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北門烽煙
- 寧郎毒計安天下
- 接笏
- 2036字
- 2024-08-31 09:00:00
不多時,北門。
張飛和周元一行人在決定把北門當作突破口后,便來到了離北門不遠的丘陵上。
望著下方不遠處寥寥數人的黃巾軍,周元當即輕聲下令。
“整軍。”
言罷,周元和張飛身后的三千騎兵便都紛紛翻身下馬,老練的整理起了身上的輕甲以及檢查戰馬。
片刻后,三千騎兵便已經準備就緒。
見狀,早已迫不及待的張飛當即咧嘴一笑,翻身上馬。
隨后只見張飛高舉手中的丈八蛇矛,粗壯的雙腿用力一夾馬腹,一邊沖向敵營,一邊高聲喝道。
“殺!”
張飛話音一落,三千鐵騎便應聲而動,緊隨其后。
三千匹安裝著馬蹄鐵的戰馬踐踏著大地,發出滾滾悶雷聲響,好不駭人。
直到張飛等人來到敵陣幾百米外的地方后,那些黃巾士卒才察覺到了這股動靜。
“敵襲!”
一道聲色恐慌的喊叫聲傳來,打斷了不少黃巾士卒的美夢。
作為主將的胡慎聞言連忙掀開被褥,連甲胄都沒穿便匆忙跑出營帳外,可只是一眼,就已經嚇的他雙腿發軟。
“列陣!”
“趕快列陣!”
癱倒在地的胡慎撕心裂肺的大聲喊叫著,可效果甚微。
這支黃巾軍動作散漫,壓根就沒有接受過嚴苛的訓練。
故而還沒等這群黃巾軍拿好長矛列陣,張飛等人便離他們已經近在咫尺,雙方僅相隔不足百米。
不過在胡慎的死命催促下,總算是列好了一排長矛兵。
可等到那些黃巾士卒看清張飛等人的時候,都不免睜大了眼睛,更有甚者還丟棄了手中的兵器轉身逃去。
從人到馬,皆是全副武裝,黃巾軍手里的長矛壓根對張飛等人一點威脅都沒有。
“砰!”
雙方相撞的瞬間,那一排排的黃巾士卒便直接被輕易的撞飛出去,強大的沖擊力使得他們倒飛數米,生死難料。
而這些做了些準備的黃巾士卒都被打的哭爹喊娘,那自然就更別提那些逃跑甚至還在夢鄉里的黃巾士卒了。
三千騎兵猶如入無人之境,肆意砍殺著黃巾軍。
張飛等人像是滔天的洪水一般席卷著黃巾營寨內,沿途所過之處,竟無完卵。
與此同時,安丘城上的哨兵們早早的就注意到了下方的情況。
從三千騎兵在數里外沖鋒而來掀起了滾滾塵煙后,安丘城上的哨兵們便已經派人將情況稟告給了關羽。
不久后,關羽和薛勝便匆匆出現在了城墻上。
看著下方不遠處正殺的起勁的張飛,關羽當即面色一喜,高聲喝道。
“速速打開城門!”
關羽言罷,沉重的城門便徐徐打開,揚起陣陣沙塵。
而另一邊的張飛等人自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動靜,旋即便都往城門殺去與關羽匯合。
“呼!”
此時的周元渾身是汗,雖然他是個文人,但騎射沖陣也略通三分,只不過許久沒有像今天這樣痛快了。
“子賢,感覺如何???!”
“痛快不痛快?!”
張飛一邊騎著馬,一邊轉頭看向一旁的周元,哈哈大笑。
周元沒有回話,可上揚的嘴角以及興奮到顫抖的雙手都出賣了他此刻的心情。
......
另一邊,齊郡臨淄城刺史府內。
“阿嚏!”
床榻上,曾宜面色虛弱,還不停的打著噴嚏,看的不遠處的寧澈又不禁往后挪了挪腳步。
顯然,曾宜感冒了,換句話說就是風寒。
眼下這個季節天涼,稍不注意便會得些小病。
曾宜估計就是給寧澈辦事經常四處往外跑,才得了感冒,起初他自個也沒當回事,覺得熬一熬就好了。
可結果曾宜的病情卻愈加嚴重,導致他在給寧澈匯報工作的時候便當場暈倒在地,搞得寧澈還以為是有刺客。
而寧澈對曾宜也還算是重視,直接讓他住在自己府上,然后這幾天還城里的郎中全給找了個遍,藥都抓了不少。
現在就是一天三大碗藥湯給曾宜灌著,時不時寧澈還會前來探望。
不過中醫都有個通病,雖然治本,但是見效慢。
因此曾宜在喝了四五天的藥之后,現在也只是勉強舒服點,還得繼續養著。
感受著人中上的清鼻涕和被死死堵著的鼻腔以及暈乎乎的大腦,曾宜很是勉強的掙扎起身,想要給寧澈道謝。
見狀,不遠處的寧澈無奈扶額,隨即在深吸了一口氣后便屏住呼吸跑到了曾宜身旁。
然后寧澈便將曾宜給按回了床榻上,為其蓋好被褥后便連忙跑開,回到先前站著的位置后才松了口氣說道。
“興仁啊,你這段時間就先好好養病,別的事你都先不用管了?!?
“過幾日本官再給你找個神醫來,保證藥到病除啊。”
言罷,寧澈便匆匆離去,只留著幾個侍女照顧曾宜。
在這個時代,一個小病也很有可能就要了一個人的命。
而眼下曾宜臥病在床,自然就沒法替寧澈分擔政務。
故而這段時間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都得寧澈親自處理,搞得他苦不堪言。
看著面前桌案上堆積如山的竹簡,寧澈就一個腦袋兩個大。
難怪諸葛亮英年早逝,每天都從早到晚的處理政務,連好好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這么搞身體怎么可能會好。
俗話說眼不見為凈,寧澈便直接披上大衣來到了屋外。
一股微風拂過,寧澈深呼吸了幾下后才覺得舒緩了許多。
看著地上漸融的積雪,寧澈又轉頭看向一旁的太史慈,輕聲問道。
“子義,現在是什么日子了?”
太史慈愣了一下,隨后沉聲回道。
“大概初三了吧?”
寧澈點了點頭,隨即又抬頭望著湛藍的天空與純白的云朵發起了呆。
良久,寧澈才像是想起了什么,回過神來,又轉頭看向太史慈說道。
“子義,你趕緊派人去一趟沛國譙縣,請一位叫華佗華元化的神醫過來。”
“興仁的病有點嚴重,此事得盡快了?!?
聽到關乎曾宜的安危,與其交好的太史慈自然沒有一絲猶豫,當即領命離去。
沒人不在乎自己的命,只要寧澈能拉攏到華佗,那往后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都是一個重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