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家奴
- 明末:從漁民到天子
- 姜無厭
- 2045字
- 2024-12-20 23:14:16
謝恒自然沒心思注意到姚知遠。
只要把把門口這些人收拾了,姚知遠也蹦跶不了多久。
謝恒一馬當先帶著眾人直接沖入戰團砍殺起來,這會也沒要講究什么鴛鴦陣了,直接干就完了。
高諺看見謝恒帶人頓時更加著急起來,瘋狂砍殺起面前的鄉勇,這群王八蛋實在可惡,沒用也就罷了竟然還敢擋著老爺逃命,實在該死。
可是那些鄉勇仿佛無窮無盡一般,殺了一批另一批馬上補上,高諺砍了半天,刀都砍卷刃了都不得寸進。
門外的謝恒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他退到岸邊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奇怪,這些人這么勇猛,楊嗣業是怎么堅持這么久的。”
一旁的齊二喘著粗氣道:“是啊,這他娘跟群瘋狗一樣,殺都殺不退,跟不怕死似的,姚知遠什么時候練出這么厲害的鄉勇來了。”
謝恒搖搖頭:“不知道,應該是發狂了,先上去把他們分開再說。”讓他們這么打下去,今天這里的人非得死完不成。
說完又持刀殺了上去,齊二也緊隨其后連忙沖了上去。
三方人馬攪在一起,一時間在大門口殺的難舍難分。
可客棧大門哪里承受得了這么多人的來回擠壓,片刻后便轟然倒塌,激起一大片煙塵。
“幫主,你在哪,還好嗎?”齊二最先反應過來起身尋找著謝恒的蹤影
“我沒事,咳咳……”謝恒眼疾手快,在大門倒塌前就跳了出去,故此只是被灰塵嗆了一下,并無大礙。
不過這么弄一下之后,大門處卻是空曠了起來,先前殺紅眼的鄉勇也恢復了冷靜。
眾人互相攙扶起身,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的一片狼藉。
“這,這是我們干的……”沉默許久后,不知是誰開口試探性問了一句。
“嘔……”隨后眾人都不約而同地嘔吐了起來,他們說到底不過只是一群農夫,平日最多不過殺只雞而已,眼下看到自己殺了這么多人一時間無法接受也很正常。
謝恒搖搖頭叫過陳二牛正欲吩咐他把這些人先帶到一邊時,在里面蹲了半天高諺卻突然沖了出來。
“站住!”謝恒大吼一聲叫住了正欲開溜的高諺,周圍的眾人聽到喊聲,瞬間便將高諺一行人圍了起來。
謝恒走到高諺面前滿臉玩味的看著他:“高大人,你這是準備去哪啊?”
若不是這貨身上衣服和那些衙役有明顯不同,他一時間還真沒把這個臭氣熏天的‘黑人’和高諺聯系到一起去。
“我來找謝幫主問點事,但主人沒在家,那我只好先告辭了。”見被發現,高諺也懶得偽裝了,臉不紅心不跳的扯起了臉。
謝恒輕笑一聲:“找我用得著帶這么多人嗎?”
高諺繼續胡說八道:“這世道亂得很,不多帶些人可不好出門。”
“是嗎,那我怎么看著像是沖著弄死我來的?”
“怎么會,謝幫主可是鄒溪鋪地頭有名的良民,我怎么會干這些事呢。”
謝恒指了指客棧大門冷聲道:“高大人是當我傻嗎,還是覺得我是那三歲幼童一般好糊弄。”
高諺臉色也沉了下來:“今天只是個是個誤會,謝幫主的損失高某日后自會賠償,若謝幫主非要糾纏,知府大人也不是好惹的。”
“高大人可真是厲害,這種處境了還敢來威脅我。”謝恒被氣的有些想笑,被自己這么多人圍著,高諺還敢放狠話,真不知道是誰給他的勇氣。
高彥卻是滿臉無所謂道:“我厲不厲害不重要,什么處境也不重要。”
“哦,那什么重要呢?”謝恒開口問道,他倒要看看高諺的嘴到底能有多硬。
高諺頗為自得的說道:“重要的是謝幫主還打不打算在這塊混。”
“想又如何,不想又如何?”
“想的話便放我離開,今日之事就當沒發生過,我也不會來找謝幫主的晦氣。”
“若是不想的話,謝幫主大可把我就地格殺,這樣雖能逞一時之快,但謝幫主要想繼續留在鄒溪鋪恐怕就不太可能了。”
高諺說完后勝券在握的看著謝恒,等待著他的回應。
他當然不會放過謝恒,這么說不過是現在形勢不利下的鬼扯而已,他這次丟了這么大的人,怎么可能不報復回來。
不過高諺雖然臉上很自信,心里還是懸著的,鬼知道謝恒會不會意氣用事直接把他給砍了,他現在就是純在賭,賭謝恒不舍得放棄漁幫在鄒溪鋪的基業,暫時不會和官府做對,畢竟謀逆造反一般人還是不敢做的。
謝恒思索片刻后笑瞇瞇的看著高諺道:“高大人還真是有意思,我放了你,難道就能在鄒溪鋪混下去嗎?”
他也不是傻子,反正他和官府已經是不死不休了,這回放了高諺回去就能化解不成。
之所以這會還在和高諺掰扯,不過是惡趣味作祟,上次被他耍了一把,這次怎么都得討回來一些才是。
“難道謝幫主這是準備和官府杠到底不成,”高諺沉聲威脅道:“你可想好了,要是殺了我,府城數萬大軍頃刻便至,就憑你這點人能擋住嗎。”
“硬杠又如何,”謝恒不屑道:“先不說府城有沒有那么多軍隊,就算有,憑你一人能讓他們出動嗎?”
“我可是朝廷命官,我要是死了,知府定會發兵為我復仇。”高諺雙目赤紅的盯著謝恒。
“你可真會為自己臉上貼金,”謝恒鄙夷的看著高諺說道:“一個幕僚罷了,還敢妄稱朝廷命官,你這臉皮著實是有些厚了。”
他早就查過高諺的來歷,這貨祖上世代為奴,到他這代運氣爆發,被選中給小少爺做了書童,后來小少爺長大成人,考中了舉人,卻死活考不上進士,后來少爺年歲漸長,家里見科途無望,便出了些錢給他買了個縣令,如此熬了幾年后,吏部見他政績還算不錯,加上家里又使了不少銀子,便把他調到了常德知府任上。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少爺升了,高諺自然也就跟著升了,不過由于他是家奴,只能給他做個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