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冀州。
初秋風起,朔風凜冽掃過,四海蒼茫,大地披霜。
曲陽城,三丈巍峨矗平原,野草連天風卷寒。
城外曠野,天際盡頭,黑線蜿蜒如蛇,震顫著大地。
數萬大軍如墨海翻涌,旌旗蔽日,化作遮天黑云,浩蕩向平峰壓來。
董卓跨馬橫陳,粗獷面容難掩眸中暴虐,眸光如刃,遠望曲陽,虎視眈眈。
如今董卓圍攻曲陽兩月余不克,朝廷自然極其不滿,已經打算派朱儁或是皇甫嵩來接替他了。
而在得知這個消息后,董卓怎么能不著急?
畢竟就連盧植現在都被關在牢里,要是朝廷真降罪下來,那董卓的下場可就不僅僅只是關大牢了。
可張梁聚攏巨鹿河間等地黃巾十余萬人,據城而守,董卓的西涼鐵騎幾乎無用武之地。
而對于盧植留下的軍隊,董卓的所作所為又不能服眾,因此攻城效率極低,讓董卓吃盡了癟。
不過這一次,董卓是下足了狠心,不破不還。
“殺!”
董卓大喝,隨后抽刀怒指曲陽城。
接著,數萬大軍便齊步直逼曲陽城下,然后開始破城門,搭云梯。
而曲陽城頭,箭矢如密雨般傾瀉,鏗鏘釘入城外的沖車與木幔之盾,回蕩起陣陣沉雄鼓點。
鐵騎后隱井闌云梯,沖鋒掩于沖車木幔間,云梯瞬起,萬軍如潮,轟鳴撼城,勢不可擋。
箭雨傾盆,云梯直聳城垣,井闌弓手齊發,壓制敵焰,刀盾勇士,盾如鐵壁,將佐揮斥間,蟻附攀城。
此時,見局勢僵持不下,董卓又高聲怒喝道。
“首登城闕者,金賞百兩;退卻一步者,全家抄斬!“
號角聲連綿悠長,戰鼓轟鳴震天。
放眼望去,董卓身后的那三千西涼鐵騎靜默如影,鐵甲森然,列陣以待,冷眸旁觀著這場廝殺。
而彼時的城垣之上,滾石檑木如怒濤般傾瀉,石灰如霧彌漫。
木盾雖堅,難御天崩地裂之勢,數百勇士瞬間被巨石吞噬。
可接著又是石灰入目,痛徹心扉,一個個士卒便在哀嚎中自云梯墜落。
戰鼓轟鳴,箭雨如泣,喊殺與哀嚎交織成曲,響徹云霄。
有人在云梯前踟躕不前,也有人膽怯匿后,唯余吶喊空響。
沖車撼門,轟鳴震耳,城門卻屹立如山,不動分毫,固若金湯。
城墻下的勇士成陣隕落,織就了一朵又一朵的血花。
官軍鐵流,雖然巨械,但卻步步維艱。
可黃巾之眾浩如煙海,城墻矛影森森,丈余長兵凌厲而下,重物如雨傾盆,官軍應接不暇。
唯井闌弓手,矢如雨注,方得喘息之機,余者皆如風箏斷線,悲鳴而墜。
郭典望著城下的尸山血海,心焚如炬,于是苦勸董卓。
“將軍,敵踞堅城,我等傷亡慘重,宜改圍城之策,以智取勝吶!“
其實郭典先前就再三勸誡過董卓,曲陽固若金湯,黃巾十萬眾,然糧草之耗,如江河日下。
董卓若以逸待勞,圍曲陽而斷其生路,不過數月,城內黃巾必因饑寒交迫,棄城而出,曲陽自將不攻而破。
可董卓急功近利,驅兵猛進,兩月鏖戰,黃巾堅城未破,而官軍已顯疲態。
要不是董卓身后的那三千西涼鐵騎,才使北軍未敢懈怠,可士氣已幾近消磨。
聞言,董卓怒目圓睜,厲聲斥向郭典。
“盧植就是因怠戰遭貶,你難道想要我步其后塵?!”
“將軍!”
“閉嘴,我才是主將!”
聽罷,郭典無奈的嘆了口氣。
郭典說的自然沒錯,可董卓沒法去等,朝廷并不會去體恤邊陲艱辛。
烽火連天,戰鼓依舊不息。
趙靖麾下的先鋒軍雖然悍不畏死,但一瞬之間便有七八百英魂隕落。
看的趙靖面如寒鐵,心痛如絞,不是自己的兵不心疼。
隨后,趙靖回首眺望,只見董卓依舊狂呼沖鋒。
見此,趙靖已經沒了退路,只得心一橫,抽刀率殘部奮勇,直襲前方的絞肉場。
初秋九月,塞外朔風如刃,冰冷刺骨。
盧植留下的北軍精銳,歷經半年征戰,疲憊不堪,早已經沒人再想打下去了。
可他們身后的那三千刀鋒映寒光,董卓令如山,敗退即斬,逃者無赦。
“殺!”
劉備左執盾右拿劍,如猿躍梯,高呼而上。
別看劉備此時身先士卒,其實他根本就不想打這場戰。
先前廣宗的黃巾軍不僅只剩七八萬之眾,而且圍城之勢已成。
然董卓立功心切,轉赴曲陽求速勝,戰局也因此徒增變數。
并且董卓還驅兵疾行,舍棄未竟之攻城利器,至曲陽方覺敵眾更甚廣宗,官軍頓陷進退維谷之境。
而劉備麾下募集的近萬士卒,此時也士氣萎靡,死傷大半。
可董卓那廝逼得緊,劉備就是不想上也得上。
雖然劉備亭侯之爵,董卓無權處置他,但董卓若是想告他個怠軍之罪,恐爵削之禍難逃。
正當此時,一塊巨大的滾石向著劉備砸來,不遠處的關羽則連忙大聲提醒。
“大哥小心!”
慌亂間,劉備避無可避,只得縱身一躍,跳下云梯。
下一刻,巨石驟落,云梯崩裂,無數士卒被巨石砸落,哀鳴四起,慘狀令人心悸。
而底下的張飛見劉備墜落,連忙撲救下劉備,二人翻滾間化險為夷。
見狀,關羽也單手持盾御箭雨,另手緊握云梯,疾速下滑,趕往兩人。
攻城戰不像其他戰役,各個方面都很受限制。
就好比武器方面,像張飛的丈八蛇矛和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都沒法攜帶。
因此關羽和張飛只能與尋常士卒一樣,一手持盾一手拿刀,總之兩人砍起人來都感覺十分不順手。
“大哥三弟,沒事吧?!”
關羽攙扶起兩人,隨后周圍數名親兵便立即舉起盾牌,將三人團團護住。
“無妨,先撤!”
劉備右手一把拔出左肩上的箭矢,額上汗如黃豆般大。
這種傷勢下,就算劉備北軍司馬,那也難續戰陣,而且董卓亦難再驅其赴城危。
接著,劉備及其殘部便在城墻下相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