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承乾的表情忽然變得猥瑣,李泰就知道這家伙想明白了怎么回事。
這就對了,傳統的教育,一堆子曰詩云,最多教導出一個言行舉止都有禮的君子。李世民的狼性教育,最多教出一個狠人。
正常來講,兩種教育應該能教出一個外表翩翩君子、內心陰狠的合格國朝繼承人,然而,在李承乾的身上,顯然起到了錯誤的反應。
所以,比起強硬的教育,首先得教好他人情世故,樹立起正確的中心觀和價值觀。
很顯然,李世民這個自負教子天下第一的,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規劃的挺好,但錯就錯在沒有真正關懷,以至于李承乾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飆越遠。
搖搖頭,伴隨著琴音的響起,李泰把老父親一樣的心態丟掉,閉上眼睛開始專心聽曲。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據趙西堯等著《三國文化概覽》的描述,《廣陵散》樂譜全曲共有四十五個樂段,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后序六個部分。
正聲以前主要是表現對聶政不幸命運的同情;正聲之后則表現....
在搜索器的界面看到這里,李泰立刻就止住了。
音樂就是音樂,雖然能聽出慷慨和婉轉的區別,但是他真的很難從里面領悟到什么。
或許,自己只有結合著聶政刺韓傀的故事,還得是一邊讀一邊聽,才能聽到描述中的那么多的所謂感情。
說到底,樂聲中聽出感情是正常的,但是如此豐富具體的感情,那就純屬扯淡了。
瞥了一眼也在專心聽曲的李承乾,李泰忽然很好奇這位同學面對《廣陵散》這道聽曲理解題,能做出怎樣的解答。
收回視線,關閉搜索器,李泰開始認真的聽曲。
古人或許擅長吹噓,但是真正夠格登上榜,成為十大名曲之一的《廣陵散》,確實有可取之處,聽起來還是很不錯的。
尤其凝神仔細聽,還能聽到手指在琴弦上滑動的聲音,兩相結合,確實能夠引人入勝。
兄弟倆凝神聽曲,絲毫沒有注意到單間的門悄咪咪的打開,出現在門縫后的兩雙眼睛,一對是屬于長孫無忌的,另一對赫然是屬于當今皇帝李世民的。
聽到家仆稟告的時候,長孫無忌只覺得自己的腦袋都要炸了。
七八歲的年紀去青樓?傳出去怎么得了啊!
若是最壞的可能,倆人干了什么壞事,自己都要受牽連。
頓感事情不妙的長孫無忌,只得趕緊報告給了皇帝妹夫。
剛得到消息的李世民也是暴怒的,但就是在趕來的路上,他想到了青雀一直以來的表現。
這孩子雖然倔強,但絕不是離經叛道的,太子就更不可能胡來了。
收斂怒火的他來到青樓,直到親眼見到兩個兔崽子竟然真的只是在聽曲,還是《廣陵散》,便安心了不少。
沒胡來就好,只是聽曲的話,太常寺里名家多了,為何偏偏要來青樓?
傳出去名聲很好聽嘛!
不過....
看了一眼紗帳里那曼妙的身姿,李世民還是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太常寺里那老掉牙的所謂“名家”,確實不如這里的女子好看啊。
長孫無忌很是眼尖,注意到了皇帝的表情,雖然有些無語,但還是小聲開口道:“陛下若是....”
李世民趕緊搖了搖頭。
開玩笑了,自己就算不找,皇后也會給自己充實后宮的。
皇后主持找尋來的,和自己瞎搞的,意義完全不同。
更何況,若是這女子是長孫無忌獻上來的事情暴露,皇后又該如何想?
見皇帝這般表現,長孫無忌嘴角差點就要壓不住。
顯然,自家妹子還是很得寵的。
這就好。
一曲廣陵散,在忘卻了時間的概念時,很快就結束了。
李泰長舒一口氣,隨手丟出一個錢袋,開口直接把自己搜索到的評價聲情并茂的念了一遍。
開始的時候,李承乾還沒怎么在意,但是聽到第二句,就趕緊提筆蘸墨記錄,同時把自己手里的銀子都丟了出去。
該死的,青雀為何能做出如此精彩絕倫的評價!
接到侍女撿來的錢袋和銀子,彈琴女子蹲身一禮,謝過了賞賜。
李泰又問道:“剛才本....公子除了琴聲外,還聽到了手指在琴弦上摩擦的聲音,可是你故意為之?”
聽到這個問題,彈琴女子疑惑道:“貴客如何會注意這個?此非賤婢故意為之,想是賤婢琴藝不精,讓貴客見笑了。”
李泰笑著搖頭:“非也,剛剛本公子正是被那聲音吸引,才得以漸入佳境,專心聽曲。既然這不是你故意為之,想來是湊巧了,一笑而過即可。”
說完,李泰又看向李承乾,詢問道:“大哥,你可聽出了什么?”
記錄完畢的李承乾很干脆道:“什么也沒聽出來,純粹就是覺得還挺好聽而已,為何青雀你能聽出這么多的東西?”
“很顯然,青雀是知道聶政刺韓傀的故事,才能聽曲而懷古,懷古而有感。”
聽到這個聲音,兄弟倆的屁股就像被射中一箭一樣,不約而同的跳了起來。
回過頭,卻見單間的門已經打開,露出了門后的皇帝和長孫無忌。
夭壽,長孫無忌過來不出所料,怎么這家伙竟然把皇帝老子也帶來了?
“阿....父....”
見事情敗露,李承乾的嘴都哆嗦了。
李泰無語的看了他一眼,稍微收拾一下心情,就迎了上去:
“父皇今日怎么有雅興,也來聽曲兒?”
李世民一巴掌把李泰推到一邊,自己來到錦塌上坐下。
知曉了來人身份的眾人,趕緊行禮。
看得出來,李世民很享受這種暴露出身份以后引得所有人低頭或者下跪的裝逼感覺。
拿起李承乾記錄的紙張看了一眼,李世民道:“還不錯,有點好學的樣子了。不過你不知道聶政刺韓傀的故事,聽了樂曲也是無用。下次聽曲以前,記得把典故補足。”
已經嚇壞了的李承乾只得連連答應。
教完了李承乾,李世民又看向李泰,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