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各懷鬼胎
- 寧郎毒計安天下
- 接笏
- 2054字
- 2024-09-22 09:00:00
寧澈一出此言,袁隗的一雙老眼當即一亮。
武陽郡雖然是偏僻了些,但袁紹現在只是個六百石的小吏,能一躍成為封疆大吏,已經是極大的升遷了。
而長沙雖然離洛陽是遠了些,但繁華程度不低,人口也不少,油水和政績也很容易撈。
如果袁紹和袁術都能夠當上太守,再加上只要沒犯什么大錯,過幾年等太子的人選出來后,袁隗自然有的是辦法把他倆調回洛陽。
屆時,便極有可能又是袁家興起的時機。
想到這,袁隗當即毫不猶豫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說什么也得幫寧尚書這個忙了?!?
聞言,寧澈微微一笑,拱手說道。
“那在下便多謝袁老相助了?!?
此時兩人在內心里都互相輕視著對方,一個鄙夷對方如此容易上鉤,另一個則看不起對方身為尚書令結果卻連一郡太守都拿捏不住。
而在達成自己的目的后,寧澈便揣著大好心情的往自家宅院趕去。
畢竟僅是以兩個太守的職位就把袁紹和袁術趕走,這對于寧澈來說自然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在歷史上漢末的時候,也就袁紹和袁術的實力比較強大,曹操可以說是在夾縫中爬出來的。
早期的曹操甚至是依附于袁紹來對付袁術,等袁術兵敗之后,才得以喘息發育,最后擊潰袁紹。
因此寧澈只要把袁家兄弟和曹操趕出北方,那即便北方各地有不少軍閥割據一方,也沒人會是劉氏集團的對手。
而對于袁隗來說,能碰上這樣的事情,壓根就和天上掉餡餅一樣。
此時的兩人都默契的認為自己血賺,畢竟對待問題,不同的角度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在袁隗的角度來看,如今的東漢王朝政局穩定,海內承平,完全沒有任何將要傾覆的跡象。
不過事實上即便是原本歷史上的東漢王朝,在現在乃至更靠后的時間里,也沒有完全到走到末路。
雖然東漢起義不斷,但除了黃巾之亂,基本上沒有能威脅到皇位的大規模叛亂。
至于天災和外敵,那也是影響甚微。
天災雖然有,但不是很多并且規模不大,根本動搖不了東漢王朝數百年的根基。
而外敵除了幽州和涼州的外族勢力,其他的基本都被地方軍閥教訓的老老實實。
更何況現在的漢靈帝還是掌握著大權的,政治局勢也還算穩定。
故而在袁隗看來,如果有人跟他說大漢將亡,那估計袁隗會毫不猶豫的把那人當成瘋子看待。
不過有這樣看法的人并不只有袁隗一人,其實幾乎全天下的人都是這么想的。
在寧澈走后,袁隗便立即派人去把袁術叫了過來。
之所以袁隗沒有把袁紹一起喊來,是因為袁術和袁紹現在的關系并不好。
對于袁紹,袁術是從來沒有把他當作過自己的家人的,這點從歷史上袁術當眾辱罵袁紹是自己的家奴就能看出來。
而對于袁術,袁紹被袁術如此蔑視自然也沒什么好臉色給袁術看。
因此為了防止二人見面掐架,袁隗只能將兩人分開喊來。
不多時,袁術便慢悠悠的來到了袁隗面前,隨后很是散漫的說道。
“叔父,不知所為何事?”
對于袁術這副模樣,袁隗早已經習慣,只是一臉平淡的說道。
“公路,你可愿外出去做太守?”
此言一出,袁術當即便精神起來,連忙問道。
“叔父難道有辦法嗎?”
袁術現在擔任的虎賁中郎將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權力,只是相比于人家北軍中郎將執掌數萬人,袁術這個虎賁中郎將和看大門的壓根沒區別。
雖然袁術能管一千多人的宿衛禁軍,但這權力也就那樣,而且并不自由。
故而袁術早就不想干了,只是礙于沒有更好的選擇,才不得不繼續干下去。
袁隗瞥了一眼袁術,沒好氣的說道。
“問那么多做什?”
“愿去就說,不要問東問西。”
聞言,袁術又連忙點了點頭,湊到袁隗身旁賤兮兮的笑道。
“愿意,當然愿意,只是不知能去何地?”
聽罷,袁隗才不緊不慢的吐出三個字。
“長沙郡。”
三字入耳,袁術當即大喜。
“好好好!”
“那便拜托叔父您了!”
見袁術這副沒出息的模樣,袁隗看的心厭,連忙開口說道。
“好了,也有些時候了,你快回去吧,莫要被人抓住了把柄?!?
打發走袁術后,袁隗便又派人叫來了袁紹。
而袁紹比起袁術,其實更有一個頂級世家的傳承人的風范,故而袁隗對于袁紹的態度比對于袁術的態度要好了不少。
在見到袁隗后,袁紹便很是恭敬的對袁隗躬身一拜道。
“叔父。”
聞言,袁隗面色溫和的看向袁紹,輕聲笑道。
“本初啊,有件好事不知你愿不愿去?!?
聽罷,袁紹先是一愣,隨后眉頭微皺。
“不知叔父所言何事?”
袁隗很是欣賞的看著袁紹,和聲說道。
“那寧澈寧子旭,本初你可曾聽聞?”
“尚書令的大名自然聽過?!?
“聽過就好,現在他愿意舉薦你為武陽太守?!?
“叔父,這?”
袁紹聽的一臉疑惑,畢竟他和寧澈莫說交情,就連面好像都沒見過,現在又怎會舉薦他為太守。
袁隗一臉淡然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那寧子旭有求于我,作為交換,你與公路都能當上太守?!?
“等再過兩年,叔父我再想辦法把你們調回洛陽,到時候你們最起碼也能當上京兆尹或者司隸校尉?!?
“或許將來我袁家又能再添一公,你們可要好生把握住機會?!?
袁紹的能力要比袁術優秀,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心胸謀略,袁紹都要比袁術強的多,因此袁隗其實也更加看重袁紹。
至于身世問題,袁紹雖然是袁逢的庶子,但后來袁逢又把袁紹過繼給了袁成,故而嚴格意義上袁紹也算是袁家嫡子。
只是唯一的問題就在于袁紹先前因為四處結交黨人而得罪了宦官派系,導致袁隗甚至都被趙忠警告了一番。
這也導致袁家根本不敢多給袁紹資源,不然袁紹也不可能到現在才是一個六百石的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