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我想幫他
書名: 新文創(chuàng)從1982開始作者名: 九十一色鹿本章字數(shù): 2039字更新時間: 2024-05-27 23:37:28
短短半個月而已。
“丟鞋子”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
不但火車站臺上有,就連公共汽車的站臺上,也有。
這樣的情況,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一些記者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現(xiàn)象,立即追蹤報道起來。
一名《燕京日報》的記者,在火車站臺上連續(xù)蹲守了好幾天,終于“逮”到了一名丟鞋子的旅客。
記者毫不猶豫的沖上火車,補了張站票,然后找到了那名旅客。
“同志,你為什么要把鞋子丟下火車?”
那名記者看著眼前自己的采訪對象,第一句就忍不住好奇地問。
那旅客是一個年輕人,穿著一身藍色的工作服,里面是一件白村衫,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樣子。
聽見記者的問話,他有點赧然的扶了扶自己的眼鏡,有點不好意思的說:“也沒什么,我就是想把鞋子送給那位同志。”
記者看了一眼年輕人的腳,是穿著鞋的,一雙皮鞋。
那皮鞋不新不舊,應該穿了很長時間。
年輕人剛才扔下去的那一雙,是解放&鞋,那是一雙新鞋。
顯然,并不是他穿著的這一雙。
記者忍不住又問:“你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我……”
年輕人不知道從哪來說起。
記者知道自己太心急了,就先自我介紹:“我是《燕京日報》的記者王瀾,想采訪一下你。”
“記者?《燕京日報》?”
年輕人露出點受寵若驚的樣子,連忙伸手和記者握了一握。
“同志,能先介紹一下你自己嗎?”
王瀾很快進入狀態(tài),開始采訪起來。
“可以的,我是徐州化肥廠的技術員……”
因為知道了王瀾的身份,年輕人很快有問有答的說了起來。
王瀾了解到年輕人的身份背景后,開始進入正題:“是這樣的,最近一段時間,各地的火車站、車站都會出現(xiàn)‘丟鞋子’的事情,正好今天看到你這么做,我非常好奇,就想來采訪一下你,問問你這么做究竟是為什么。”
年輕人微微一笑,沒有回答問題,反倒是問:“記者同志,你平時愛看文學雜志嗎?”
王瀾怔了一怔,不明所以,不過想了想后還是回答:“看啊,以前有時間總會看看的……不過這半年非常忙,倒是看得少了。”
“哦,這就是了。”
年輕人笑著從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本雜志,放到王瀾的面前,翻到目錄頁,指著上面的《另一只鞋子》說:“我這么做,是因為看了這篇小說,想模仿一下里面那個小男孩的行為。”
“哦?”
王瀾看了一眼,是《小說月報》,把雜志名、小說名、以及作者名全都記了下來。
然后,他才接著問:“能說說具體是什么樣的故事情節(jié),讓你產(chǎn)生了想要模仿的念頭嗎?”
王瀾實在沒想到,最近一段時間頻頻出現(xiàn)的“丟鞋子”,居然是因為一篇小說。
他現(xiàn)在就有一種欲望,想要看看這篇小說。
只是現(xiàn)在還在采訪中,他不可能浪費這樣的時間,先去看小說,所以只能先繼續(xù)和采訪對象聊下去。
年輕人把《另一只鞋子》的故事內(nèi)容大概說了,然后才說:“我非常喜歡陳家林寫的小說,從《少年派》的上篇開始,我就一直在追著看了。
之前《燕京文學》上也發(fā)表了他的另一篇叫做《等車》的短篇小說,也非常的好。
不過相比起來,我更喜歡這一篇《另一鞋子》……”
看得出來,年輕人是一個非常熱情的文學愛好者,他聊起了自己喜歡的文學后,頓時沒有了之前的赧然,有點滔滔不絕起來。
王瀾也聽明白了,年輕人真的沒有別的心思,就是單純的想模仿小說里那一段丟鞋子的情節(jié)。
把自己的鞋子丟給那個貧窮、只穿著一雙破爛的鞋子的同齡人,代表著善和美,年輕人的內(nèi)心之中有著這樣的向往和追求。
“我就是想把鞋子送給那位同志而已,他腳上的鞋子已經(jīng)破了好多個洞……
剛才我觀察了一下他,他應該干的是苦力活兒,手上全是老繭,還有凍瘡好了的痕跡……
他身邊帶著的孩子也還小,身上的衣服都是破洞,不知道母親還在不在……
所以我想把鞋子送給他,希望他穿著那雙鞋子,能走出一個更好的明天。”
年輕人顯然很為自己剛才做的事情而感到自豪和高興,說起這事兒的時候,眼睛里都泛著光。
王瀾靜靜的聽著,時不時用筆在筆記本上寫上兩筆,記錄年輕人話語間那些令人振奮的字眼。
等年輕人說得差不多,王瀾忍不住又問:“這鞋是你事先買好的吧?你怎么知道那雙鞋子就適合那位同志呢?”
年輕人很自得把自己的行禮從行李架上取下,打開讓王瀾看。
只見里面,還有好幾雙解放鞋,都是嶄新的。
年輕人笑著說:“我們大部分成年人的鞋子,都在那幾個號里,我問了售貨員同志,這幾個號是最多人買的,我剛才觀察了一下那位同志的腳,估摸著應該沒錯。”
微微一頓,他又說:“就算有點出入,也沒什么的,他可以把鞋子賣給別人換錢,這樣一樣可以幫助到他。”
深吸了一口氣,年輕人很認真的說:“我就是想幫他而已!”
王瀾明白,看著年輕人那張帶著光的臉,不知道為什么,心里竟覺得很暖,仿佛被那道光照入其中。
又和年輕人聊了幾句,火車很快到了中途的一個站。
王瀾不敢耽擱,連忙和年輕人道別,然后下了車。
臨別時,王瀾還留了年輕人的地址,說是如果這篇采訪能夠上報,到時候會給年輕人寄一份過去。
年輕人非常開心,迭聲謝謝。
他只想模范《另一只鞋子》里的小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并沒想過竟會得到記者的采訪。
如果能因為這件事情上報,或許是心里有點小虛榮,可他還是會感到很高興。
王瀾下了火車后,又坐上返程的火車,趕回燕京。
路上,他拿起剛才那個年輕人送他的《另一只鞋子》,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