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靈氣復蘇
- 仙道志異:分身助我飛升
- 禿頭大王
- 2076字
- 2024-04-29 06:42:39
日月如梭,白駒過隙,不知不覺時間已過十日矣。
四月十五日夜間,山間小居外。
此時氣候變暖,山中桃樹已然抽枝發芽,遍開桃花,映的人別樣紛紅。
只不過相較起來不美的是,前幾日早間倒春寒,風刮雨淋。
將漫野桃花幾乎打落了一半去,實屬無辜。
此刻,山中小居中。
與屋外比起來,屋內的灶坑內還燃燒著少許木柴。
熱氣順著煙道竄入正屋內,暖意撲面。
與前幾日的張昱不同,經過多日的鍛煉與藥補,他面上的黑眼圈早已消失不見。
慘白的面色被常色代替,張至元道人多日對其的偃苗助長式培養初步獲得了成效。
與往常的身沉困乏無力相比,最近的張昱每日都覺得自身精力充沛。
二人一齊在火炕上打坐,在五日前張昱便在至元道人的教導下學會入定。
第一次入定時,張昱只見眼前流光溢彩,七色入眼,渾身飄飄然。
若是無有至元道人在前教導,張昱定以為這是真定。
現在卻反應過來,此乃五蓋惑心,所謂五蓋是昏沉、掉悔、嗔、疑,還有貪欲。
前人載有描繪定境之短詩曰:凝然坦蕩絕邊中,能所雙忘真大同。者里雖無人作主,別來記得似晴空。
待張昱為五蓋不為所動后,才真正達到了入定之境。
此入定境并非修行境界,乃是一種狀態。無思無想,無妄無欲。
入定乃是修行的前提,若連這一步都做不到,更別提得氣,得返先天了。
張昱在入定中,身旁的至元道人卻睜開眼睛,望向屋外夜空。
皎皎明月正在夜空當中懸掛,中間一點鮮紅血點尤為突出。
月光灑在大地上,映得一切都纖毫畢現,仿佛身處朗朗乾坤。
自張昱口中得知,明日凌晨時分便是靈氣復蘇之時,他便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并非因為別的,單純是擔憂這靈氣復蘇所帶來的后果。
玄黃星靈氣枯竭的情況較之張至元所處太虛幻境中還不堪。
現身此世七八日,至元道人竟不能在空氣中吐納到絲毫靈氣,可見此地靈氣竟匱乏至此!
這才是至元道人擔憂之事,需知陰極陽生,陽極陰生。
此世起碼靈氣枯竭已有數千年之久,所以靈氣潮汐一旦來臨便會愈加激烈。
這激烈程度至元道人光是想想就已經感到有一點害怕。
大爭之世即將來臨,一步落后便會步步落后。
思及此處,至元道人望了望正在那里入定打坐的張昱。
經過近幾日的接觸,至元道人也不得不承認張昱是個修道種子。
資質悟性雖都不算絕佳,可向道之心還算堅毅。
只不過他還是修道日短,只知修行卻不知自己是為何修行。
想到此處,至元道人不由得搖搖頭,覺得自己是不是對張昱太過嚴苛。
畢竟他剛修行不到半旬,結果自己就好像要求老修行一般對待他。
想著,至元道人平復了下心情,再次入定。
時間流逝,已經逐漸接近靈氣復蘇的節點。
張昱與至元道人皆是出定,在房間內等待那個時刻的到來。
事到臨頭,張昱反而有些緊張。即便太虛幻元鑒明確告知他靈氣復蘇的具體時間節點。
但沒有親身體會,張昱也不敢完全堅定相信。
不知何時,張昱的雙手掌心也因為緊張浸滿了汗水。
四月十六日凌晨三時十六分。
靈氣復蘇時刻來臨
張昱腦海里突然想象到一幅畫面,吹起的泡泡在某個時間節點到來的時候陡然破碎。
銀瓶乍破水漿迸
整個世界突然生動形象了起來,就好似是一團水霧彌漫了干枯的植物,久旱逢甘露。
張昱也只覺身心突然一陣輕松,進入了一種出神的狀態,至元道人望著他沉醉的模樣。
輕咳一聲將張昱喚醒,接著對他說道。
“穩定心神,接下來仔細聽我說。”
張昱乍聽此言,從那種狀態脫離。他沒有忘記今日早間與至元道人商討的事。
靈氣復蘇之際便是張昱正式修行之時。
張昱目光炯炯地盯著面前的至元道人,道人在窗外明月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出塵脫俗。
頭頂銀發向外散發微光,竟如佛陀背光,讓人不由肅然起敬。
至元道人見張昱心神安定,徐徐說道:“吾自恩師純陽真人處習得玉清元道真經,始才踏入修行之門。”
見張昱點頭,知道他在認真聽自己述說。
至元道人接著說道:“九為數極,修行也分九境。登仙九重樓,一重樓有一重樓的風景。”
道人頓了頓,說道:“而修行說白了,就是一件事,轉陰為陽。陰陽相雜者,人也。惟人可以為鬼,可以為仙。少年不修,恣情縱意,病死而為鬼也。知之修煉,超凡入圣,脫質而為仙也。”
接著,道人目光轉向張昱,詢問道:“你可知這修行九重樓,最后一重境界喚作什么嗎?”
張昱搖搖頭,表示自己不知。
至元道人盯著他,認真地說道:“修行至高為純陽!”
見他聽到,至元道人將身旁一本手寫的書籍遞給張昱。
張昱雙手接過,書籍封面寫六個大字《玉清元道真經》。
見其接過書籍,至元道人說道:“余自修行至今已有七十余載,在別處也曾得到不少修行典籍和修行密法。回頭相看,唯有玉清元道真經才是大道真傳,純陽真法!”
張昱知道接下來說的全是修行的干貨,不由得更加細心聆聽。
“撰書者曰:元者,本也,始也。道者,玉清真一之道也。經者,徑也,本始之真元。此經最妙,故曰真經。”
道人不待張昱理解琢磨,不停說道:“玉清大道君曰:長生無他。神全、炁全、形全而已。神全虛無,炁全湛寂,形全清靜。元炁充積,充者滿積者,結眾化成神明也。形永存矣。神炁皆全,故能舉形而昇僊矣。”
張昱此時似懂非懂,全然只顧聽得道人講道。
待道人將修行概要講解完畢,又將調息煉炁之法盡數傳給張昱。
炁通氣,吐納靈氣便是納天地靈氣轉為自身之炁。
張昱也隨之修行起來。
只不過山中小居中一片祥和景象,卻不知山外世界已然波瀾起伏,悄然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