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熱愛生命
- 年代:從首屆春晚開始
- 風華正茂的老洪
- 2031字
- 2024-05-02 23:58:38
任務有人幫忙完成,藍毅夫自然是樂意的。
不過活可以不干,但該了解的知識必須了解才行,他請劉教授給自己詳細講述了一下當下音樂界的事情。
沒法子,實在是這個劉教授太過熱情了,藍毅夫實在有點兒受不了,只能轉移話題。
離開音樂學院,已經是兩個小時以后的事情了。
藍毅夫沒有就此停下腳步,而是又去找了趙季平和許鏡清。
其實現在的許鏡清已經是業內很知名的作曲家了,而趙季平也才剛剛入行兩年,并沒有什么太大的知名度。
從師傅的角度,劉教授是學院派,許鏡清是有實力的實干派,而趙季平是一個新人,他們所站的位置不一樣,所以音樂在他們眼中的樣子也不一樣。
因此當他們給毅夫講述一件事的時候,會更加的立體和多角度。
事實確實也是這樣,一天走訪了三個音樂人,藍毅夫對此深有體會。
原主母親是一個中學音樂老師,小的時候教導過原主音樂知識,只是這些音樂僅僅是一些基礎性知識,并沒有多么高深。
后來母親和父親一起下鄉,原主也就中斷了音樂的學習,可原主記憶力好,悟性也高,所以許多東西都還記得。
藍毅夫融合了原主的記憶,現在又聽了這些人給他講述音樂,自然有一種高屋建瓴的感覺。
所以此刻藍毅夫竟感覺自己強大的離譜,他甚至產生了一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就離譜。
這種念頭一旦產生,就如同開閘的洪水一樣,噴薄而出,藍毅夫先是否定自己,不過轉瞬間又被他否定了否定自己的想法。
自己為什么不行呢?
就算自己本身沒有多高的音樂素養,但基礎知識及常識自己是了解的,不會創作,難道還不會抄嗎?
剛好這次自己負責春晚歌曲組,自己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節目報上去啊!至于成不成,之后再說嘛!
許多念頭在藍毅夫腦海中縈繞,他已經回到了央視招待所。
今天晚上是必然要回來的,因為他得繼續跟朱老師套套近乎,降低一下朱老師的防線。
明天朱靈來央視去見黃一赫,這事兒中午的時候他已經跟黃一赫提過了,黃一赫的態度是,見一見,見一見再說。
藍毅夫做好接待工作,趁著這個機會,也好了解一下朱靈,真的如同傳聞當中那般端莊優雅,芳華絕代,驚艷絕倫嗎?
藍毅夫很期待。
此時已經下班,回去招待所也是沒有飯了的,藍毅夫便在外面國營飯店點了兩個菜,吃得飽飽的才回去。
走進宿舍,朱教授一如往常一樣,坐在那簡陋的書桌上看書,聽到開門的聲音,他偏頭看了過來,見是藍毅夫,笑著打了聲招呼:“回來了。”
“嗯,朱老師,回來了。”
“我看你一天都在外面跑,忙啥呢!”
“都是臺里的事,臺里舉辦晚會,先要組建一個顧問團,我們去邀請人呢!”
“哦,那邀請到了嗎?”
“邀請到了,不過也有沒邀請到的。”
“……”
兩人隨口說著沒有營養的廢話,藍毅夫坐在床上休息了一下,讓燥熱的身體冷下來,這才拿著搪瓷盆去水房洗了一把臉。
整個人瞬間清爽了許多,他這才拿著中午寫了一點點兒的筆記們坐下,繼續寫小說。
朱老師眼睛瞥了一下他的筆記本,好奇的問:“你這寫的啥!”
藍毅夫頭也不抬的說:“小說啊!”
“你還會寫小說?”朱老師有些驚訝。
“瞧你這話說的,我好歹是北大文學系畢業的,會寫小說很離譜嗎?”
朱老師一拍額頭:“瞧我這記性。”
他還想再跟藍毅夫聊聊,不過看見他寫得認真,也就沒有繼續再問,同時也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書本上。
這雖然只是兩人同居的第二天,但他們坐在一起,在同一盞臺燈下書寫著各自的事情,兩人竟都覺得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不知不覺,竟又到了深夜。
藍毅夫一看本子,剛剛至少寫了五六千字,手得有些麻了。
側頭看了眼朱老師,正在寫讀書筆記呢,藍毅夫揉了一下手腕,另外拿出一張紙來,寫詩。
寫詩不用費那么多腦細胞,藍毅夫把這當成了可以賺錢的娛樂活動。
《停頓,然后下一行》
很多人、很多事、都像寫詩
無論上一句如何結尾
我們都得就此擱筆
停下腳步、適當悲傷
停下懷念、輕聲回響
總要繼續抬頭、看看月亮
開心與不開心、停頓后
我們都要好好開始、下一行
這首詩是投給《花火》的,這家雜志社最近刊登的詩歌都如同這般,有著淡淡的遺憾,又想要勸人釋懷。
藍毅夫懷疑負責詩歌的編輯失戀了,過了痛苦期,現在正處于懷念期呢。
所以他投其所好,連續寫了好幾首類似的詩歌。
“寫的啥玩意?這就是你北大才子的實力?”耳邊傳來朱老師的鄙夷聲。
兩人混熟了,偶爾也會開個玩笑。
藍毅夫瞥了他一眼,筆未停,寫了下一首詩。
《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鐘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毫無停頓的,自然流暢的,一氣呵成的,藍毅夫把這首《熱愛生命》寫完,然后他極其瀟灑的隨手將筆丟在桌子上,身體靠后把位置讓出來。
他挑挑眉看著朱老師:“您再看看,這水平如何?”
藍毅夫在寫的時候,朱老師其實就已經看見了,但此刻他還是重新拿起紙張,一字一句的細細讀了一遍。
感人的從來不是文字,而是看見了文字,許多塵封的記憶會出現,而這些記憶,是他們曾經咬牙一步一步堅持走下來的。
他如何能度過那段時間而走到現在?
就是因為,他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