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越多越好
- 新文創從1982開始
- 九十一色鹿
- 2124字
- 2024-05-12 11:02:23
過了一會兒,陳世聰先一步把《另一只鞋子》看完。
相比起《等車》,《另一只鞋子》字數要少一些,只有一萬兩千字左右。
不過字數少,并不代表故事不好。
相反,《另一只鞋子》所表達出來的東西,一點也不比《等車》的輕。
可以說,兩篇文章都在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等車》寫的是父女之間相依為命的溫煦感情,而《另一只鞋子》則寫的是孩子之間純真的善良。
一樣都是情感,一樣彌足珍貴。
“要是兩篇都放在下一期的《燕京文學》上發,那就好了!”
陳世聰感覺有點可惜,兩篇這樣的短篇出自同一個作者的手,如果放在同一期發表,真的就是相得映彰,令人耳目一新。
不一會兒,馬景海也看完了《等車》。
他早就聽陳家林說過這一篇故事的大致內容,對小說的質量也有所預期,可是等親眼看過之后,心底還是覺得驚艷,寫得真好。
他放下稿子,抬頭看陳世聰,有點欲言又止。
陳世聰見狀,倒是先用很誠懇的語氣開口:“馬同志,你能不能把《另一只鞋子》讓給我?我可以答應你,這一次我欠你一個人情,將來如果有用得著我的地方,你盡管開口。”
馬景海搖搖頭:“陳同志,我們是同行,應該能猜到彼此的想法,我倒是希望你把《等車》讓給我,這樣下一期家林就可以在我們《小說月報》一連發一篇長篇和兩篇短篇,我相信這樣的效果絕對會很不錯。”
陳世聰無奈的把《另一只鞋子》遞回給馬景海,又把《等車》重新塞進公文包:“那行吧,我也別廢話了,嗯,我先走了,再見。”
馬景海怔了一怔:“你走了?”
“嗯,回燕京。”
陳世聰一邊朝門外走去,一邊伸了個懶腰:“手上一堆事情要做呢,這一次過來能和家林見一面,收到一篇稿子,就已經很不錯了,以后再慢慢聯系唄,反正日子還長著呢。”
微微一頓,他又含笑的看著馬景海:“難道我還能一直盯著他嗎?”
說完,陳世聰出門和張素珍寒暄幾句后,很快離開。
馬景海想了想,覺得陳世聰的話倒也沒錯。
他其實一樣,在編輯部里的工作可不少,這一次特地跑到江城和陳家林見面,就是為了加深了解。
他當然不會一直待在這里盯著陳家林,只要保持良好的關系,憑著之前的香火情,將來約稿應該不成問題。
馬景海看了一眼手里的稿子,覺得自己這一次也算有所收獲,應該趕緊把《另一只鞋子》送回到編輯部去。
……
陳世聰出了門后,立即直奔郵局。
排了將近一個小時的隊,才終于輪到他給《燕京文學》編輯部撥出去一通電話。
這年頭,長途電話只能在郵局打,而且貴得離譜。
每臺電話都放在一個專屬小單間,用布簾隔開。
但凡嗓門大點,那聲音都能傳遍五湖四海。
“喂,您好,這里《燕京文學》編輯部。”
電話那頭接通后,傳來的是一個女聲。
陳世聰一聽就聽出來了,那是編輯部的老牌編輯周燕如。
“周大姐嗎?”
“世聰啊,你在江城怎么樣了?”
“周大姐,我見到陳家林了……”
很快,陳世聰把這兩天在江城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后才說:“陳家林這孩子年紀雖然不大,可在寫作這一方面,真的太有天賦了。”
周燕如想了想,問:“那你是怎么個想法?”
陳世聰早想好了,連忙說:“我是這么想的,家林還是個學生,我覺得如果可以的話,等到了放暑假的時候,邀請他到燕京來。”
周燕如很爽快,立即答應下來:“好!”
又聊了幾句話,陳世聰很快掛斷電話。
出來一結賬,才打了一分鐘的長途,沒聊幾句,居然收了兩塊錢。
陳世聰摸了摸公文包里的稿子,隨即將公文包緊緊摟在懷里,快步走向火車站。
……
等到陳家林睡醒的時候,陳世聰已經走了。
他給陳家林留了一封信,說明自己這一次來江城,能和他見面非常高興,希望之后保持通信。
陳家林看了信,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那當然要保持通信啊,《等車》的稿費都還沒收到呢。”
就目前來說,稿費標準是每千字3-10元,陳世聰答應給他申請頂格,那就是10元。
《等車》雖然不到兩萬字,能拿到的稿費卻有一百八十多,真不少了。
比起《少年派》那將近十萬字,他拼了半個月才拿800,這一晚上努力就能180,性價比不知道高了多少。
陳家林已經打定主意,平時除了寫長篇,有空的時候還要寫寫短篇。
即使不發出去也可以先存著,必要時拿來換糧食。
“家林,明天我可能就要回津海了,不過有件事情還要提前和你說一說。”
下午聊天的時候,馬景海突然對陳家林提了一句。
“什么事?”
“是這樣的,《少年派》的反響很好,我們編輯部準備給它開個座談會,到時候希望你能到津海來一趟。”
“啊,座談會?”
陳家林有點訝異:“我一定要出席嗎?”
馬景海點點頭:“你是作者,當然要出席啊。”
陳家林眼珠子轉了轉,說:“行啊,我也想去津海,看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嗯,馬編輯,你能不能讓你們編輯部給我發個邀請函之類啊,我好向學校請假。”
“那當然沒問題!”
馬景海點點頭,又關切的問:“不過請假的話,會不會影響你學習?”
“不會,不會,我成績好著呢!”
陳家林臉不紅心不跳的說:“我平時學習成績好得很,在班里數一數二吧,所以請幾天假一點也不會耽誤的。”
“那就最好了!”
馬景海頓時松了口氣。
他完全沒懷疑眼前這孩子的話,看那聰明的勁兒,就不像是成績不好的學生。
陳家林又問:“馬編輯,你覺得我給你的那篇稿子,能拿到多少稿費?”
“嗯?”
馬景海訝異的看著陳家林:“怎么,才剛拿了《馭風少年》的稿費,就又想著要稿費了?”
陳家林面不改色的說:“不是,馬編輯,我姐為了我們家輟學了,我一直想多掙錢,讓她繼續回學校念書……嗯,這不,稿費當然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