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入東海探尋寶藏
- 那天我成了釘頭七箭書
- 刀予劍
- 2133字
- 2024-04-26 23:26:08
這黃龍老道乃是大禹時期一條黃龍,因助禹皇治水有功,化成人形,后拜入元始天尊門下。
修行千萬年,位列闡教十二金仙,如今已達太乙金仙之境。
然元始天尊嫌棄黃龍真人本體乃扁毛畜生,濕生卵生之輩,見這弟子十分不喜。
既不傳高深術法,亦不賜奧妙法寶,任其自己發展。
許多道門中人皆感黃龍拜錯師尊,若是投奔通天門下,恐怕最少也是個隨侍七仙。
龍乃萬獸之首,而且黃龍這條龍種,不同于這些四海龍孽,他是確實有著反祖稱尊的機會。
只可惜世事無常,黃龍混成了如今慘樣,著實讓人惋惜之余。
雖說如此,老道有些地方,著實讓人覺得,是個自討苦吃的貨色。
平日聚首論道,降妖除魔,他本就本事無多,偏要首當其中,人前賣弄。
每每贏敵,每每被抓,每每落敗,皆都是他。
打架沒贏過,場面沒輸過,屢挫屢敗,屢敗屢戰,循環往復,毅力上佳,從未停止。
張清見黃龍沖來,他知這老龍已經三花聚頂,是個太乙金仙之數,非那睚眥半龍能比。
可他也知這老道手中斤兩,除了一身道行,渾身無一寶貝。
在洪荒世界行走,僅有道行,沒有法寶傍身,那就是一條腿的蛤蟆,瞎蹦跶。
張清手中太陽真火再次顯出,此火乃先天靈寶,天生克制水族后裔。
剛一取出,張清沒有猶豫,并指拋出,真火如同箭矢,攜帶無盡火光,沖向黃龍腦瓜。
“這是?”
黃龍老道常年無法寶加身,對這等寶貝逐漸認識不足,此刻以他身份竟一時沒能認出太陽真火。
他雖感此火不凡,可大話已經說開,小輩俱在宮殿,此刻逃避,實在面子難保。
“這等小輩,量他無逆天法寶,老夫且收了他,這火焰亦成我之寶貝?!?
黃龍心中暗喜,抬頭間,太陽真火已經臨近。
他如何也沒想到,那真火如此恐怖,剛一接觸,周身焚燒,如同處在大日之中。
黃龍全身鱗甲寸寸龜裂,若是再燒下去,他就是不死,恐怕也要烤焦。
“上仙且留手,且留手,我乃元始天尊坐下門徒,十二金仙之一黃龍真人,一切事宜,俱可坐下詳談,何必動粗,何必動粗!”
此刻黃龍老道,也不管臉面大小,先保住性命才是重要。
張清也沒想殺了老道,元始天尊再如何不喜這家伙,但他畢竟是玉虛宮譜牒上正兒八經的門人。
若真給殺了,現在得罪闡教,著實不是什么明知之舉。
收了真火,黃龍也從半空中“噗通”摔落在地。
重新化作人形,老道道謝,拍拍身上焦黑,尷尬笑了笑,與那玉鼎一般皮實,只當什么大事都沒發生,重新坐回椅子,喝口老酒,先壓壓驚。
東海老龍王見狀,竟是七竅跑了六竅,忙下玉階,向張清抱拳道歉。
其他龍子龍孫也都蹦跳出來,跟著龍王身后,連連求饒。
尤其睚眥,他如何沒想到,眼前道士如此厲害。
在他心里區區金仙,就是再厲害,如何能跟黃龍真人這等已入太乙金仙多年前輩相比。
可事實如他所見,那火束竟連老道人都哀叫不斷,跪地求饒。
要知道黃龍老道平日戰績不好,風評不佳。
可對方修為,在他們四海龍族,就是四位龍王,那也絕不是對手!
現在想想,兩相比較,自己被那道士一番教訓,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是什么丟人之事。
“上仙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本王之責,東海之罪,招待不周,還請包涵,多多包涵啊?!?
老龍王躬腰俯身,振振有詞,完全忘了先前囂張氣焰。
不過張清還是在老匹夫額頭看見些許微汗冒出。
張清暗自搖頭,龍漢大劫后,這四海水族如今盡是些軟蛋之輩。
別說今日統領天下鱗甲,就是日后統御四海怕都略顯不足。
看著這些鼠輩,張清緩緩開口。
“貧道遠道而來,實不愿打擾諸位,不過事件緊迫,還請暫借東海泉眼一觀?!?
“泉眼?”
龍王一怔。
泉眼之地乃四海禁地,不是緊要事件,平日絕不允許其他人隨意進入。
張清道:“老龍王放心,貧道只是觀看,并非取走泉眼,四海泉眼關系萬千生靈,貧道自知茲事體大,不會輕易觸碰?!?
龍王躊躇再三:“上仙,昊天上帝讓小龍暫領東海,小龍也無意冒犯上仙,只是這泉眼打開,若是有所損害,天帝怪罪的話......”
“若是出了事端,本仙自會獨自承擔一切,無關東海水族半分利害?!?
張清知這老龍,狡猾多段,故意拿天帝壓人。
如此一說,萬一出了差錯,他也好借機推脫。
老龍王眼神躊躇。
“誒,敖兄,既然這位道兄有言在先,如何唯唯諾諾,雞毛不斷,那泉眼也非凡物,豈能看上兩眼就破爛不堪,倘若真是如此,何以保得這四海萬千生靈。”
黃龍真人雖行事不濟,卻是個恩怨分明之輩,他有感張清放自己一馬,借機幫對方言語,已報方才恩情。
“既如此,老龍也就忤逆一回,帶各位一觀我東海泉眼?!?
老龍王自知,就是拿整個東海之力,恐也難對付兩位,不若做個順水人情。
若那廝真就壞了東海泉眼,有方才言語,亦有黃龍老道一旁作證,天帝當真怪罪下來,亦有抵抗借口,也不是他龍族之過。
隨后,老龍王喝退眾人,只留張清、黃龍與九子,共往后宮泉眼禁地。
------
映入張清眼前的是一座水洞,水洞空空蕩蕩。
一顆巨大的眼球狀水球,鎖在中央石壁,正是東海泉眼。
眾人看那水球,心神震撼,里面似映照整座東海一切事物,尤其水族,看上一眼,神魂俱要向其臣服。
張清瞥了一眼水球,不再過問,他望向洞內另一角,那里有枚巨大通天鐵柱。
定海神針鐵。
走到鐵柱面前,拍拍表面,張清自知這后天功德靈寶,日后是那猴子所得,不是自己擁有,便不再過多關注。
沿著鐵棍一角,往外量了大概三丈三尺三寸四十八點,張清走到點位,移開上面巨石,映入眼簾的,果然是一處孔洞。
“咦~何時有個暗穴?”
眾人聚來,就連老龍王竟也不知此處地點。
張清回頭望望洞外,玉鼎啊,你不愧是楊戩的師父,承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