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詢問三初
- 仙道志異:分身助我飛升
- 禿頭大王
- 2076字
- 2024-08-16 23:28:11
清晨時分,天剛破曉,蒙蒙亮的霧氣彌漫在山林間。
大禹國江北省熱河市某處道觀客居內,霧氣籠罩整間道觀。
一年輕道人正盤坐在蒲團上,閉目吐納,正是張昱。
張昱自那日從平定嶺下來后,就想找一處僻靜適宜修行的地方。
尋找多日,最終自熱河市東郊找到一處古觀,探查一番后覺得適合自己在此修行,可以幫助突破筑基就來到此處道觀。
贈予些金錢后,觀主就讓張昱在此掛單于此。
看著手中掌紋,張昱想的卻是陰陽相濟之事,陰陽角度來看,腎乃陰中之陰,但腎精與女子胞結合后卻能誕生出新生命。
可見腎精具有孕育新生之力,這與外藥延生之效異曲同工。
前幾日張昱曾想到陰中取陽,自腎中生出陽火,與腎精相合,水火相濟,從而生出真陽種子。
那么該如何生出陽火?張昱第一時間就想到自己所修玉陽真火。
若是在腎中生出玉陽真火,與腎精相合,說不定便能生出真陽種子,求得外藥!
但是嘗試后才發現根本行不通,腎為先天之本,又屬陰中之陰。
雖五臟皆分陰陽,但是張昱嘗試了一下,發現若是自腎中生出玉陽真火,腎陽便會變得強盛,而與此同時腎陰就會虛弱甚至干涸。
而稍不注意,讓腎陽偏弱,腎陰便會得勝,將腎中陽火熄滅。
但是玉陽真火卻不是人人都有,他人又該如何求的外藥?修得筑基?
張昱冥思苦想,心中郁悶非常,卻不知如何得求。
但他隨即就長吐出一口濁氣,仿佛要將胸中那口郁悶之氣發泄出來。
只不過自上次遭遇巨大頭顱后,張昱心中就憑空多了幾分焦急感覺,
一方面不知何時靈氣潮汐將會到來,一方面久久不得筑基,讓張昱心中也出現一絲對自己的懷疑。
正當張昱心中煩悶,挫折感壓抑內心的時候,突然在其身上升騰起青藍色的虛幻火焰。
這虛幻的青藍色火焰雖自張昱體內而生,卻并沒有傷害到他,甚至連他身上所穿衣物都不傷分毫。
但是只有張昱清楚,這玉陽真火不光燒灼他的肉身,祛除體內雜質,同時也在燒灼他的靈臺,不讓那些負面情緒影響他的想法。
經這玉陽真火一灼燒,張昱頓時神清氣明,隨即覺察到不對。
自己并非是那么容易被負面情緒影響的那種人,可今天確實有些奇怪,整日竟然都沉浸在那種無可奈何的情緒中。
張昱趕緊檢視下自己靈臺,卻發現竟有淺淺一層陰影存在。
張昱頓時皺起眉頭,仔細察看,原來竟是心魔再度作祟。只不過與上次不同,心魔竟然偽裝成自身負面情緒悄無聲息地入侵自家靈臺。
若不是玉陽真火自行引動,張昱可能還會沉浸在那種心態中不可自拔。
此事讓張昱不由心中警鈴大作,心魔竟然無時無刻不在心頭,讓他不由得對于修行之困難又多了幾分敬畏。
不過畏難不前并不是張昱的性格,他打開房門,從客房內走了出去。
推開房門,天邊已經大亮,一陣清亮的叫聲響起,而耳畔也聽得清晰,正是老觀主所養的大公雞在打鳴。
那公雞打鳴聲如在近前,張昱向著發著鳴聲的地方看去,卻沒有看到公雞。
只有老觀主在那里一板一眼的掃著地上的落葉。
張昱站在門口瞧了一陣,小步走過去。
只見觀主應該掃了不短時間,地上的落葉已經聚成一堆。
張昱看著那成堆的落葉,笑著問道:“三初子道長,您這是多早就起來清掃了?”
三初子聽到張昱的詢問,并沒有抬頭,而是繼續用著掃帚掃地。
回答道:“貧道也忘了是什么時候,每日都是醒了以后就開始掃地,挑水,做飯。做得多了就習慣了,也不會刻意地去在意是什么時辰了!”
聽了三初子的回話,張昱并沒有接著說什么。
他只是看著面前的老觀主,仔細觀察著他。
三初子完全沒有修行在身,雖然他是玄黃界張昱所遇到的第一位道士。
但是很可惜,三初子是個普普通通的凡人。他就像一個有著道士身份的演員。
三初子不誦早課,不會讀經文,只是穿著道袍,生活在道觀的居民。
但是三初子的賣相不得不說極為唬人,眉毛須發皆是亮白色,雙眼黑白分明。
面上無斑,再配合上枯瘦的身體,一副仙風道骨模樣,看不出他到底多少年歲。
笑了笑,張昱突然想將心中疑問說出。并不是他覺得面前的三初子道長能夠答上,而是他只想找一人傾訴。
“三初子道長,您能解答我心中一個疑問嗎?困擾我許久了!”
聽得張昱的話,三初子道長終于停下手中動作,握住掃帚,看向對面也身穿一身道袍的張昱。
三初子道人眼中神色不明,既沒有見到同道的欣喜,也沒有遇到別人糾纏時的厭煩。
他看著張昱,面上沒有什么表情,只有經歷過漫長歲月后看破一切的淡然。
聽清張昱的話后,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沉思幾息后,才笑著答道。
“道友,你有什么問題就直接問吧。”
張昱見三初子同意,沉吟片刻后問道:“不瞞三初子道長,最近我遇到一個難題。如果自己體內有一樣東西,可雖然知道自己有,但是不知道在哪里,怎么找到它或者說讓它自行出來?道長您說該怎么辦?”
張昱嘗試著用簡單的話語來讓三初子道長明白他現在的處境與疑問。
但是話剛一出口,張昱就后悔了,自己問的這是什么破問題,三初子并無修行在身,他能給自己什么建議呢?
不出他所料,張昱剛把問題說出,三初子道長就愣在原地。
張昱心中苦笑,自己不抓緊修行參悟,卻來問一個無有修為的人,看來是自己的心不靜。
三初子道長越想張昱所問,心中越覺深奧,正當張昱要離開時,老觀主卻叫住了他。
老觀主看著張昱,表情平靜地說道:“貧道也知道道友并非常人,道友所問問題,貧道也不知道所講何物,但是貧道年輕時卻聽過一句話,就將之送與道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