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原來是攢出來的啊?那更好!
- 鄉村里走出來的工業巨頭
- 千年靜守
- 2034字
- 2024-06-19 19:58:19
林建國接著說道:“其實我也知道我的想法是異想天開,可前段時間我們家去農機公司買拖拉機,見到了這種只有4個馬力的小柴油機,才300出頭的價格,當年的想法又冒了上來,我就想,一臺12馬力的拖拉機能拉六七千斤的東西,那如果將這臺4個馬力的柴油機裝到一臺合適的拖拉機上,是不是理論上也能拉2000斤左右的東西?
而且既然這個柴油機這么便宜,要是用這個柴油機搞一個拖拉機,那應該也很便宜吧?”
楊增家激動的一拍大腿:“是這個道理!”
之前他還奇怪林建國是怎么想到搞這么一個拖拉機的呢,現在終于破案了。
而陳書記聽林建國說到這兒,也點相信這個單輪手扶拖拉機確實是林建國搞出來的了。
“謝謝陳書記,”林建國笑了笑,接著說道:“后來我就想到了之前見過的縣供銷社那些來村里收東西的三輪車以及手扶拖拉機,我就想,既然三輪車能用三個輪子走,那如果給手扶拖拉機的前輪減少一個輪子,讓這三個輪子像三輪車那樣成為等邊三角形,是不是也可以正常開、正常用?”
陳書記下意識的仔細看向眼前的單輪手扶拖拉機,恍然道:“還真是這么回事。”
邏輯很合理,現在,他開始相信這臺單輪手扶拖拉機和林建國有關系了。
林解放眼中更是光彩大盛!
“思路有了,發動機有了,剩下的最大難題就是變速箱了,”林建國接著說道:“我想著變速箱本質上就是一個帶有多個齒比的減速器,我不懂變速箱,可我可以做一個單獨減速器啊,那玩意兒就是倆齒輪。
后來我靈機一動,取了點巧,讓這個一擋變速箱變成了一個兩檔變速箱,”說著,林建國現場指著減速器給陳書記看:“陳書記您看,雖然這個減速器是個單速減速器,可如果話把三角帶掛里面的大輪,這就相當于是拖拉機的一擋,重載爬坡用的;如果是掛外面的小輪,那就相當于是三檔,跑平路用的。
然后把這個桿往前一壓,把三角帶壓緊,這就能跑了,連離合器都不用。”
說道這里,林建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其實這個拖拉機是個取巧的東西,發動機是從農機公司買的,變速箱也不是我做的,是委托與我們運輸隊有合作關系的、具備鑄造和齒輪加工能力的客戶幫我做的,我只是提供了里面齒輪的參數。
另外像是車輪、輪轂這些東西也都-是從縣農機公司買的,只有這發動機支架和把手這些東西,是我們車間的趙師傅幫我做的。
所以說起來,您說這個拖拉機是我研發出來的,我也能厚著臉皮認下,可實際上都是利用現成的東西攢出來的,就跟這幾年社會上的攢收音機差不多,去商店里買點配件,自己在家里就能攢出一臺收音機來。
將來如果我們廠真的要生產這個拖拉機,真正自己生產的也就只是這個單速變速箱和其他的這些東西,像是發動機、輪轂、輪胎這些東西肯定還是要從外面買。”
原來是這么回事!
林建國這么一番解釋,陳書記就懂了,仔細一想,也確實跟攢收音機差不多。
林建國說自己造了一臺拖拉機,他覺得沒辦法接受,但如果是攢了一臺拖拉機,并且在攢的過程當種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那就沒問題了。
懷疑散去,就只剩下了興奮,這個項目真的能做啊,陳書記用力拍著林建國的肩膀,開心的道:“好啊!好!建國同學,就算你這臺拖拉機是攢出來的,那也很了不起了,其他人也就是攢個收音機,了不起攢個自行車,誰能想到拖拉機也能攢一個出來?好樣的!”
說完,他又轉頭,一臉感慨的對林解放說道:“老林,你生了個好兒子啊。”
一旁的林解放早就聽的傻了眼,這臺拖拉機竟然像攢收音機那樣攢出來的?
臭小子還真是膽大包天,啥都敢折騰!
不過也對!
如果這臭小子不是這么能折騰,自家的日子也不可能在這短短半年時間里發生這么大的變化,自己連摩托車都騎上了,連書記都沒有呢。
心情變的極好的林解放咧著大嘴笑著道:“這臭小子就是二哥傻大膽,我也沒想到他居然這么能折騰。”
“哈哈……膽子大好啊,膽子不大,怎么能做出拖拉機?”說著,心情極好的陳書記笑著道:“老楊,咱們去你辦公室聊吧。”
沒有人知道此刻的陳書記有多么激動!
地方公社是一個純農業的公社,整個沒有任何的加工類企業,技術含量最高的單位估計就是公社的農機站。
在這之前,聽說青羊莊村搞了個拖拉機配件廠、專門給拖拉機生產遮風擋雨用的駕駛棚,甚至這個拖拉機駕駛棚賣的還不錯的時候,他就想要來看看了,只是沒抽出時間。
現在知道了這個車棚廠竟然還攢出來了一臺拖拉機,而且之前老楊還說他們準備生產這種拖拉機,楊增家就敏銳的意識到,自己領導下的公社要出一家正兒八經的工廠了!
不是豆腐坊、粉皮坊這類小作坊,是一家能夠生產拖拉機的工廠!
這可是一家能夠生產拖拉機的工廠!
整個魯南地區都沒有的工廠!
哪怕這個拖拉機只是攢出來的!
如果這個工廠真的搞成了,不但能夠給公社帶來不少的就業、稅收,最重要的這可是一個莫大的政績!
原本陳書記已經沒了往上走的想法,自己都55了,只想著安安穩穩的等退休,如果能在退休的時候再往上走一步,混個副初級后退休,可現在來看,自己竟然有再往上走一步的機會?
既然有了機會,那當然要竭盡所能的抓住。
……………………
來到村部的辦公室,陳書記就急不可耐的向楊增家問道:“老楊,你跟我說實話,你覺得這個項目有多大的把握?你這個拖拉機的成本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