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最無助的感覺莫過于:你已經知道將要發生什么,卻無力改變。
這就是使吉克木既充滿斗志,又感到絕望的原因。
他在土球偏遠地區的一個小縣城里開了一家拉面館,用自己此前所有的積蓄。為了避人耳目,他還蓄起了胡子,在出走的前夕在黑市弄到了一張偽造的身份證。
多虧了他無親無故,才使得他無牽無掛地開始自己的“啟程”。父母早已在桶城時期去世。由于醉心于數學也沒有另一半之說。
地大的人尋找了幾個月后,也終于放棄了。
而他,在面館的地下室里,建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電腦室。運用他所學的計算機知識,使得在這里的電腦發出的信息的地址完全是全全土球各個地址隨機的。所以警方完全無法追蹤定位。
每天面館關門后,地下室便是他學習和“工作”的地方。
人類的文明進步的太過迅速了,以至于讓人覺得這其中缺乏某種可信而穩定的特質。
最重要的進步往往爆發在幾年到幾十年的區間內,當某一至關重要的瓶頸被突破,文明指數便會指數級增長。
曾經的母星被榨干取用完,人們便拍拍屁股走了,不惜跨過百萬光年,來到土球。
土球,將會成為下一個地球嗎?還有多少星球可供人類使用?
似乎,當問題擴大或縮小到一定的界限,再去談論便再無任何意義。比如宇宙之外,比如量子之內,都對現實生活毫無意義,人的尺寸決定了這點。
每天清晨,他要起來準備一天的拉面輔料,切好各種食料,熱油,下鍋炸,撈出。
胡子已經好久沒刮,即使戴了白色口罩也依舊能看出來。一雙略顯疲憊的眼睛,卻射出驚人的冷酷,雙手飛快翻飛,有條不紊地把所有東西裝到該在的地方。他身高不高,一米七左右,但身材卻堅挺方正,這得益于他在教學生涯里每一天清晨都堅持跑步。
當這天的第一個客人走進面館,他正好準備妥當,正在洗手。
“額,老板,來碗拉面!”
“好的,請坐,稍等片刻。”
作為一名初入門的拉面師傅,他的技藝說不上精湛,但每碗拉面都是精心調制,毫不吝嗇佐料,只求能讓客人吃的滿意。
來往的客人中,有年過花甲的老人,也有初入社會的青年,有些是攜家帶口男女老幼,他總是反復地確認好了客人們的口味,再開始烹煮拉面。
似乎在這樣的忙碌中,他也總能忘了自己身上千斤的負擔,忘記了那可怕的預示。
有時,他在閑暇時,坐在廚邊高臺上默視著那些客人,可愛的小孩,仁慈的父母,或是拘謹的青年,他總是浮想聯翩。
這樣美好的景象,會一直持續下去嗎?晚陽照進店鋪,給這間房子填上了一種富足安寧的氛圍。
那個“太陽”,土球所在星系的中心天體,和地球的太陽是那么相像,都有著耀眼的光芒和無盡的熱情。
吉克木,他幾乎忘了這個曾經的名字。
現在他叫自己:阿明。
帶著日和月,他希望未來是光明的。
他的公式已經趨于完善,在這種情況下,他一遍又一遍地清晰著未來的細支末節。
土球將消失,不止土球,這個宇宙中的所有物體,包括世界,空間,都將會消失,沒有痛感,原子,質子,中子,以及更小的夸克,物質世界將會從根本上分崩離析。
他無法知道造成這一切的源頭。
整個宇宙,就像被人拔掉了插頭的電視機,一下子便黑了屏,一切不復存在。
吉克木所不知道的是,聯合政府早已通過一些手段,獲取了他的公式,并同樣看到了那個結局。
但他們沒有聲張,甚至全面封鎖了這個消息。知道這些的,都是位高權重的領導人和最權威的科學家。
他們連夜不停地展開研究,試圖找出解決辦法,但直到目前還是毫無進展。
一些科學家認為這個公式是完全不靠譜的,不用相信。他們試圖找出其中的不合理之處。有人說:能量是守恒的,如果物質世界的一切憑空消失,而物質的質量就是能量,那么這些能量去哪里了?
另一些人則根據公式的提示找出了一些浩劫發生的前兆:在一個封閉隔離的系統中,確實發現了原子數目在以緩慢的速度在下降,但這個速度太過緩慢,以至于對現實幾乎沒有影響。
這是人類察覺不到的,一代人一個世紀大約平均每個人也只是憑空消失了幾百數目的基本粒子,對數目龐大的基數來說根本不足為道,然而,要是過上個幾百萬年,那個結局終將是要來的。
他們被這個結果驚呆了,能量守恒以及一切守恒定律都被打破了。
宇宙在膨脹,而基本粒子在減小,這將給人類的星系移民帶來災難。
在宇宙漫長的時間中,這種消失速度將會給它帶來一個終點。屆時星群不再閃耀,星系不再旋轉。
吉克木卻把目光移到了另一個神秘的物體:黑洞。
黑洞的中心天體是最為致密的物質,原子核擠作一團,產生巨大的引力,使靠近它的一切物質都難逃厄運。
吉克木想的是:黑洞,也許是宇宙湮滅之途上,最后存在的星體,因為它的原子密度是最大的,當所有星體都湮滅完全時,它或許存在著。
幾乎同時地,吉克木和聯合政府的科學家都想到了一條路:收集所有能收集的物質。
在未來,原子,中子等這些東西會變得極為匱乏,只有足夠的基本粒子資源,人類文明才能最大限度地延續。
土球政府立即秘密地開展了這項行動,對外宣傳尋找星際資源,實則是在收集所有物質。
在土球所在的星系里,新增了幾個人造的小行星,并且不斷地增大。
明明榷在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宇宙時,發現了這點,于是向政府提出了警告。
新增人造星體,會對原本星系的星體平衡造成影響,可能會導致大碰撞。
聯合政府同意了他的觀點,開始把收集的物質轉移到星系邊緣,那些遠離引力中心的地方。
完成這項任務的都是半自動機器人,每一臺機器都有一個人操控。
得益于來自未來的明明榷的揭示,以及吉克木公式的預示,人工智能機器方面的研究已經成為了全人類的禁區。
“人腦是宇宙間最精密的儀器,我們為什么還要去創造一些蹩腳的程序來完成本可用人腦完成的復雜任務呢?”
中學教材的某一頁上有這么一段話。
那些繁復的工作當然得靠半自動機器來完成。
而那些至關重要的,有關進化與成長的領域,人類已經信不過其它的物種,哪怕是他的創造物。
哦,造物主,但我們已經不關心這些宏大的東西了。
現在,我們需要面對現實,關心生活中真實可感受到的一事一物,生活的血肉。在一百年以內的生涯里,我關心不了宇宙上百萬億年的旅程,讓我高興地活著就行,造物主。
吉克木在絲絨被子下昏昏欲睡時呢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