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說過公孫瓚。公孫瓚并不是幽州的州牧,幽州的長官是幽州牧劉虞,公孫瓚則是幽州的遼東屬國長史和中郎將,屬于劉虞的下屬,但是公孫瓚姿容雄偉,驍勇善戰,先是跟鮮卑人打,又跟烏丸斗了兩年,手握強大軍隊,是幽州的實力派,并不把劉虞放在眼里。另外,別忘了,他的老同學兼小弟劉備,也跟著他好幾年了。
這一天,公孫瓚呆在幽州自己的府里,正籌劃南下打冀州,就有門官來報,說外面有一群冀州人來投。
請進來一看,見這位勇士,身長八尺(一米九二),姿顏雄偉,施禮后,自報名姓:“我是冀州常山國真定縣人,名叫趙云,字子龍,帶著吏卒部曲,前來投奔明將軍。”
公孫瓚正郁悶自己幽州的人多跑去冀州投奔袁紹了,一見有冀州人來投奔自己,很高興,就故意嘲逗趙云說:“聽說貴州人都愿為袁氏效力,你怎么獨獨回心,是迷途而知返了嗎?”
趙云是個嚴謹不愛開玩笑的人,答說:“天下人言洶洶,說什么的都有,也不知誰說得對。百姓有倒懸之厄,日子太苦,鄙州人議論,去仁政之所在。倒不是非得看不上袁紹而私愛明將軍也。”
明將軍,當然就是指公孫瓚了。這話說的中正懇切,意思是只去有仁政的地方,沒有別的意思。
公孫瓚當即就沒話了,呵呵一笑。留下趙云隨自己征討。
劉備聽說這里新來了個趙云,就找機會與之相見,見面之后,分外奇之,于是主動善待幫助趙云。趙云從劉備那里得到了兄長般的溫暖,也深自與劉備結托。可是過了一段時間,趙云感覺公孫瓚這里也沒有“仁政”,就以回家給老哥發喪的名義,向公孫瓚請假暫時回去一趟。劉備知道他是一去不返了,互相握手而別,趙云說:“我終究不會背忘你對我的好的。”然后上馬揚塵而去。
到了同年秋天,公孫瓚準備好了,帶著幽州兵南下,進入冀州東部的渤海郡(在河北省東南部滄州地區)。這時候,因為這兩年州郡兵去討董卓,各州內空虛,青州、徐州的黃巾軍余黨趁機又鬧起來了。青州在山東省北部,徐州在山東省南部。青徐黃巾軍禍害完本州,就從山東省冒出來,往河北冀州殺來,又來吃這里,正好進入渤海郡,有三十萬之眾。公孫瓚當即像河里的鱷魚一樣,逆擊這些遷徙的角馬,在渤海郡南部壽光縣把黃巾軍殺得大敗,斬首三萬余級。這些黃巾軍忙掉頭又回去,奔南邊的黃河跑,半路丟下數萬輛輜重。公孫瓚追來,半渡而擊殺,黃巾軍死者數萬。公孫瓚擄得生口七萬余人,車甲財物不可勝算。公孫瓚威名大震,兵甲更盛,然后從渤海郡西行一百公里進到冀州中部巨鹿郡廣宗縣。
在廣宗這里,公孫瓚往冀州各郡縣派出自己的人去當郡守縣令,冀州各郡縣紛紛開開大門表示跟著公孫瓚走。公孫瓚甚至把干部派去了青州,因青州刺史焦和死了,命部將田楷做青州刺史,叫小弟劉備當別部司馬,跟著田楷一起去了青州,從青州犄角袁紹。
袁紹這時候也急了,舉數萬兵去迎戰公孫瓚,兩軍合戰于廣宗縣的界橋。打仗之前,公孫瓚先寫了一篇上表,發給遙在長安的小皇帝,解釋自己跟袁紹打仗的原因:
“袁紹有十大罪狀:第一,何太后當朝,何進輔政的時候,袁紹不能干正經事,卻招天下猛將進京,致使丁建陽焚燒孟津,董卓跑來禍亂朝廷,這是第一罪;第二,董卓劫持天子以后,袁紹不能幫助天子,卻從洛陽竄逃,背主不忠;第三罪,袁紹在渤海郡暗中選練兵馬,打算進攻董卓,卻不告訴朝廷里自己的老叔和哥們,導致后者被董卓殺害,袁紹實屬不仁、不孝;第四罪,袁紹既然興兵討董卓,耗時二年,卻裹足不前,反倒廣搶地盤,剝割百姓;第五罪,迫死韓馥,搶了冀州牧的位子;第六罪,抄掠郡縣;第七罪,殺害功臣劉勛;第八罪,殺害兩個交保護費不及時的地方長官;第九罪,袁紹的老媽是個小保姆來的,地位低賤,由袁紹繼承袁家掌門人,損辱祖宗;第十罪,袁紹派周喁搶孫堅的地盤,斷孫堅糧道,導致孫堅不能追克董卓,耽誤救主大業。后將軍袁術也發來了信,說袁紹就根本不是人類。總之,袁紹的種種罪孽,把南山的竹子砍光了,在上邊寫,也寫不完。我現在就要像齊桓公、晉文公這樣的一代聽皇上的話的霸主一樣,去替皇上討伐他。皇上請聽我的喜報吧!”
