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那場大場面,就算如今我回到老家,找人問細節,只要是爺奶輩分的老輩子些,都還是記憶猶新,感覺說起來可以噴你三天三夜的口水。
綜合所有版本,還是我的親奶奶這一版應該是最接近真相的。
她說,當年結婚之后一起過了兩三年的生活,但是,我爺爺這個人吧,游手好閑,好吃懶做,就算有一門十分不錯的手藝,會給人算八字,但是必須要等到手里的錢花完了,家里沒得余糧了,才會想起出去做事。而這一切,要從我的老祖兩個開始說起。
我爺爺一共兄弟四個,他排行老三,人稱“彭三爺”。
當年,我們鎮子是鹽路古道,四通八達,四面鄉寨都要到鎮上趕集。那個動蕩的年代里,彭氏是當地的一大地主家族。按我四奶奶的說法是,當年我爺爺和四爺爺還小的時候,經常拿著老祖給的銀元去幫他們買大煙。
當時由于我爺爺嘴甜會哄人,所以從小就被老祖寵的上天入地,想吃什么買什么,想花多少錢就給多少錢,所以造就了我爺爺大手大腳,不思進取的壞習慣。
后來開始斗地主的年代,好多地全部都遭分出去了。
具體那個時候都發生了哪些事情,已經沒得人再提起過了,只曉得那個時候開始,爺爺就有了會給人看相算命的本事。
后來,經過媒人介紹,爺爺和奶奶結婚了。
在一起生活了兩三年,奶奶一直沒有懷上,后來覺得實在過不下去,就改嫁了。
其實,奶奶在和我說這些過往的時候,還是忽略了很多細節的,不知道是真的記不清楚了,還是覺得在我們小輩面前,有些事是過于難于啟齒的,所以不提也罷。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從四奶奶那里得到了一些補充。
即使當年的爺爺一貧如洗,啥子都沒得,但是,誰讓人家有一張巧嘴,身上確實也給人一種才氣洋溢的感覺,所以,他的身邊相好的從來沒有斷過。傳說當中,鎮上起碼一半的年輕漂亮的女的都和他有點故事。
這一點后來從我老漢兒的嘴里也得到了證實。老漢兒說,他從小干媽就沒有斷過。
說回當年那場大戰。
奶奶改嫁之后的一個月,忽然就有喜了。大橋爺爺(我們從小就這樣稱呼另外一位爺爺)非常高興,因為這是他的第一個娃兒,所以奶奶得到了更貼心的照顧。他們一直非常甜蜜。
但是,有時候就是這樣,生活總是要給你無處不在的驚喜。因為我爹出生的時候,只在我奶奶的肚子里面待了八個多月,也就是說,我爹也有可能是老彭家的種。
神奇就神奇在這里,這是我現在也想不明白的其中一個疑惑。
按我奶奶的說法,那個時候,連點電燈都還沒有普及,煤油燈或者蠟燭還比較多的時候,他和大橋爺爺都沒有覺得我老漢兒的出生有啥子不對,因為她那個時候為了種地,搞生產,雖然挺著大肚子,還是做了很多體力活兒,所以時不時就會見紅,一直都請了老中醫保起胎走的。而且他們的新家離我們鎮上,少說幾百公里遠,畢竟是隔了兩個縣城。那為啥子會走漏消息,引起后來的事呢?
就在我老漢兒頭一天剛辦完滿月宴,第二天就有一大幫人上門了。
那個陣仗,就算是現在回憶起來,奶奶說她依然會感到心驚肉跳。
老彭家的族中親老,一個個都帶著鋤頭、扁擔,兇神惡煞,喊著讓我奶奶交出老漢兒,說這是老彭家的種,他們敖家休想帶走。
敖家的人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也都抄起了家伙事準備大戰。
兩家話事人也不曉得咋個談的,最后還是打起來了。
奶奶說,雙方打的頭破血流,誰也不退,最后不曉得是彭家的哪個,直接跑進屋子里面,抱到娃兒就開始跑,敖家的人看到了,哪里肯干,也伸出手去搶,于是一大幫人,兩家人,一邊拽腿,一邊拽手,奶奶就在旁邊撕心裂肺地喊,但有啥子用,當時那個情景,就算出了人命也都不稀奇。
直到最后,奶奶嚎叫了一嗓子,尖叫起來,說:“啊~娃兒身上已經紫了,不要搶了,娃兒要沒得氣了,快放手呀!!!”雙方這才都罷了手。
這場大戰,老漢兒差點遭族親分尸,最終以彭家悻悻而歸,敖家暫時領先而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