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張初承穿越了修仙界該干什么?那張初承一定會告訴他,種田,種田!還他娘的是種田!
當然前提是自己不是散修,有一個背靠修行界霸主之一的好勢力,好家族。
不然你種田就是給別人送溫暖。
正所謂,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造,沒有糧沒有錢,敵人家里有。
背靠一個穩定的勢力的好處,就是底層修行者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空間。
而南域修仙界,正好就是這樣的一個環境,青云宗麾下是修仙界六大勢力之中最穩定的地方。
青云八脈,每一脈的執掌者都是俯視修仙界潮起潮落的元神道尊,在六大勢力之中排第二!
再加上靈巫兩家,丹陣農符修仙四藝聯盟的總部在南域修仙界中,南域修仙界可以說是整個大荒修仙界最繁榮的一界了。
而南域修仙界能有如今的繁榮,也離不開南域修仙界的風氣。
穩定!
穩定是一切發展的前提。
大荒界五域修仙界,除了中域比其他四域天地環境更好一些,剩下四界其實在一開始是差不多的,只不過青云宗開宗道君青云道君崇尚和平穩定,所以南域修仙界在無盡的時光中,大體來說都是穩定發展的。
修行者,并不是一昧的索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與天地互補的存在。
即便是底層修行者也是如此。
修士在死后,一身修為都是要歸還天地的,即便是被人煉成了傀儡僵尸又或者是法寶道器,都是需要吞吐天地靈力才能長存世間的。
無論是修士或者是法寶道器,即便是最普通的法器,也需要吞吐靈氣以保障自身長存世間。
修行者比凡人活得久的原因也在吞吐靈氣這一點上,凡人即便是正常的呼吸,也能在潛移默化間吞吐靈氣,只不過量太少了。
大修行者每次吞吐的靈氣,經過煉化轉換后的靈氣是溫和的,天地萬靈是最完美的造物,其中人更是如此。
人身能夠精細的轉換靈氣,而靈脈則是粗暴的聚集靈氣。
所以修行者通常都是喜歡在有靈脈的地方修行。
萬靈通過修行,運轉修行玄功,將暴躁的靈氣中所需要的東西留在自己的體內,孕養釋放靈力的靈根,通過獨特的功法運轉,釋放出狂暴的靈力,又或者是溫和的靈力。
其實人族修行的本質就是讓自己能夠更強更快更有效的造成更恐怖的破壞。
與之相對應的是天地靈物吸納中和暴躁的靈氣轉化為溫和的靈力。
兩者相輔相成。
人類無法長時間的遭受靈氣在自己體內肆虐,所以需要天地靈物的中和孕養,通過煉制,或者直接使用服用靈物,讓自己可以獲得靈物在生長期間轉化在自己體內的溫和靈氣,以及特殊的中和力,來保障自己能夠在一點的時間內吞吐更多的靈氣轉化為自己的靈力,或是直接將靈物的靈力轉化為自己的。
然后在天地萬靈在將自己體內屬于自己的靈力堆積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將無法再繼續堆積,這時候就是達到了所謂的瓶頸,修行者想要繼續突破,繼續擁有更強的破壞力,就需要將自己用以轉換靈力的媒介,也就是靈根,轉化成或者說升級成更契合天地的媒介。
煉氣到筑基,便是將靈根轉換升級成道基,道基與天地相合,便擁有了溝通外界天地的能力,從而可以向天地借力,掌控外界天地的一部分。
從而能夠直接吸納煉化更狂暴更高級的靈氣,造成更強大的破壞力。
而到了紫府,張初承就不知道了。傳承里沒說。
回到現實,張初承在領取了自己未來一年的資源后,就回到了蜉蝣島,準備著收割玉陽米。
收割靈米,對于實力更強大的修行者來說并不需要多復雜的程序,只需要將靈米從稻穗上取下來,曬干收好就完了。
但是對于底層修行者或者是凡人來說,就需要很多工具的幫助了。
但是修行者是聰慧的,他們發明了一種更加便捷的方式,那就是陣法。
通過靈稻收割陣,將稻穗直接從稻株上割下來,然后裝在儲物袋里,用相應的陣法烘干,速度快的不是一星半點。
但是依舊不適用于練氣初期的修行者。
因為他們的靈識不支持掌控陣法的同時識別稻穗。
而擁有器靈或者陣靈的陣法他們又用不了。
但對于張初承來說,這都不是事。
三世的靈魂力相疊加,使得張初承的靈識格外的強大!
堪比煉氣九層的修士。
這也是他能在煉氣中期修煉的一階上品水系攻伐法術水龍吟那么恐怖的原因。
水龍吟是一部大范圍強力攻擊型法術,什么修為都能練,但是極其考驗使用者的靈識,也就是精神力。
到了玉陽米收貨的時節,張初承沒有過多的磨蹭,簡單的確認了一番玉陽米的成熟度以后,直接取出陣盤。
注入靈力,操控著陣法中延伸出來的氣團。
分割出一部分氣團,化作刀刃,一部分氣團拿出儲物袋,進入靈田中開始收割起了玉陽米。
太陽逐漸從東邊跑到了西邊。
張初承蒼白的臉上滿是汗水。
其實操縱陣法收割靈米并不比直接用法器收割來到快。
但是操縱陣法收割可以更有效的鍛煉自己的精神力跟法力。
其實用法器也沒什么不好的,不過用陣法對于張初承來說,可以更加的海闊天空嘛!
勞累了一天,張初承僅僅收割了兩畝左右的玉陽米。
張初承顛了顛手中的儲物袋,感覺約莫有兩百多斤的感覺。
靈力已經見底,精神力也即將耗干張初承也沒有多待在這里的欲望。
直接回了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