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運動損傷風險因素

除了高強度運動帶來的沖擊,運動損傷的發生還受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的影響,例如骨骼、肌肉是否有損傷史,關節活動是否受限,肌肉力量是否不足,是否缺乏本體感覺,或者動作姿勢是否不正確等。

損傷史

骨骼與肌肉是實現運動功能的主要器官,如果運動員的骨骼與肌肉有損傷史,會大大提升其發生運動損傷的風險。相關研究表明,在高校開展的足球、橄欖球等運動中,有損傷史的球員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比沒有損傷史的球員大幾倍。這主要是因為韌帶和肌肉的既往損傷會降低其彈性,破壞其平衡,使其運動能力受限,容易因運動中的強大沖擊力再次受傷。

關節活動度

關節活動度指關節的有效活動范圍,主要通過人體的功能性運動表現出來。活動度可分為主動活動度與被動活動度。主動活動度指人體在進行主動動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柔韌性,肌肉活動會參與其中;被動活動度指在肌肉不發生收縮的前提下,身體所表現出來的柔韌性,即關節的活動范圍。

關節的活動度與肌肉、韌帶分不開。韌帶是關節囊的主要組成部分,圍繞關節,起到穩定關節的作用。肌肉的柔韌性則決定了關節在動態環境中的活動范圍。如果肌肉與韌帶的柔韌性差,關節活動度小,運動中很容易造成損傷。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在進行比賽或運動前,有必要進行充分的熱身,這是因為熱身可以讓血液流速加快,身體溫度升高,與關節相關的韌帶、肌肉和肌腱等組織的黏滯性也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使得關節潤滑度提高,關節活動度變大,從而有效減小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相反,如果不進行熱身,關節各相關組織還處于低溫黏滯狀態,此時直接開始進行比賽或運動,身體運動范圍必然受限,從而增大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

肌肉力量

身體的力量來自肌肉做功。肌肉力量的大小,決定著身體運動功能的強弱。如果肌肉力量弱小,易造成運動損傷。

動作質量的決定因素

肌肉力量決定動作質量。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有力的肌肉可以配合骨骼做出各種動作,也能承擔起足夠大的負重。如果肌肉力量弱小,動作做不到位,會導致代償現象發生,而發生代償現象是運動損傷的產生原因之一。另外,進行負重訓練時,如果肌肉力量不足,也容易引發運動損傷。

維持身體穩定的重要因素

肌肉力量是維持身體穩定的重要因素。核心肌群的力量有維持身體穩定的作用,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有維持關節穩定的作用,如果這些肌肉或肌群的力量較弱,會影響核心穩定性與關節穩定性,從而引發運動損傷。

不均衡引發運動損傷

肌肉力量不均衡,也是引發運動損傷的原因之一。肌肉力量不均衡會造成不良體態,下交叉綜合征就是典型的例子(見圖1.9)。在下交叉綜合征中,腹部、臀部肌肉力量薄弱,要依靠腰部、背部、大腿前側的肌肉維持身體平衡,這樣會造成身體重心的前移,并產生膝外翻,加重下肢關節的壓力,帶來運動隱患。

圖1.9 下交叉綜合征

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是指無論人體處于何種狀態,人體的各運動器官,包括肌肉、肌腱和關節等,所產生的感覺。這種感覺能對人體的位置、空間和狀態等產生判斷,有利于運動的進行。

本體感覺從低到高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等級

第一等級指身體運動器官(例如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等)在位置、運動和負重等方面的感覺。

第二等級

第二等級指小腦對運動的協調感,以及前庭對運動狀態和頭部空間的感受,表現為平衡感。

第三等級

第三等級指大腦皮層對運動的整體感覺。

本體感覺有多種感受器,這些感受器除了有感知功能外,還配合神經系統調節人體活動,并保護人體器官。例如人體的骨骼肌與肌腱中存在著肌梭與高爾基腱器,二者都是人體的感受器。肌梭位于骨骼肌中,當肌肉被拉長時,為了避免因過度拉伸而受傷,肌梭會向中樞神經系統發出信號,中樞神經系統反饋信息,使肌肉收縮。高爾基腱器位于肌腹與肌腱的連接處,肌肉收縮時,高爾基腱器會感受到肌肉張力的大小與變化速率;如果肌肉張力過大,超過高爾基腱器閾值時,高爾基腱器就會產生神經沖動,傳入神經中樞,引起反射,使肌肉放松。

本體感覺的缺失,并且無論是哪一等級的缺失,都會給運動帶來感覺障礙,引發運動損傷。

動作姿勢

動作姿勢正確在運動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錯誤的動作姿勢,輕則導致運動水平降低,重則引發運動損傷。動作姿勢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靜態姿勢,另一類是動態姿勢。

靜態姿勢

靜態姿勢指人體處于放松狀態的姿勢,例如坐姿、站姿和臥姿。靜態姿勢是運動的預備階段,靜態姿勢不標準或不正確,會影響運動水平的發揮。

動態姿勢

動態姿勢是在空間內任何時間、任何運動平面組合中保持最佳瞬時旋轉軸的能力,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在動態姿勢中,身體各部位在運動中都處于合理的位置,才能產生最高的工作效率。就像在一個簡單的投擲動作中(例如投鉛球),如果髖關節缺乏穩定性和平衡能力,扭動旋轉位置有偏差,前期的助跑力量就不能有效地傳遞給上肢,而上肢向后收以儲存勢能及后續向前、向上做投擲動作時,會缺乏一個穩定的平臺,導致不但發揮不出正常的投擲水平,還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正確姿勢

首先,正確的姿勢要求肌肉處于平衡狀態—無論是長度,還是彈性,都在最佳狀態。人體在做一個動作時,除了由主動肌收縮發力之外,還需要協同肌協同收縮做功,拮抗肌舒張配合。如果拮抗肌彈性不好,舒張有限,會限制主動肌的收縮程度,影響動作效果,關節會偏離最佳角度,甚至產生關節與韌帶的磨損,久而久之造成損傷。

其次,正確的姿勢講究人體中立位(見圖1.10)。人體中立位即人體在站立時,從正面觀察,頭部端正,沒有外斜或扭轉,雙肩高低齊平,肩部自然下沉放松,雙腳保持與臀部寬度相同且可略向外打開;從側面觀察,肩部、脊柱、膝部和腳踝,從上到下連成一條垂直于地面的直線;從背面觀察,從后頸到臀部中心,再到雙腳中間位置的連線,可以形成一條垂直于地面的直線。

圖1.10 人體中立位(正面和側面)

當處于運動中時,人體的姿勢是在不斷變動的,并且需要在不同的動作中保持平衡。運動中平衡的保持也有幾個原則。例如在進行舉重類動作或爆發力很強的跳躍動作時,需要保持脊柱的挺直狀態,即通常要求的背部保持挺直;在進行硬拉類動作或跳躍類動作時,要求耳部、肩部和髖部在同一平面上。這樣身體的穩定性就會大大提升,可有效減小受傷概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国县| 清流县| 钟山县| 寻甸| 长乐市| 清原| 通河县| 陆良县| 赞皇县| 海淀区| 来宾市| 定日县| 昌都县| 潮州市| 土默特左旗| 页游| 犍为县| 常山县| 北碚区| 丰镇市| 札达县| 广昌县| 永靖县| 怀宁县| 郑州市| 彰化市| 徐水县| 伊川县| 鹤峰县| 香河县| 南皮县| 平远县| 塘沽区| 五莲县| 喀喇沁旗| 玛纳斯县| 葫芦岛市| 汨罗市| 昆明市| 全南县|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