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確陪伴,父愛是及時存在的暖陽
孩子的成長,爸爸不能缺位
很多爸爸習慣性地認為自己只管在外工作賺錢就好了,家里的一切似乎和自己沒有關系,甚至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想當然地認為是妻子的事情。因此,爸爸陪孩子做游戲、學習,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家庭都很難出現,只有少部分孩子會說爸爸帶自己出去玩、爸爸經常陪自己,這讓很多家長不禁心里一緊,為什么爸爸不能經常陪伴孩子呢?難道爸爸真的忙得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嗎?
從學校老師的反饋中,我們也能夠發現,無論是給孩子開家長會,還是參加學校的親子活動,多半都是媽媽陪伴孩子,只有極少數的家庭是爸爸來學校參加活動。很多爸爸很少關注孩子的成長,在孩子成長中投入的精力不夠,這是很常見的事情。暫且不論在家庭教育中父愛缺失會給孩子帶來多少不好的影響,就單方面可能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影響來說,也絕對不是我們能猜想到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減少、爸爸教育缺位的呢?一方面,很多父母的傳統社會角色觀念依然很重,認為“男主外,女主內”是正常的,在社會上男女角色本就存在一定的差別,不少家庭一直保持著爸爸賺錢養家,媽媽在家照顧孩子的傳統,正是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使得不少爸爸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推給了媽媽,認為教育孩子的事情只要媽媽去做就可以了。另一方面,爸爸缺乏教育孩子的經驗,導致很多爸爸不愿意參加到教育孩子的行列中,爸爸認為媽媽更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既然家里有一個人可以做,自己也就沒有必要插手了。
爸爸帶娃實例
在一則網文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傻傻地坐在地上,站在他面前的是他的父親。父親因為工作的原因,已經四年沒回家了,而小男孩看到父親就如同看到了陌生人。媽媽沖著小男孩喊道:“快喊‘爸爸’呀,爸爸回來了。”
小男孩沒有急迫地去擁抱爸爸,而是試探性地走到爸爸身邊。在他的印象中,爸爸的個子很高,但這種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印象中。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爸爸試圖去陪小男孩做游戲,他總是拒絕。爸爸帶他去爬山,他卻膽怯得不敢走陡峭的階梯,甚至在爬山的時候需要拉著大人的手才敢向上爬。
幾天后,爸爸以為自己和孩子的關系拉近了,但是到了晚上,男孩還是拒絕爸爸給自己講故事陪自己睡覺,他還是要找媽媽。即便是白天上學,他也不讓爸爸送。
過了一周,爸爸又要離開家外出工作,男孩沒有不舍和傷心,而是問爸爸:“您走了,媽媽是不是還在家?”
當孩子知道爸爸一個人離開時,他似乎松了口氣,因為在他的內心世界里,只要媽媽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就足夠了。
看完這則故事,我們不難發現,爸爸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時常陪伴孩子,親子關系自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最終,孩子會習慣性地將爸爸排除在家庭之外。而且長期如此,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十分不利的。
爸爸帶娃妙招
北京大學一位教育專家經過研究發現,在家庭中,父親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只有母親的陪伴而沒有父親的陪伴,那么,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喪偶式家庭教育”,這樣的教育是不健全的,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1.父親教育缺位很容易讓孩子敏感,缺少安全感。
出于男性的膽略,父親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而一個家庭中如果爸爸缺位,很容易讓孩子感受不到安全感,久而久之孩子的內心會變得敏感。在孩子的內心中,父親是一個高大偉岸的角色,而父親的陪伴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豁達。
2.父親教育缺位會讓孩子缺乏責任感。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對于父親來講,在家庭教育方面應該占主導地位,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父親所起的作用是相當大的。在每個孩子的心中,父親都如同英雄一般,如果一個父親沒有了擔當,沒能陪伴孩子成長,這會讓孩子認為父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那么孩子在長大之后,便會重蹈覆轍,這對他們的家庭、事業來說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所以父親一定要多參與孩子的成長,孩子才會認為父親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孩子也會效仿父親,長大后變成有責任心的人。
3.父親缺位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
因為母親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過長,孩子往往會被女性身上的柔弱特質所吸引,這樣一來孩子也會變得膽小柔弱,尤其是男孩,他們會缺乏男子漢氣概。但是如果父親有足夠的時間去陪伴孩子,便會將身上陽剛、勇敢的性格特征傳染給孩子,孩子自然也會變得勇敢、做事果斷。
4.父親缺位對孩子的智力發育也會產生影響。
孩子的心智是隨著年齡慢慢成熟的,一個孩子如果想要健康成長,僅僅靠母親一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缺乏父親陪伴的孩子,在對待事物方面是缺乏正確認知的,智商也會受到影響。經過專家研究發現,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參與度越高,孩子的智力和學習成績就會越好。
父親需要高質量、有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長。父親要能夠替孩子遮風擋雨,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如何自己面對風雨。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親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無論事業多忙,我們都要花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對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家庭成員中某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父母雙方共同完成的。
俗話說得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對于孩子來講,爸爸的陪伴或許勝過千言萬語。有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多么好的物質生活,而是來自父親的愛和關心。
爸爸帶娃方法解讀
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當一位男士因為工作消耗了75%的精力時,他回到家之后所呈現出的狀態將非常不佳,他陪伴孩子的時間有時候甚至不足15分鐘。在生活中,許多爸爸并不能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如果父親不能陪伴孩子成長,那么孩子是無法體會到父愛的偉大的,自然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