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真假不清
- 仙道志異:分身助我飛升
- 禿頭大王
- 2049字
- 2024-08-30 23:09:17
司馬子根回身找到之前的熱心男子,詢問他易少星是如何過去的,過去之前做過什么動作沒有。
熱心男子也沒有什么隱瞞,旁邊的人甚至在他記不太清的時候還出言提醒。
經過好幾個人的拼湊,司馬子根終于完整地知道易少星過去時的全部場景。
當時,易少星來到此地后,也是探查了好一陣,確定面前就是真實無虛的一片高空。
但是他站在那里不知思考了什么,走到山門前,像是踩在臺階上一般,一步一登高,最后就這樣消失在眾人面前。
由此,那個倒霉蛋以為在固定的時間就能自云海上去到原本的山路。
于是在易少星走后,他就急急忙忙地也跑向云海,卻沒想到從上面掉了下去。
司馬子根聽了別人的描述,蹲坐在一旁,腦海里想象起易少星離開時的場景。
突然他好像是明白了什么,站起身來,緩步向著云海走去。
有一些動作是易少星沒有必要去做,但是他多此一舉去做了。
這肯定必有緣由,司馬子根由此想到了上一關,乃是化假為真。那這一關說不準與上一關也有聯系。
由一生二,司馬子根面上不動,腦海中卻在瘋狂思考。
化假為真,真假虛實。
司馬子根眼中望著面前的高空云海,透過那密密匝匝的云霧,仿佛能看到那后面的無窮碧藍天宇。
易少星看似無用的舉動卻給司馬子根留下一條極為隱蔽的線索。
那就是易少星當時的動作,據當時在場的人所回憶的場景。
司馬子根敏銳地察覺到其中有個動作尤為關鍵,那便是他踏上云海時是一階一階向上而去。
以司馬子根所想,這動作其實就是解題之要!
何為?
既為虛空,何來臺階。剛才易少星卻用上臺階的動作來踏入虛空。
第二關據司馬子根猜測應當是認真為真,怎么理解?
和上關不同,這次不能認虛空為假,而是應當在心中認定此處乃是真有臺階,忘記虛空。
需要在心中確信有臺階,而不是裝作看不見虛空。
司馬子根來到山門前,眼前凈是布滿云團的虛空。
可他定了定神,就在眾人驚奇的目光中一腳踏了上去。
只見司馬子根心中認定腳下是青石臺階,而與此同時,身下也生出變化。
只有司馬子根才能見到的青石臺階顯現出來,而在其他人看來,司馬子根也和易少星一般憑空走了起來。
只見不多時,司馬子根便被云霧遮掩,再也看不見他的蹤影。
而留下的其余人不由張開大嘴,再次陷入困擾的境地。
司馬子根跨在空中,卻好似看不見云團一般,鎮定自若地走在臺階上。
只不過三四息時間過后,司馬子根就突覺一陣狂風吹起他的衣衫。
短暫的搖晃后,司馬子根就站在硬實的山路上。
回身一望,山門被一片濃厚的云霧籠罩,看不清身后所有,一切的人和物都被擋在身后。
司馬子根沒有半分猶豫,繼續走在路上。
而與此同時,在酉陽山頂,明留道人微閉雙眸。
隨著日頭高升,山頂上的溫度也有所提高。
在其周圍的所有人都不由學著明留道人的模樣,盤坐在地上。
只不過多數人為了防止地面寒涼,多在地面上鋪上一層衣物。
而距離這些人不遠處,則是堆放成一堆的飯盒。
時間已經過去六日,雖然明留道人已經是筑基境界,可以辟谷多日,但其他人不行,得飲食糧水。
幸虧明留道人提前與熱河市政府聯系過此事,他們每日派直升飛機將當日的飲食都送到山頂,供給眾人吃喝。
而吃剩的垃圾等到次日直升飛機送來飲食時再取走。
最長的在這山上已經待了六日,再美的景色,再激動的心情也隨著消耗殆盡。
眾人只等待著明留道人起身的那一刻。
通過三道考驗的眾人也不是傻子,知道那一刻必定是今日通過考驗的人全部到來那一刻。
逐漸地,日過正中,明留道人突然睜開雙目,冒出一道精光。
隨后自右手自另一側的道服衣袖中取出一張黃紙,扔將出去。
直飛向山下第三處山門前。
眾人見得此場景,神情不定。
這便是第三道考驗,由明留道人隨機出題讓人作答,只有答題符合他所想才會通過第三道山門,才能正式來到他的身前。
而通過第二道山門的司馬子根一路向前,而此時他也感到腹中有些饑餓。而身上出汗也讓他有些口渴難耐。
不知不覺間,司馬子根逐步加快了行進速度,他怕再拖沓一會兒,自己會因為出汗太多導致身體虛脫。
這次不過半個多時辰,司馬子根就見到第三道山門,與前兩道山門一樣,這最后一道山門也是由青石砌成,高大巍峨。
司馬子根見到山門后,腳步便輕緩起來。當真正來到下方時,才發現這里已經有八人在此等候,易少星也在其中。
這八人站在那里,面上絲毫不顯焦急。司馬子根見此情形,腳步不由得更加輕盈,連聲音都不發出。
司馬子根輕身來到他們一側,先是注意到在山門之上垂掛著一張白布,上面用黑色字跡書寫著一行大字。
抬眼望去,布條上寫著:“在此等到正午時分,自有題目來到。”
見到這行字,司馬子根也緩了一口氣,也不理其他人,徑直走到一旁路邊凸起的石階上休息起來。
其余人站在那里,不像司馬子根這般懈怠,生怕自己一個疏忽大意怠慢了明留道人,惹得他不高興。
而易少星更是如此,不光站立,還是面向著山頂方向。
神態拘謹,形態謹小慎微,微微有行禮姿態,與之前在山腳下倨傲的姿態大不一樣。
司馬子根卻并沒有因為他這種前倨后恭的行為而生出厭惡的心理。
他自從當上警察,就明白一個道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若是因為短暫的接觸就對一個人產生定勢的看法,那么對于自己本身也是一種不負責任。
討厭一個人很簡單,但是討厭一個聰明人會讓自己徒增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