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智囊補自序

憶丙寅歲(1),余坐蔣氏三徑齋小樓近兩月(2),輯成《智囊》二十七卷(3),以請教于海內(nèi)之明哲(4),往往濫蒙嘉許(5),而嗜癡者遂冀余有續(xù)刻(6)。余菰蘆中老儒爾(7),目未睹酉山之秘籍(8),耳未聞海外之僻事(9),安所得匹此者而續(xù)之(10)?顧數(shù)年以來,聞見所觸,茍鄰于智(11),未嘗不存諸胸臆(12),以此補前輯所未備,庶幾其可。雖然,岳忠武有言(13):“運用之妙,在乎一心。”善用之,鳴吠之長可以逃死(14);不善用之,則馬服之書無以救敗(15)。故以羊悟馬(16),前刻已厭其繁;執(zhí)方療疾(17),再補尚虞其寡(18)

【注釋】

(1) 丙寅歲:明天啟六年(1626)。馮夢龍生于1574年,卒于1646年,期間干支為丙寅的只有這一年。

(2) 蔣氏:此指蔣之翹,字楚稚。浙江嘉興府秀水(今浙江嘉興)人。明末布衣,致力古學,好藏書刻書,曾刻《楚辭》《晉書》《韓昌黎集》《柳州集》等。清初又搜明人遺集數(shù)十種,輯為《甲申前后集》,輯刻鄉(xiāng)邦人士詩為《槜李詩乘》四十卷。

(3) 《智囊》二十七卷:今所見《智囊》皆為二十八卷,二十七卷者未見。

(4) 明哲:指聰明睿智的人。

(5) 濫蒙嘉許:得到過分的夸獎。此為謙辭。濫,過度的,難以勝任的。嘉許,夸獎,贊許。

(6) 嗜痂:《宋書·劉邕傳》:“邕所至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嘗詣孟靈休,靈休先患灸瘡,瘡痂落床上,因取食之。靈休大驚。答曰:‘性之所嗜。’”后因稱怪僻的嗜好。此指愛好。

(7) 菰(ɡū)蘆中老儒:隱居水鄉(xiāng)的老書生。菰蘆,菰和蘆葦,兩者皆水生植物。借指隱者所居之處,民間。

(8) 酉山:即小酉山,古荊州山名。《太平御覽》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后因以借指傳世稀見的古籍。

(9) 僻事:不習見常用的故實。

(10) 匹:相配,相當。

(11) 茍鄰于智:只要與智有關。

(12) 胸臆:內(nèi)心。

(13) 岳忠武:岳飛,字鵬舉。南宋著名抗金名將。孝宗時追謚武穆,理宗時改謚忠武。

(14) 鳴吠之長可以逃死:孟嘗君用善學雞鳴、善為狗盜之門客而逃脫秦人追殺。鳴,雞鳴。孟嘗君從秦出逃,夜半至函谷關,關門要等到雞鳴才開,一個善學雞鳴的門客學雞鳴引得眾雞皆鳴,關門開,孟嘗君得以擺脫秦追兵。吠,狗叫,此指狗。孟嘗君在秦國被人陷害,秦王囚孟嘗君,欲殺之,孟嘗君門下善于狗盜的門客盜出狐白裘獻給秦王寵姬,孟嘗君方得以獲釋。

(15) 馬服之書無以救敗:指趙括雖讀其父馬服君趙奢的兵書也難以避免在長平戰(zhàn)敗被殺。馬服,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封馬服君。

(16) 以羊悟馬:漢趙廣漢善于輾轉(zhuǎn)推問,究得情實,如欲知馬價,就先問羊價,再問牛價,參考推究可知馬價。借指以此推知彼。

(17) 執(zhí)方療疾:中醫(yī)講究藥不執(zhí)方,合宜而用,反言之,指拘泥常規(guī)不知變通而沒有作用。

(18) 虞:憂慮。

【譯文】

回憶丙寅年,我住在蔣氏三徑齋小樓近兩個月,輯錄成《智囊》二十七卷,向海內(nèi)聰明睿智的人請教,常常得到過度的夸獎,而愛好者于是希望我能續(xù)刻。我只是個隱居水鄉(xiāng)的老儒生,沒有見到過酉山的稀有秘籍,沒有聽說過海外不常見的典故,從哪里得到能相匹配的事情續(xù)刻呢?然而幾年以來,我耳聞目見所接觸的,只要與智相關,從沒有不記在心里的,用這些補充前書所缺,大概是可以的。然而,岳飛說過:“運用的妙處,全在于心中謀劃。”善于運用,雞鳴狗盜的長處都可以幫助孟嘗君逃命;不善于運用,就是讀了馬服君趙奢的兵書也不能挽救長平之戰(zhàn)的失敗。所以由此事推知彼事,前面所刻已嫌棄太繁;拿著同一個藥方治療不同的疾病,再次增補還是擔心數(shù)量少沒有用。

