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學楚辭
- 方銘選注
- 2字
- 2024-05-29 16:02:16
屈原
離騷(節選)
其一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余若將弗◎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注釋
◎扈:披。◎江離、辟芷:離、芷皆是香草名。離生于江中,芷生于幽僻之處,故曰江離、辟芷。◎紉:連接。◎佩:配飾,古人配飾象征品德。◎汩(yù):水流疾速的樣子。◎弗:一作“不”。◎搴(qiān):采,取。◎阰(pí):山名。◎木蘭:喬木名。◎攬:采。◎洲:水中陸地,一作“中洲”。◎宿莽:經冬不死的草。◎其:語助詞。◎不淹:不久停留。◎代序:更替。◎惟:思。◎零落:凋零、墜落。◎美人:此處自喻。也有人以為是指楚懷王。◎遲暮:比喻晚年。◎撫:憑據,持。◎壯:壯年。◎棄穢:丟棄惡性。◎度:行為,態度。◎騏驥(qí jì):駿馬。◎馳騁:馬快速奔跑。喻楚王施政有作為。◎來:招呼、引導之詞。◎道:通“導”,引導。◎先路:先王的道路。

譯文
披上幽香的離草和芷草,綴結秋蘭作為配飾。我抓不住易逝的時光,歲月不待人令我心慌。
早上采集山坡上的木蘭,傍晚摘取小洲中的宿莽。日月倏忽而過,四季更替循環。
想到草木終會凋零,不禁擔心美人也會日漸衰老。何不趁著壯年丟掉骯臟丑惡,就此改變態度?
騎上駿馬縱橫疾馳,來吧,我在前方開路!
詩歌賞析
屈原在《離騷》中,既抒發了他對昏君、佞臣和世俗的憎恨,也表現了他對楚國命運的關心,以及他絕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誓死以報的決心,九死不悔。
屈原的理想是遠大的,其系念楚國的熱情是赤誠的。他在楚國這樣一個上有昏君、下有佞臣的國度里,為實現理想,奔走革新,表現出了其對人民和國家的責任感,甚至因此而拋棄對個人得失的計較,全詩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節兮,覽余初其猶未悔”等詞句,正是他對“來吾道夫先路”的真實展現。他執著于理想,不為形勢的險惡而動搖,表現出其為理想獻身的極大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