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花間集
  • 趙崇祚
  • 1624字
  • 2024-05-20 11:04:51

《花間集》序

詞是詩歌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一種詩的別體,它萌芽于南朝,興起于隋唐,全盛于宋代。詞最初稱為“曲詞”或者“曲子詞”,又稱近體樂府、長短句、曲子、曲詞、樂章、詩余等,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以及每句的字數、聲調上都有規定。從長度來分,有小令(58字以下)、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

詞最初起源于民間,后傳入上流社會,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對此進行了改造。早期的詞內容比較狹窄。中唐以后,張志和、韋應物等人嘗試著對詞進行了一些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晚唐五代時,中原社會衰亂,但西蜀、南唐因地處偏僻,社會環境對文化發展有利,填詞風氣已十分普遍,《花間集》便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了。其編撰者為五代后蜀時的趙崇祚(字弘基,生平事跡不詳),他收錄了從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到后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時期溫庭筠、皇甫松、韋莊等十八家詞,共五百首。這些詞的內容多描寫女子生活、妝飾、容貌、閨怨、傷離惜別等,風格婉麗柔靡、纏綿香艷,且多表達男女相思之情,如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牛希濟的《生查子·春山煙欲收》等。但也有一部分作品,如鹿虔扆(yǐ)的《臨江仙》抒寫“暗傷亡國”之情,歐陽炯(jiǒng)的《南鄉子》歌詠南方風土人情,較有現實意義。《花間集》的得名或以為“以花喻詩”,或以為“花”喻女性,或以為“花間”指錦繡錦官城成都,又以為“花間”比擬精美的詞作,諸如此等皆言之有理,然“花間詞派”則由此而成。花間詞派不僅是我國第一個詞派,也是中國古代詩詞學流派之一。

《花間集》介于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唐詩、宋詞兩大峰巔期的中間,對宋詞的繁榮及以后詞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文學藝術上的價值、作用、貢獻和地位是不可忽視和否認的。首先,在人性探索上,它打破了以往人們的思想局促,突破了傳統觀念及封建禮教,描寫了人性中最熾熱最美好的感情;其次,在詞的發展上,它對宋代以來的婉約詞的發展和興盛具有一定的樞紐地位,是漢魏樂府詩的蛻變和唐詩流派的延續發展,奠定了后世詞體的風格,規范了“詞”的文學體裁和美學特征,最終確立了“詞”的文學地位;最后,在文學藝術上,這些詞作者縱情下筆,輕松自如地釋放著內心深處的真性情,擺脫了“詩以言志,文以載道,歌以詠懷”之說的束縛,加之辭藻華美芬芳、濃艷婉媚,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翻開《花間集》,一股香艷之風撲面而來,讓讀者醉心其間,愛不釋手。

《花間集》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國詞史上早期文人詞創作的主體取向、審美情趣、體貌風格和藝術成就,真實地體現了早期詞由民間狀態向文人創作轉換、發展過程的全貌。在這些詞人中,溫庭筠、皇甫嵩為晚唐曲子詞作家,列于卷首,表示西蜀詞派的源流所自。和凝以制曲著名,時稱“曲子相公”,其詞和溫庭筠風格相近。張泌或疑為南唐詞人,此外,從韋莊到李珣十四人,或是蜀中文人,或曾仕于蜀,多為文學侍從之臣。溫詞濃艷華美,韋詞疏淡明秀,代表了《花間集》中的兩種風格。其他詞人的詞作,則多蹈溫、韋余風。湯顯祖云:“詞至西蜀、南唐,作者日盛,往往情至文生,纏綿流露,不獨為蘇、黃、秦、柳之開山,即宣和、紹興之盛,皆兆于此矣?!?/p>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進一步復興與繁榮,有關古典詩詞的學習和普及再一次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學問,我們今天想要了解、學習古典詩詞,就必須學習包括《花間集》在內的傳統典籍。而這版《花間集》除對原詞添加注釋、譯文、賞析、生僻字注音外,還包含湯顯祖、李冰若、陳廷焯等歷代詞學大家的點評,以使讀者更為全面地理解《花間集》。另外,書中還配有唐宋元明清等時期的人物、花鳥等名畫,一則是視覺美感的享受,再則與詞中蘊含的意向和情感相貼合,可提高自我的審美情趣及鑒賞水平。

鑒于詞作內容博大精深,歷史文化內涵豐富,而編撰者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對《花間集》的注釋和理解難免存在一些不妥之處,在此衷心地希望廣大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李寅生

2022年9月1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淮南市| 壤塘县| 饶阳县| 临武县| 合作市| 琼中| 新和县| 曲沃县| 新密市| 无为县| 台州市| 迁安市| 余姚市| 南涧| 英超| 嘉峪关市| 台南市| 莎车县| 普安县| 北海市| 营口市| 尉犁县| 上林县| 安徽省| 陇西县| 合肥市| 镇赉县| 大安市| 麻栗坡县| 普宁市| 花莲市| 韶山市| 景泰县| 龙海市| 京山县| 大港区| 炎陵县| 太白县| 乐清市| 达日县|