,陛下還是如此安排,恐天下人不服!”
身為謀臣,此時自然需要沖鋒在前,不需董卓開口,李儒便搶先跳出來。
“李儒少府乃是九卿之一,豈是州牧可比,何況此乃陛下決議,豈容你在此非議?”荀彧豈能看著劉辯被李儒教訓,當即對上李儒,針鋒相對。
“請陛下以妄言處置李儒!”
“陛下,臣乃是出于公心諫言,如今雖然洛陽首惡丁原已伏誅,但其舊部眾多,臣等雖盡力誅滅,但難免有所疏漏。”
劉辯盯著李儒,此人風度翩翩,說起話來不急不躁,目的清晰,想來也是當世不可多得的人才。
“董卓將軍在軍中頗有威望,且善于用兵,為保陛下萬全,可封董卓將軍為司空!明正則言順,董卓將軍既任司空可更好節制軍隊,護衛洛陽,保護陛下。”
說罷,為配合李儒施壓,隨董卓上殿幾位將領各上前半步,大有一副劉辯不同意李儒所言便要大鬧一場的架勢。
張遼同樣上前半步,手按刀柄,“汝等意欲何為!”
一時間殿內氣氛驟冷。
劉辯按住張遼,示意其后退半步。
“司空一職,董將軍確實可任,昨日袁太傅被人誤殺街頭,朕當著洛陽臣民說過,袁太傅乃是國士,大漢當以國禮尊之。朕將袁太傅喪事一應事宜交由董將軍操辦,待此間事了,便擢升丞相。”
董卓勢大,司空一職劉辯不得不給,不過在給之前,劉辯也要利益最大化,讓董卓給袁槐操辦喪禮。
“陛下,此事不妥吧!袁槐那廝與我手下中郎將沖突,挑釁在前,由我操辦此事,只怕是寒了將士們的心。”
董卓終于忍不了,親自開了口。
“董愛卿何必與其計較,既受此職,朕自然要委以重任。三日內,董愛卿若是辦完此事,朕即刻擢升愛卿為司空!”
袁槐乃是與董卓手下沖突而死,如今遵袁槐為國士,讓董卓親自操辦,董卓豈能不氣!
袁槐是國士,自己手下殺了國士,那自己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