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牛點點頭,答應下來。
父子三人的救命之恩,他也只有以死相報這一個選擇了。
回到臥室,李泰將自己抄錄的各種作物培養方式又看了一遍,做到心中有數以后,就開始簽收快遞。
各類的種子去掉包裝,跟山里采來的雜草一類種子混在一起,明天就可以開始種地了。
眼下已經是九月,秋意漸退,隱隱有了變冷的跡象。也不知道寒冬臘月的時候,這么多的新鮮菜出現在長安,會引起怎樣的轟動?
幻想著李世民和眾大臣震驚莫名的樣子,李泰就得意不已。
------
就在李泰準備種子的時候,百騎司的兩個成員,已經回到了東宮。
在皇帝的面前,二人將這兩日的所見所聞,當面進行了匯報。
“你們竟然被青雀揪了出來?罷了,既然你們兩個被揪出來了,就不必回去了。不過你們所言王珪對青雀不敬,可是事實?”
“陛下,卑職所言皆實?!?
見兩個護衛都這么說,李世民只是揮揮手讓他們退下。
沒了外人在,李世民這才皺起眉頭,一甩手把筆扔了出去。
“朕就是太優待這些文人,以至于他們現在目中無人。堂堂的諫議大夫,竟然還不如一個六歲的孩子懂事。都有蔭庇,有些學問就敢目中無人?跟朕百戰的功勛比起來,什么都不是!”
扔一根筆自然是不解氣,拿起桌邊的藥液,想想又不妥,只能打開喝了一口。
體會過了這個藥液的神奇,李世民現在只要是勞神的時候,就會喝一罐。
想一想兩個護衛的匯報,他不由得喃喃道:“如此效果顯著的提神健體藥液就罷了,此人就連背疽都能醫治?當真是醫術高超。既如此....”
想想李家的痼疾,再想想皇后發病時候的艱難,李世民從桌下取出一枚古玉,隨即就提筆寫信。
他想試試,看看青雀這個神奇的師父,能不能治風疾和氣疾,如果能治,可是一件幸事。
寫好信,看了一眼遠處等候差遣的方靂,想想不妥,便開口道:“方靂,你去兵部,叫杜如晦過來?!?
方靂躬身領命,就下去傳人。
沒多久,滿臉病容的杜如晦,一步三咳的走進了崇教殿。
“來人,給克明端水來??嗣鳎皇请拚f你,朕不是準你告假了嗎?為何還要帶病辦公?”
好不容易喘勻了氣,杜如晦苦笑道:“陛下安排微臣入主兵部這樣的要害,是對微臣的信任,微臣豈敢偷閑呢?頡利此般入侵,留下了太多的問題,邊境重整、軍伍造冊,都是急事,能為陛下分憂,微臣勞累些,不妨事?!?
聽到杜如晦的話,李世民很是感動,但是看他病重的樣子,還是不忍心,于是說道:“朕命你帶著朕的禮物和信,去豐收殿拜見青雀的師父。朕聽聞,此人連背疽都能治好,想來對你的病癥,也不覺棘手。
朕準你三個月的大假,什么時候把病養好了,再回朝。在你養病期間,朕會讓李靖暫且接任兵部尚書,你就放心吧。”
找衛王的師父求醫問藥?
想了想,杜如晦只能答應:“多謝陛下恩典!”
將古玉和信遞給杜如晦,李世民語重心長道:“養病期間,就有勞你指點一下青雀。朕本來派了王珪前去,誰知王珪恃才傲物,惹惱了青雀,被青雀罵了回來,如果是你的話,想來青雀就不會反感了?!?
“被罵了回來?”
“是啊,現在王珪還在家里躲著,估計是怕朕一怒之下追究他的罪責吧?!?
聽皇帝講完了事情的始末,杜如晦笑道:“臣與王珪也是舊交,當年終南隱居的時候,他就是這樣的脾氣,雖然人恃才自傲了一些,才學還是有的。只是沒想到,陛下將他召回,有恩于他,他還有些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屬實是有些愚昧了。”
“朕本有意過后提拔他為侍中,現在看來,還需再議,也罷,朕不做聲,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了,且讓他擔驚受怕吧?!?
見皇帝沒有動殺心,杜如晦也稍稍松了一口氣。
這也就是當今陛下,換個皇帝,因為不敬掉腦袋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交接了兵部印信后,杜如晦悠閑的朝著豐收殿而去。
作為天策府老臣、玄武門的功臣,他對于自己兵部尚書的位置,絲毫不在意。
有這兩份功績打底,進相只是遲早的事情,或者說,和長孫無忌一樣,任職一部尚書,也顯得陛下對自己格外信任,什么時候封德彝、蕭瑀這些老臣致仕,自己就能直接上去。
沒有騎馬,杜如晦坐著馬車,一路悠然的趕路,一直到天黑之前,才抵達了豐收殿。
對于杜如晦的到來,李泰很是意外,替“師父”接了禮物信件,就問起來由。
在得知這家伙竟然是來治病,外加替代王珪的時候,李泰趕緊起身行禮:“原來杜尚書是來教導小王的,青雀無知,還請杜師恕罪!”
跟王珪不一樣,若是拜師杜如晦,才是真正的賺大發了。
別的不說,單憑“房謀杜斷”這四個字,就足以證明杜如晦的學識能力。
如果不是他在貞觀四年就因病早逝,貞觀盛世或許能更早的降臨也說不定。
杜如晦沒想到自己受到了跟王珪截然不同的待遇,想想王珪這老小子一直以來對自己的鄙夷,當下只覺得揚眉吐氣。
趕緊起身,杜如晦喘勻了氣,才行禮道:“殿下貴為皇子,不需對微臣行禮?!?
“天地君親師,師雖為末尾,但也超越世間諸多,反倒是杜師,既然教授小王,就不該將小王看待成王爺,只需當做晚輩教訓即可。”
聽到李泰的話,杜如晦哈哈大笑,只是笑得太厲害了,一時有些上不來氣,跌坐在地。
李泰趕緊上前攙扶,順便幫他捋背順氣。
只看他喘不上來氣,還有咳痰有血的情況來看,多半是慢性肺炎,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哮喘的病癥,看樣子還需問診才行。
不過....
李泰也沒想到自己杜撰出“師父”的存在,居然這么麻煩,李世民的信不用看了,肯定也是求藥的。
然而,跟劉二不一樣,給皇帝和勛貴看病,太輕松了可不是好事兒,看樣子,得想辦法讓他們大出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