第余更有說焉(1)。唐太宗喜右軍筆意(2),命書家分臨《蘭亭》本(3),各因其質(zhì)(4),勿泥形模(5),而民間片紙只字,乃至搜括無遺(6)。佛法上乘不立文字(7),而四十二章后(8),增添至五千四十八卷而猶未已(9)。故致用雖貴乎神明(10),往跡何妨乎多識(11)。茲補或亦海內(nèi)明哲之所不棄,不止塞嗜痂者之請而已也。

【注釋】

(1) 第:但是。

(2) 右軍:王羲之,字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初為秘書郎,累遷至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故人稱王右軍。后世尊為“書圣”。

(3) 命書家分臨《蘭亭》本:唐太宗曾命供奉拓書人趙模、韓道政、馮承素、諸葛貞等四人,各拓數(shù)本《蘭亭序》,以賜皇太子諸王近臣;還讓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分別臨摹。《蘭亭》,王羲之所書《蘭亭序》帖,后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4) 質(zhì):特點。

(5) 勿泥形模:不要拘泥于原帖的樣子。泥,拘泥。形模,形狀,樣子。

(6) 搜括:搜求,搜集。

(7) 佛法上乘不立文字:這一概念源自佛教禪宗,特別是在宋代釋普濟所著的《五燈會元》中有明確的記載。指在禪宗中,悟道并不依賴于文字或者經(jīng)典,而是依靠師徒之間的心靈感應和理解上的契合來進行傳承。上乘,即大乘。大乘佛教是佛教的一個派別,宣傳大慈大悲,普度眾生,把成佛度世,建立佛國凈土作為最高目標。

(8) 四十二章:東漢時,攝摩騰集小乘大乘經(jīng)四十二章,譯為漢文,號稱《四十二章經(jīng)》,為我國第一部漢譯佛經(jīng)。

(9) 五千四十八卷:唐玄宗時期智昇的《開元釋教錄》中漢文大藏經(jīng)的卷數(shù)。在禪宗影響下,漸漸用于一種表示佛教經(jīng)典千言萬語、非常之多的情況。

(10) 致用:付諸實用。神明:謂人的精神心智高妙靈明。

(11) 往跡:前人或過去的事跡。多識:博學廣記。

【譯文】

但我還有其他想法。唐太宗喜愛王羲之的書法風格、意趣,命書家分別臨摹《蘭亭序》真跡,各人隨著自己的特點來臨,不要拘泥于原帖的樣子,而民間所存王羲之書寫的片紙只字,全部搜集到手沒有遺漏。上乘佛教講佛法的參悟與傳承不依靠文字語言,然而自四十二章經(jīng)后,增加到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之多還沒有停止。所以付諸實用雖然崇尚心智的高妙,但也不妨博學廣記過去的事跡。這部《智囊補》也可能不會被海內(nèi)聰明睿智的人所遺棄,不僅是滿足愛好者的請求而已。

書成,值余將赴閩中,而社友德仲氏以送余故同至松陵(1)。德仲先行余《指月》《衡庫》諸書(2),蓋嗜痂之尤者,因述是語為敘而畀之(3)

【注釋】

(1) 社:馮夢龍在蘇州曾組織“韻社”。德仲氏:張我城,字德仲。松陵:今江蘇吳江。

(2) 行:刊行。《指月》《衡庫》:馮夢龍所著《麟經(jīng)指月》《春秋衡庫》。均為研究《春秋》的著作。

(3) 敘:序,序言。畀(bì):給予,付與。

【譯文】

這部書編成后,正值我準備去福建,社友張德仲因為送我的緣故一同到松陵去。德仲先前已刊行過我的《麟經(jīng)指月》《春秋衡庫》等書,大概是特別愛好這類書的人,于是我記述這些話作為序言送給他。

吳門馮夢龍題于松陵之舟中(1)

【注釋】

(1) 吳門:今江蘇蘇州的別稱。

【譯文】

吳門馮夢龍寫于到松陵的船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广德县| 永安市| 玛多县| 福清市| 叶城县| 房山区| 麻城市| 萍乡市| 高碑店市| 河间市| 洞口县| 中阳县| 株洲市| 河北区| 佛山市| 东宁县| 泸溪县| 开远市| 准格尔旗| 蓬安县| 房产| 金门县| 洛浦县| 吉安县| 湄潭县| 牡丹江市| 长泰县| 民丰县| 双城市| 博兴县| 禄丰县| 尉犁县| 林口县| 昌宁县| 石家庄市| 县级市| 图们市| 阆中市| 大港区|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