袁紹被這些并非妄言捏造的罵辭罵得狗血噴頭,當即爆炸了。袁紹在界橋以南二十里的戰場上,排好陣勢。就見公孫瓚以三萬多步騎兵列成方陣:騎兵在兩翼,各有五千余匹,中間是步兵方陣,最里邊,白馬義從(一水全是騎白馬的)作為中堅,也有數千騎之多,分成左右兩校,左面的彎弓作勢朝右面射,右面的彎弓作勢朝左面射,用交叉火力網把中間最寶貴的騎著白馬的長官公孫瓚保護其中。
袁紹看了,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心說,幽州兵的馬真是多啊。
袁紹叫來自己的部將麹義:“你在涼州長大的,你的戰法很有個性。你代表西涼人跟他們幽州人比試一下吧,就靠你了。你就做先登吧,我給八百人。”
麹義說:“八百人打他三萬人,已經足夠了,我這就去。”
袁紹說:“等一下,我再派出強弩一千張,從左右支持你。”
于是袁紹把自己的大陣列在后面,讓麹義的八百人在前面結成烏龜殼陣。這幫人都按著麹義從西涼帶來的打法,趴在地上,用大盾蓋住自己,好像一地的海龜。
公孫瓚說:“我真替袁本初臉紅,派出的先鋒兵因為人少,就都不敢站著。哈哈,傳令,白馬義從,把這些新鮮的烏龜都踩爛了!”
于是一片白云,滾著雷霆之聲,仿佛海云翻滾,向海灘上的烏龜群壓過去了,眼看變成一場暴風驟雨。烏龜們都靜靜不動,等敵騎已經逼近只有十幾步了,一起同時跳起,揚塵大叫,直前沖突,這些倆后腿兒突然站起來的烏龜把公孫瓚的騎兵嚇得一愣神,麹義的八百先登軍擁盾猛撞,同時兩邊的千張硬弩也飛蝗一般射來,大量騎手紛紛倒地,公孫瓚派置的冀州刺史嚴綱被陣斬,公孫瓚軍陣亡千余人。
袁紹把令旗向前一指,喊道:“擊鼓!”后面步騎兵一起掩殺,公孫瓚的步騎兵一起玩命奔逃,越過了營盤也收不住腳,直跑到了北邊二十里外的界橋上去。公孫瓚氣得哇呀亂叫,怒道:“我今天卻不信了!”勒馬仗矛立在橋頭,掉過頭來,帶著兵卒準備再來一次決戰。
麹義追至,跟公孫瓚展開了橋梁爭奪戰,再次在橋上把公孫瓚攻破。公孫瓚矛斷馬傷,氣得嗷嗷直叫,敗過橋去。當時正是秋風颯爽的時節,公孫瓚這支曾經北駭鮮卑,鏖戰烏丸,功勛累累的軍隊竟這么糊里糊涂地跟著秋天的黃葉一起敗走回北方幽州。
袁紹這時候也帶著親兵向北過來了,還沒到界橋,差著十幾里,袁紹說:“我們已經大勝了,下馬休息一下吧。”
袁紹摘下頭盔捏在手中,坐在地上休息。這時候,忽然山崩地裂一般,公孫瓚部下的兩千余騎兵,在剛才被打蒙了過后,散逸至遠處,如今重新整頓起來,又齊整地殺過來了。袁紹之人望見,大驚失色。很快這些騎兵把袁紹之人圍了數圈,開始亂箭齊發,箭下如雨。此時袁紹麾下只有強弩數十張,持戟衛士一百多人而已。眾人驚恐萬狀。
副州長田豐趕緊跑上來,喊:“主公,那邊有一段斷墻,我趕緊扶你鉆進去避著!”
袁紹大怒,把頭盔一把摔在地上,大叫:“大丈夫當向前斗死,卻去墻中,就能可活嗎!”
壯哉!袁紹少時也是好任俠的。身邊的弓弩手聞聽如此豪言,無不咬牙發奮,端起強弩亂發,對敵騎頗有殺傷。這兩千多敵騎,不知道里邊圍的就是袁紹,于是被射之后,稍稍退卻。正在繼續對峙,好在麹義帶著兵跑過來。敵方的二千騎兵一看烏龜將軍又來了,嚇得大馬紛紛翹起后腿,夾著尾巴跑了。
袁紹一戰大勝,威震冀州,袁紹豈不烈夫哉!但是他和袁術、公孫瓚的矛盾并未就此解開,反倒仇恨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