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演員對戲
- 新文創從1982開始
- 九十一色鹿
- 2025字
- 2024-06-29 23:10:43
“原來角色的猶豫掙扎……或者說是心理變化,并不需要硬生生的去表現在臉上,只需要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呃,有反差的舉動,就可以了。”
方舒一下子明白了這么個道理,只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明朗了起來。
以后再遇到這樣的戲,又或者說再遇到這一類需要表現心理變化的戲,她都知道應該怎么去演了。
這讓她感覺自己仿佛突破了一層繭,演技上得到了升華,這沒辦法用言語說明,因此興奮得臉蛋兒紅撲撲的。
陳沖看了看方舒,又看了看陳家林,心底的震撼一點也不比其他人小。
她能看得出方舒的“進步”,同樣也意識到陳家林剛才說的那些東西的價值。
她雖然知道怎么去演,可是如果想要她說出來、教給方舒,卻自問做不到。
因為這些東西在她心里也是朦朦朧朧的,她沒辦法總結出來。
反倒是陳家林這么一“說破”,所有人都明白了,陳沖也明白了。
“他明明不是演員啊……”
陳沖心里非常好奇,想知道陳家林為什么對演技上的東西,知道的這么多。
在場的其他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震撼。
因此,他們都默默的站在原地,體會著陳家林之前所說的東西。
方舒突然說:“可以再演一次媽?”
興奮過后,她擔心自己會忘記剛才這種“演戲”的感覺,忍不住提了一句要求。
陳家林沒說話,而是看向其他人。
陳沖首先開口:“可以呀,我們再演一遍。”
楊童總算是把奶糖吃完了,剛才他一直含著奶糖搭戲,他覺得影響了自己的發揮,所以也開口:“好呀好呀,再演一遍。”
“那就再來!”
周里京笑了笑,她是方舒這場戲最主要的搭子。
“來,再來!”
陳報國也無所謂。
于是,這場戲又演了一遍。
這一次,方舒比之前一次演的更好。
她已經完全掌握住了陳家林為她設計的那些帶著反差意味的小動作,又加上了一點她自己的理解,融合在這場戲里。
如果說第一次演還帶著點生硬,那這一次演得太完美了,完全可以直接去上鏡了。
其他人也特別投入,他們都不多不少發生了一點變化。
盡管這場戲的主角是方舒,可他們也按照陳家林所說的東西,各自揣摩角色,演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就譬如陳報國,他演的是父親,之前他演的有點“普通”,屬于不功不過。
可是這一次他卻也給自己設計了一點小動作,就譬如說起家里的困難時,他特地撿了根樹枝,在手里用力折斷了,表現出他心里的擔憂。
這一下子就讓他變得生動起來,角色好像活泛了不少。
這些技巧上的東西,不說大家都不知道,一說出來很容易就能被理解、掌握。
后世的許多演員,一個個都學會了借用這些速成的東西,對自己臉上的肌肉訓練、眼神變化之類的東西不去琢磨,一個個成了臉癱,反倒把演員的根本給弄丟了。
這一次演完,幾個人都挺興奮的,他們都能感覺到自己的變化。
陳沖突然提議:“要不我們把之前的戲,也提前捋一捋,怎么樣?”
“好呀!”
“可以。”
“那來吧!”
……
在場的幾個人全答應了下來。
于是,他們各自把劇本拿出來,一場戲接一場戲的開始捋起來。
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相互討論,把自己的設計和其他人的設計配合在一起,讓每場戲都增添了不少“內容”。
陳家林不是導演,但在這個時候,卻多少負擔起了一點“導演”的職責。
演員們遇到不知道該怎么演的時候,又或者是在劇本的理解上有矛盾的時候,總會問一問陳家林,他都會給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演員們演戲的時候,陳家林就坐在一旁看著這些演員,覺得這已經有點劇讀會的意思了。
這年頭還沒有劇讀會,大家都是自己讀劇本,然后拍攝的時候自己演。
頂多在一些比較重要的戲份上,會稍微對一對。
像眼前這樣,倒有點接近后世的影視拍攝前,主創們一起讀劇本的形式。
只是眼前的這個,更進一步,都不是讀劇本,而是直接演了。
一直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大家才停了下來。
吃飯的時候,幾個人還是很興奮,一直在說之前搭戲的事情。
雖然他們彼此都是北影廠的人,可也并不是人人都熟絡。
像方舒和陳報國、周里京他們,大家男女有別,這年頭的風氣還是很保守的,除了在工作上,他們私底下接觸不多。
尤其是陳沖,還在上學呢,嚴格上來說還不是北影廠的人,因此和其他人的交集更少了。
剛才的“畸形劇讀會”,倒是讓他們迅速熟絡了起來,關系拉近不少。
大家一起吃飯,說說笑笑的,氣氛非常融洽。
于揚、王珺正和李文華忙完劇組的事情,也過來吃飯,正好看到演員們和睦相處的一幕,不禁都有點意外。
對于他們這些導演來說,最樂于看到的就是劇組上下一片融洽,演員們能好好相處,拍出好作品。
原本他們還準備晚上搞個茶話會之類的,大家坐在一起聊一聊,好讓演員們熟絡起來。
可沒想到茶話會都還沒搞,演員們看樣子已經處得很不錯,讓他們的茶話會一下子沒了無用武之地。
他們心中雖然有點好奇,可也沒問,這是大好事啊,還問什么呀。
第二天,拍攝正式開始。
第一場戲拍的是主角楊童修理收音機的那一段。
主要想要突出的是主角會科學技術的熱衷,建一個科技人設,以便于后續故事的發展。
原本于揚已經想好了,第一天拍攝,不需要太趕,只要演員們能進入狀態,就可以了,所以他也沒特地去叮囑楊童該怎么演,只任由孩子自行發揮。
可結果讓他有點意想不到的是,楊童演了一遍,這場戲就過了。
這讓于揚都有點訝異起來,真沒想到的,怎么這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